婚姻育儿

孩子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露Lin

当认真想想,孩子未来会如何思考、如何做事、会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时,我们就容易想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至少更知道不该做什么。

等餐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点紧张地往取餐台里张望。因为矮了台面一大截,她并容易被忙碌的工作人员看到。

叫到我的餐号后,我收起手机。这时小女孩的妈妈匆匆从座位上赶过来,指着小票不满地进行指导:“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是我们的号数,听到号数大声回答这是我的就可以啦,有什么不会的?”

妈妈反复质问的声音很清晰。在这不轻松的氛围中,小女孩更紧张局促地杵在一边。

我默默端着盘子走开。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被大人当众责骂时,多么希望旁边空无一人。孩子的自尊总是被低估。

危机感和焦虑的心态,让大家对速度、结果、对比,有着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急切的期待。

这样的心态下,作为父母,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自信独立、表达自我、行为得体、坚毅勇敢,是孩子天生就应该有的品质。

所以,在抱怨“我家孩子胆小”、“孩子不独立”的时候,我们可能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懒父母”:

自顾自地忽然在某个时候,强势地下达命令 “快去,马上给我十二分自信地参与到这个世界去”。

却很少放低姿态,关注孩子的个性、多坚持几次耐心的引导。我们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被公开嫌弃的笨笨的、不知所措的、怕生害羞的孩子。

父母在对待孩子独立时,常会间歇性走向两个极端:焦虑不耐烦时,一副严厉武断又冷酷的面孔,把没准备好、带着恐惧的孩子往前猛推一把。

或者在应该坚定地鼓励他们往前走,生长出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去适应时,一次次心软妥协,用“爱”作为理由,不愿松手。

对孩子不合时宜的可怜,很容易被我们误解成爱。但这种感受带来的错觉,不仅让孩子继续把可怜兮兮作为眼下讨价还价的武器,更长久的损害是,因为没有体验的机会没有锻炼,他们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自信和能力是需要自己积累的,不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这个过程谁也包办不了。

在上独立课前,会听见父母这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妈妈/爸爸就在外面,下课了就可以出来找我们。”

恋恋不舍的态度,加上听起来很“迫不得已”的理由,像是给了一个隐约暧昧的信号:你好可怜,爸爸妈妈好爱你。上课是种煎熬,但是不用怕,时间到了你就完成任务解放了。

这样的抚慰,是不是像在安慰一个即将服刑的犯人?

所以每次我想认真“纠正”家长,希望一起向孩子传达另一种理解:上课时好玩有趣的东西很多,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一起听绘本、可以做科学实验、可以吃点心、可以玩游戏……”

所有人都愿意自己的孩子能积极正向地看待生活,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应对挑战的勇气,应对未知的不安。

当认真想想,孩子未来会如何思考、如何做事、会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时,我们就容易想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至少更知道不该做什么。

独立,不只是独自玩耍,不哭不闹地呆在一个新环境。它意味着一个个体可以越来越多依靠自己,进入新环境、探索新领域。一次次努力实现自己新价值的同时,又赋予自己更丰厚的力量和能力。这是一个不断上升循环的过程。

所有的品质和行为,都是个体和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果。它们也像走路、跑跳、语说话一样,需要练习。

我们的情绪、理解、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他们的成长,很多时候是在察言观色,等待周围的反馈中完成的。周围的反应引导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要怎么长期定义自己的角色:

我是展示可怜无助的样子,就可以获得满足,争取眼下最舒适安全的状态,还是我一直被鼓励和支持着去尝试、坚持、等待。

关于孩子的分离和独立,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安全感”理论。

很黏人?缺乏安全感

哭?缺乏安全感

打人?缺乏安全感

不愿意说话?缺乏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它真的是始终让自己处在“我是中心”的舒适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这些被精心营造出来的感觉吗?

不可否认,“安全感”的普及,让我们在这几年,用比以前更细致的态度,关心孩子的自尊和感受。

但对安全感理解上的矫枉过正,让我们常看低了孩子的成长潜力。

被错误判断或过分提及的安全感,很多时候伤害了其他重要品质的成长,比如适应能力、好奇心、坚毅、受挫能力等。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斯克的书里,有一段关于“安全感”的精辟解释:

安全感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自身的勇气,来自于对自己有力量和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任何情况的认知。

还有一个形容亲子关系的“空杯理论”:

一个孩子内心的杯子是满的,因为饥饿、疲惫、孤独或者受到伤害而变空,如果能够马上被蓄满,那么这种依附关系就是牢固的。

如果成年抚育者能够成为一个安全的港湾,那么这种依附关系就是坚实的。

德雷斯克对“安全感”的解释,和上面的“空杯理论”,很微妙把在养育孩子中,需要的软和硬的态度,精准地结合起来。

有一本绘本叫ranaway bunny,中文翻译成《离家小兔》。大胆、调皮又有些叛逆挑衅的小兔向往外面的自由刺激,兔妈妈却“贱贱地”紧随其后。

一个孩子,一开始需要被抱着,后来扶着,再后来我们看着,任他们自己稳稳走远。

没有一种感情像亲子关系这样:我们明明很清楚,我们的关系最终会指向分离,却还一直在帮助他们构建远走高飞的能力和勇气。

我们就像不假思索的飞蛾一样,本能地向着光亮,投入漫长而不计算回报的付出。

The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