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植物专题

2019-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裕祺

主题1:乡间植物初探

1. 观察田野场景:远-近,感受——使沉静,找到节律与秩序

乡土植物的概念,和入侵植物进行对比(有无天敌),引入生态位的概念 

乡土植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讲,乡土植物指原产当地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经受当地极端气候条件、病虫害侵袭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考验仍能健壮生长的植物;广义上讲,乡土树种就是指通过人工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了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的一类能代表当地植物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并能完成其生活史的一类树种的总称。

1、区域性:乡土树种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有些分布的范围很广。例如银杏、榆、槐等。在全国多地均可见到。而有些乡土树种则因对温度、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因素较为敏感,只能是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土树种,例如木棉树、茉莉及大多数棕榈科植物只能在华南地区分布,因此它们只能算是南方的乡土树种。同样,白桦、白皮松、油松等一般被认为是北方地区的乡土树种。有些树种尽管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产树种,是外来树种经长期驯化栽培后的归化树种。但它们已经具备了乡土树种的特性,因而也把其视为乡土树种,如悬铃木、雪松、广玉兰等。

2、适应性:乡土树种是在一个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稳定的植物群落。它们土生土长,千百年来在当地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具有对当地环境最高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适宜的环境,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生态功能都能正常运转,能充分地展示出它的观赏性能。具体表现在植株生长茂盛、枝叶浓密、花朵艳丽、果实丰硕,可发挥最大的观赏效果。

3、抗逆性:乡土树种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 对当地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绿化景观表现稳定。在较为恶劣的生境以及简单、粗放的管理条件下仍能充分表现出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观赏效果。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状况良好, 但是并不能说明该树种已经适宜在当地栽种了,还必须经过长期的驯化和观察,有时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判定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4、珍贵性:乡土树种中相当一部分在目前处在濒危状态,是珍贵稀有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把它从山上引下来,加速繁殖,作为绿化材料,既保护发展了珍稀树种资源,又能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5、经济性:乡土树种取材方便,育苗容易,免去长途运输,成活率高,管理方便,成本低。由于生长旺盛,易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生态效益,所以采用乡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经济实惠。

6、历史和文化性:由于乡土树种的应用大多历史较长或悠久, 许多植物被赋予一些民间传说和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人们在享受城市生态环境服务的同时,还可潜移默化地融汇自己的思想情趣与理想哲理,赋予城市绿化一定的品质和内容。

入侵植物(invasive plant):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的本质其实是“生存的要素。

1、“生态位”的本质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种生存的要素;

2、同样生活在一个位置上的不同物种要获取的要素也是不一样;

3、特定的要素决定了特定的生态位,特定的生态位决定特定的物种;

4、物种在本质上是生态位的表达。

如果类比到自己身上,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生态位(自己的定位)。每个岗位的生态位都是不同的,这决定着对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就像你看到的跟你老板看到的不一样,理解不一样

观点:【不带过强分别心的对待】外来入侵植物应理性对待。专家表示,只要人为予以控制得当,外来引进物种并不会对生态造成危害,同时引进物种顽强的生命力,正适合在本地植物不能生长的地方作为绿化植物。重点放在认识乡土植物上。

备注:根据年龄情况而定,初中以上的孩子才展开讲概念。儿童以比喻、想象为主,不灌输知识。

2.学习三种乡土植物(竹叶草,洛神花,翅果菊,葛)和1-3种入侵植物(三裂叶薯,白花鬼针草,五爪金龙),有花有果识别特征明显的优先

3.自然观察笔记

时间 :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物候不同,记录时间有助于开展对比研究。比如一种花在去年是3月15开放,今年却是3月25,根据记录我们可以发现规律。  

地点 :记录地点既有助于发现规律,也有助于自己或他人再次找到该地点开展观察。不同地区的物种不同,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区域的表型或行为也不同。  

天气 :不同天气情况下自然现象差异很大,只有记录下来才能进行总结,发现规律。  

记录人:与科学观察一样,自然笔记是对自然世界的客观观察记录,但受人自身的影响,每个人的笔记却是主观的。根据记录人我们可以对笔记的客观性进行基本判断,也可以联系记录人进一步交流。  

主题:主题是对自然笔记内容的概括,主题名要够酷,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主题最好不是被观察对象的学名。例如:神奇的白麦子草、植物中的攀爬高手等。  

文字:运用多种感官对自然进行多角度的近距离观察,获得大量的观察内容用于记录。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应该尽量客观。由于专业词汇匮乏,可用比喻来描述特征或现象。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以鼓励学生写作。

图画:图画应当尽量真实客观,不应夸大、夸张、抽象。图画中须有标尺或自然物的尺寸数据,没有尺可以借助手指、笔、脚步、树木、建筑等进行估测。对于自然物的细节部分应用“放大图”来展示。(资料来源:知乎)

主题2:走近蕨类植物

1.用图片或标本认识几种山里的常见蕨类:铁线蕨,金毛狗,里白,凤尾蕨,乌毛蕨,鳞盖蕨,半边旗,凤尾蕨,乌蕨,芒其

2.总结蕨类植物活化石及其繁殖模式

定义:太难了 找不到 倡导自己在看完图片之后归纳总结

蕨类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植物,繁盛于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它不开花也不结果,其叶形秀丽,叶姿奇特,带有青翠碧绿的色彩,散发着独特的远古魅力,一旦遇上了花花草草,就“暴露”出它混搭实力派的本质。

总结特点:孢子繁殖,喜欢阴湿,(叶子?)

3.选任意一种蕨类进行描绘

主题3:认识叶

1.在基地附近收集10种不同的叶型

2.将叶子进行分类,讲解叶的分类概念

3.寻找更多类型和颜色的叶子,用叶子制作标本/拼贴画

主题4: 稻田寻踪

1.禾本科植物:以水稻田为基地,并对比识别中间的禾本科野草(狗尾草,狼尾草,金丝草,粽叶狗尾草),讲解植物之间的关系(共生,竞争,附生等)

2.采集标本,观察记录稻田生态系统里植物的颜色和特征(摄影/笔录)

3.用草进行编织,制作花环,手链等工艺品,也可以合作制作稻草人

主题5:菊科大家族

1.秋天赏菊-菊科植物大家族:以萤火虫餐厅为基地,简单讲解菊科植物的特征后,分组寻找菊科植物

菊科:进化程度最高的双子叶植物

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  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  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 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 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  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太复杂了,简单的说就是菊花内外的每一丝花都是一整朵花

2.鉴别所找到的菊科植物,巩固概念,拓展用人工改变光照条件推迟花期等知识

除夏菊在夏天开花外,大多数的菊花品种都是在秋天才会开花。因为菊花是短日照植物。

菊花在接受30-40天的8-10小时光照条件下,就能形成花芽而开花。五米可以根据菊花的这一特性来调整菊花开放的时间,使菊花在我们需要的时间段盛开。如在7月对菊花苗进行40天的遮光处理,国庆节时即可开花。我们可以运遮光的方法让菊花提前盛开,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补光的方法,让一些晚开的品种延迟到元旦再开花。对于晚菊品种,在9月中旬花芽分化前,每天用40瓦的日光灯距植株60厘米进行补光照射,延长6个小时光照,并保持室温20度的条件,就可以使之延迟到元旦再开花。菊花盛开后,将菊花放于温度低于5度的环境中,可大大延迟花期。

(还需要回佛山翻书)

3.用所采集的标本搭配野草进行插花习作

备注:每个主题可以滚动开展,反响热烈的活动可以重复多次开展,最后的活动环节可以按时间灵活调整

其他主题备用:

寻找有刺的植物!

(花椒,刺楸,木棉),观察刺的位置(皮刺,枝刺等)

入山看到藤缠树

——藤本植物(五爪金龙,三裂叶薯,牛白藤,鸡眼藤,三叶崖爬藤,金线吊乌龟,薜荔,络石,爬山虎,三角梅,凌霄,豆角,红薯),学习植物的绞杀现象

寻找中间有“勾勾”的花朵

——锦葵科植物

(木芙蓉,木槿,玫瑰茄,梵天花,蜀葵,秋葵)图片-实地

蓼科植物合集

(水蓼,酸模叶蓼,辣蓼,蓼子草)

寻找五瓣花

蔷薇科植物合集(三华李,树莓,山莓,梅花,桃花),适合春季

活动备用:

大风吹

歌曲

游戏(萝卜蹲)

垃圾清理

植物采摘:见5株可以采一株,优先采抗逆性强、数量有优势的入侵植物/乡土野草

万能策略:找相同、找不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