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谷【小灶5班】读好书剽悍读书营

“表演学习”的人

2018-02-18  本文已影响66人  刘研心理咨询

                            文|刘研

“表演学习”的人

这个时代有两种悲哀的人。一种是学校毕业之后就不再学习的人,一种是时刻在“表演学习”的人。

对于第一种人,我不想说什么,这个群体很大。他们做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葩事情,我就不在这里罗列了。所谓无知者无畏嘛。我今天的矛头特意指向“表演学习”的人。

什么是“表演学习”的人呢?“表演学习”的人就是那些每天看似忙忙碌碌,正能量满满,但生活和工作却与其学到内容毫无联系的人。

谁是“表演学习”的人?

01“抠脚大仙”的完美动态
“表演学习”的人

孟祺轩,男,26岁,电子厂操作工。每天八点打卡上班,晚上9点回家。工作之余,狐朋狗友小酒喝喝、麻将搓搓。但他有一个好习惯,每天都会更新微信动态。

他的动态大多都是很有营养的东西。于是总能收获很多的“赞”。有好事者还会留言膜拜一番,“好样的”、“你真棒”、“向你学习”,等等等等,来表达对主人积极高洁的尊敬与仰慕。而有几个人能够想到,在这么高雅脱俗的动态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猥琐的“抠脚大仙”。对他来说,发出去的知识对不对、有没有用,他根本不关心。他学习知识从来都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而是用来刷存在感的。他内在的声音是:我在学习,我很优秀,快来赞我吧!这就是一类典型的“表演学习”的人。

02忘记喘息的读书人
“表演学习”的人

我见过好些读书狂魔,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是让我望尘莫及的。他们不但阅读,而且大量地分享阅读笔记。但奇怪的是,他们完全没有把生活活成像他们读的书那么美好。后来靠近后发现,他们几乎可以说是不喘息地读书人。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做笔记了。丝毫没有发现书中的知识对他们的生活有改变。最有意思的是,当我持续关注几个月后,我发现他在40天内,把同一个内容的笔记分享了两次。可能是为了加深记忆吧?但是我们读书只是为了记住它吗?当读书和写作占用一天相当长的时间时,人自然就会变得“消化不良”。于是他们就把暂时顾不上理解的的东西放在另外一个地方,比如微博、微信动态、简书,以文本的形式分享出来。结果,可能阅读他笔记的人成长了,而作者却还一直停留在原地,努力地做着简单的搬运。时间久了,连自己都忘记了曾经努力记录的精华了。这类忘记喘息的读书人,根本没有计划花时间去在生活和工作中体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的知识和工作生活完全是割裂的。即便能够侥幸获得陌生人的赞许,他们内心却依然是匮乏的,没有力量的。他们又何尝不是“表演学习”的人呢?

如何避免成为“表演学习”的人呢?

01有目标的学习

有目标的学习,会让你所学立刻变现。这样就不会流于形式,不会被周围人的是否认可而牵着鼻子走。你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样有选择性的学习方式绝对不会把你带入“表演学习”的陷阱。

02学习不停,体验不断

改变生活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知识来源于学习,智慧来源于体验。你不管读谁的书,思想必然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你不去体验永远无法去伪存真。真正体验了,知识才能转化为流动的智慧,停留在你记忆的长河里,随时取用,不用担心再会忘记。

书要读笔记也要写。但这只应该是学习中的很少一部分。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体验。在工作中用,在生活里用,在人际关系当中用。这些大量的体验会让我们的知识变得更牢靠,更浑厚。如果用3分时间去读书、做笔记,用4分时间去思考交流,用4分时间去体验,反复的输入输出,那么我们的知识体系将会能得到最大的优化。一个善于不断去输出去体验,并能够把知识变成智慧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从而真正避免成为“表演学习”的人。

让我们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输出体验,永远不做“表演学习”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