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高考志愿我的大学

2019年填出好志愿,不得不学的科学流程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9人  839fd0887b17

作为成年礼的首要大礼——高考志愿,不但考验考生,还考验了其父母,那么该如何填出个性化的高考志愿,这是一个摆在家长和考生面前的难题。

流程,小到生活中的做饭,大到工厂的工作,都会有一个流程。一个科学的流程会让饭菜五味俱全,反之,一个不科学的流程则会造成破产。高考志愿也是一样,遵从了科学的填报流程,就可以填出成功的志愿表,而一个没有任何流程的操作,则会让高考志愿一塌糊涂。

提到高考志愿流程,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心中的流程是这样的:

高考成绩与志愿填报关系重大,但是站到高考志愿的角度来看,高考成绩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每一年都会出现一个现象,当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个礼拜的时间,家长和考生几乎都一头砸进了高考志愿的海洋中,开始了解大学和专业,但是面对2000多所大学和506个专业,一个礼拜能够了解清楚吗?即便是看一眼的时间,以1min为一个单位,不眨眼的情况下,光大学就需要43个小时,专业的话还需要9个小时。试想一下,1min时间内能够对一个大学和专业了解多少。这还不算需要学习高考志愿知识,如投档原则、录取规则、梯度设计、调剂等等。那么一个礼拜的时间,还够用吗?

其实这个流程图,并不科学,也不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从新高考改革来讲,填报志愿已经转化为专业+院校,而不是之前的院校+专业填报。那科学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科学的高考志愿流程是这样的:

符合新高考改革的方式,更符合人生的发展规划。专业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不以未来发展方向为目的的高考志愿,那就是耍流氓,浪费了国家的高校资源(师资,设施)。伴随而来的,是自己的青春也会消逝。

选专业要达到一个境界——知己知彼(了解自己,了解专业,才能够结合)

选大学一定要有自己所选的专业,否则就会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有什么意义

做预案,需要根据自己估算出高考成绩(根据高中成绩做一个评估),有一个范围,如估算是560分,那么可以上下加减20分,就会有一个分数范围(540——580),根据往年的成绩(用两线差进行换算),会筛选出一个范围,进行排序。

等成绩的时间,可以把预案打印出来贴到孩子房间,有一个激励(促进),在这期间,可以不断的修改优化。还要学习志愿填报知识,避免误区。

填志愿,高考成绩公布后,如570分,可以把之前的预案之一(560——580之间的大学)进行优化,上下10分,并不是标准,需要根据家庭情况来分析,因人而异。优化后就可以参考代码进行电脑填报,高考志愿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以上就是科学的志愿填报流程,供大家参考,我是高考志愿指导师,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高考志愿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