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大唐情圣——朦胧诗鼻祖李商隐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经掀起过一股现代诗的热潮,其中朦胧诗最受人追捧。这些诗作以充满隐晦暗示和捉摸不定的主题而著称,如顾城的一首《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没有明确的指向和描写,像是在诉说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又像是在追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全凭读者自己去解读。这种滥觞于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诗歌,曾经在文艺青年中风靡一时。但朦胧诗并非欧美诗人的发明创造,至少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就曾有一位擅写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锦瑟》,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朦胧诗代表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似乎是在追忆曾经的美好年华,又像是在倾诉一段已逝的忧伤爱情。锦瑟、蝴蝶、杜鹃、明月、珍珠和暖玉这些充满隐喻的词汇,与意味深长的典故组合在一起,引起了读者无限地遐想。象征主义文学将“意向的叠加”视为诗歌创作的圭臬,而我们的李诗人在千年之前已经这样做了。

李商隐字义山,公元813年出生于荥阳。这位晚唐时节的诗人年少成名,风流倜傥,年纪轻轻就圈粉无数,当然主要以女粉丝居多。第一个知名的女粉丝名叫柳枝,是他老家洛阳一个商人的女儿。偶然听人吟诵李商隐写的《燕台诗》,钦慕不已,马上路转粉。还叫丫鬟赠送信物,约定三日后不见不散。不料我们的义山兄转头就把这事忘了,撂下柳枝姑娘跑去了京城。后来柳枝伤心失望之下,嫁给别人做了小妾,了此残生。大概心有愧疚,李商隐多年后写下了一组《柳枝》命名的诗,其中两首是这样写的: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鳞羽结对,万物成双,而柳枝与自己却天各一方,是自责的喟叹,还是惆怅的自语?当然,我们小李童鞋的情感经历不会如此简单,他在玉阳山上思考人生的时候,又邂逅了一名美丽的女道士。唐朝的女道士是一种奇妙的职业,她们一般衣食无忧貌美如花,虽然身为宗教从业者却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从而诞生了大量的文艺女青年。这位名叫宋华阳的女道士正是其中一位,李商隐用一首《无题》诗,记录了当时愉悦又恋恋不舍的心情: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虽然不能插上翅膀飞到恋人身边,但是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想必古今无异吧,李商隐不愧是大唐情圣,将热恋中男女的感受刻画得入木三分。

可惜因为宋华阳身份的限制,这段感情不为世俗和礼教接受,二人只好无奈分手。李商隐又用一首《无题》来歌咏这段有始无终的爱情: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南朝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爱人之间的离别,最让人痛彻心扉,更何况是终身不得一见的诀别?蓬山之远已不足以描摹这种情感,那遥不可及的距离,早在万重之外!
名垂诗坛的李商隐在当时实在是个异类,后人评价他的作品说:
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之具。
这话在我看来满是酸葡萄味,文学就是文学,雄奇瑰丽也罢,质朴无华也罢,只是风格的不同,你要它做适用之具干嘛,难不成这些人认为《新华字典》或者《农作物栽培技术手册》比李商隐的诗更具有文学价值吗?
李商隐的创作风格虽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是当时的诗坛泰斗白居易却对他大加赞赏,甚至还公开对李商隐说:“我死以后,要是能投胎做你的儿子就心满意足了!”乐天居士去世没几年,李商隐还真有了一个儿子,他想起老诗人的话,就给儿子取名为“白老”。结果这小子实在不争气,长大了蠢笨得不行,哪里有半分白居易的才气,温庭钧老拿这事嘲弄他。还好后来李商隐又生了个小儿子名叫“衮师”,十分聪颖好学,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这位才真正是白乐天投胎的人吧!
千年前的朦胧诗人给世人留下了数百首缠绵悱恻的诗,如果让我选一首最能代表他诗歌意象的作品,我也许会选那首《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每首诗都像一瓣瓣落花,在迷离的细雨中幽怨低语,诉说着多情总被无情恼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