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诗词里的北风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ZJack

诗词里的北风

风有东南西北,季有春夏秋冬,不同的风代表不同季节。

人的喜怒哀乐也在风中流转,不同的风都有着其特有点感情底色。

北风又称朔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 肃杀凛冽的意象,隐喻黑暗险恶的社会现实,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以物言志。

《诗经·邶风·北风  》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刺骨寒凉的北风怒号着卷起漫天雨雪,天象异常祸事将临的征兆,幸好有好友作伴同行一起去抵御寒凉携手逃亡,你看没有不狡猾的狐狸,没有乌鸦不是黑的,如此寒凉,岂不离去。

注释出的内容极其简单,但层层逼近的压迫感迫在眉睫,千军万马,千钧一发的雷霆之势。提到诗词里的“北风”,诗词鼻祖《诗经·邶风·北风  》,不可不一读。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风呼啸而过,1500年后李白,写的北风,显然也是受到《诗经·邶风·北风 》的影响,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他笔下的幽州思妇,正“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可是他的夫君在这恶劣酷寒里,却没有“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的好运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表达了生死离恨和战争控诉。


 

寒菊 /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风台

明·邵锡

易水北风寒,荆卿去不还。

千秋宝剑气,犹在碧云间。

而在诗词里,北风中不只有战乱离恨,还有民族气节、壮士侠义的意蕴。经历南宋灭亡的郑思肖以菊明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北风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气惯星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中还有边塞风光,岑参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里惊艳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千古绝唱。

“北风呼啸书漫卷,岁暮天寒几悲欢。”

北风呼啸,不知哪首诗能让朋友们在这寒潮席卷来之时,滋生怎样的感怀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