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哲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引言 开悟
作者4岁的女儿问他,猫是怎么生跳蚤的?
作者解释说,是另外一只猫身上的跳蚤跳过去。
他女儿又问,那另外一只猫身上的跳蚤又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又说,那只猫身上的跳蚤肯定又是从另外一只猫身上蹦过来的。
他女儿顿了顿,较真地说:“可以,爸爸,跳蚤从这只猫身上跳到那只猫身上,再跳到别的猫身上,不能这样蹦个没完吧。只有数字才数个没完。”
作者这才意识到孩子是提出了哲学中的“第一因”,作者称“第一跳蚤”的论证。
作者在书中说马修·李普曼(儿童哲学之父)曾在美国哲学学会的年会上提出,可以考虑将童年哲学与宗教哲学、科学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以及许多被人熟知的大学课程里的“某某哲学”科目相类比。
童年是历史的、文化的,也是哲学的、值得讨论的。
《童年哲学》第一章:哲学家的童年观你们认为时间有开端吗?
一个孩子说:“宇宙是一切事物和一切地方,”他稍作停顿,“如果有一个巨大的爆炸和其他东西,那么这种巨大的爆炸要作用在什么地方呢?”
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作者说很多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起源专家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的许多讲座都没有解决。
哲学家的童年观可能被歪曲,所以作者说有必要指出来,理由至少有两个:
①儿童的哲学思考在发展心理学家对童年的解释中给遗漏了。
忽略儿童的哲学思考。会鼓励成人对儿童的那种不应有的居高临下的态度。
②充分研讨幼童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哲学。
许多哲学活动要求成人放弃认识上的自负,哲学家会问:“时间究竟是什么?”而其他成人则会不假思索的认为,他们远远超出了需要提出这一问题的成熟度。他们也许关心这周围是否有时间购物,或有没有时间买份报纸看看。他们也想知道时间,但从不会问:“时间是什么?”圣奥古斯丁便看穿了这个问题:“时间是什么?假如没人问,我就知道。但是如果我想向提问者解释,我就为难了。”儿童提出的令人着恼的问题里,有些是真正让人为难的。大部分哲学就是成人试图回答真正让人为难的童年问题。
童年研究在20世纪有惊人的发展。以下两种观点观点成为这个时代童年研究的核心方式。
①儿童是发展的,并且发展是成熟的过程。成熟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婴儿的说话,婴儿的思考,婴儿的行为,会被幼童继而被大龄儿童、少年并最终被成人的所取代。
②成长发生于可识别的一系列“阶段”。生物学的成长于智力的、社会的成长类似,至少是年龄大致相关的。将成熟的观念和那依年龄排定发展阶段顺序的观念放在一起,我们将会得到这样的儿童发展观:儿童发展是具有可识别阶段的成熟过程,而可识别的这些阶段落入了至少于年龄大至相关的一个顺序。
成熟过程显然有一个目标,其目标就是成熟。早期的阶段会被后起的阶段所取代,于是人们便会自动的设想早期的阶段不如后起的阶段令人满意。
这就会带来偏见。在许多人类发展的领域,这一评价偏差似乎还说得通。比如我们不想让成人甚至少年用婴儿的牙齿咀嚼成人尺寸的牛排。但一旦说到哲学,这一设想就用错了地方。理由如下:
①不能仅仅依靠某种标准方式的成长就假定,青少年或成人自然而然的拥有处理哲学问题适当的成熟水平,譬如,有能力讨论“时间是否有一个开端”或“某些超级计算机是否可说有心智”。
②对于听到幼童的哲学评论和提问的任何一个人来说,这些评论与提问的清新和创意,甚至最有想象力的成人也难与匹比。
儿童常常是清新的、有创意的思想者。相伴而成熟而来的却是僵化呆滞和缺乏创意。
③笛卡尔教导我们,做哲学要“重新开始”。
对于成人来说,放弃成见相当不易。儿童对问题的成见就少多了。
马修斯在这里谈到的“童年观”,实际上是非常值得成人,特别是教育者去思考的,因为这种童年观充分尊重、信任孩子,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多的去关照儿童以及放下身段向儿童学习:
将儿童看作探究伙伴来尊重。父母和教师,要担当教育、指导、安抚和激励儿童的重任,他们深知自己肩上重担的分量,以至于无法赏识儿童对成人的贡献。儿童给予我们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之一便是崭新的哲学视野。
《童年哲学》第二章:童年的理论与模型 《童年哲学》第二章: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心理学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政治科学家以及人类学家甚至语言都有自己的童年理论。但哲学家对于儿童是什么这一问题保持出奇的沉默。
关于儿童是什么的最简单理论即我们所称的“童年的小大人理论”。
17世纪的哲学家们曾争论,我们成人最重要的那些观念到底是天生的,还是从幼年起在经验中出现的。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尔)认为是天生的,而经验主义者(如洛克)则认为来源于经验。
除了经验论者、内在论者还有重演论者。
理论模型能帮助我们促成我们本来难以形成的思想上的联系。只要我们具有可选的理论模型,每种模型都有用,任何一种都不能明确无误地胜出其他模型。我们需要清楚地看到,一个既定的模型会让我们忽略什么、误解什么,以及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
各种童年理论的发展模型可以刺激我们的研究,可以挑战我们对儿童的理解。这些儿童发展的理论模型可发挥许多有益的作用。但我们必须警惕,不要让这些儿童发展的模型歪曲了儿童形象。在与儿童打交道时,也不要让这些儿童发展模型,限制我们愿意承认儿童是人类成员的种种可能性。
《童年哲学》第三章:皮亚杰和哲学这一章主要批判皮亚杰实验研究的缺陷。
马修斯认为,“别让皮亚杰这些著名的实验室结果主宰我们的教育事物,别让这些实验结果限制了我们对幼童思考和反省能力的认识。”
《童年哲学》第四章:皮亚杰和守恒对皮亚杰等人的守恒实验的批评。
马修斯认为,“皮亚杰致力于追寻在所有正常儿童那里有待发现的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发展过程,而且排列了一个于年龄相关的发展阶段”。而马修斯则对孩子提出的诸如“全世界是颜色做成的这一假说”感兴趣。
《童年哲学》第五章:道德发展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常常鼓励我们自己与儿童——既包括我们周围的儿童,也包括我们童年的自我——保持距离这样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感时常对儿童产生一种新的歧视。说到底,它向我们警示,不要弄错儿童所表现的未成熟认知于未成熟道德结构的诸多短处;按照这些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这些短处对于既定年龄范围的儿童来说,完全是一种常态。
儿童的质朴率直。常常让我们成人归根返朴。
我们成人在道德方面有时应向儿童学习。
《童年哲学》第六章:儿童权利让儿童享有更多权利,让儿童在愈来愈年幼的年龄享有权利,这是我们的社会渐渐推进的方向。
马修斯通过一个12岁孩子控告自己双亲的案例,以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权威存在的缺陷,从而为他的“儿童应享有更多权利”的观点提供哲学上的支持!
《童年哲学》第七章:童年健忘症马修斯指出洛克用记忆去判断同一性,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童年哲学》第八章:童年与死亡儿童是否可以认识死亡,成人如何帮助儿童认识和面对死亡,这些解决问题都需要成人学会以尊重和爱的心态对待儿童。
《童年哲学》第九章: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中有很多故事都是真实可信的,甚至蕴含哲学问题的,而并非是诓人骗人糊弄人的。
《童年哲学》第十章:儿童艺术马修斯又在艺术方面充分肯定儿童,让我们在另外一个纬度重新认识儿童!
马修斯说,“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成年生活中的艺术和哲学从未比得上他们童年的艺术和哲学,更遑论超越了。如果画画和做哲学对他们而言具有非工具性价值的话,那么正是他们的儿童艺术和他们的儿童哲学才具有这样的价值。”
马修斯还说,“儿童是人,完全值得拥有人在道德和智识两方面应当享有的尊重。他们现在是什么,将来会成什么,均应得到尊重。其实我们应当向儿童学习,让儿童丰润我们的生命,更显而易见的是,儿童在向我们学习,让我们丰润他们的生命。”
附录 哲学来是童年的理性重建(马修斯)
译后记
一、马修斯其人
马修斯在儿童哲学领域是有世界影响的大学者。
其儿童哲学方面著作主要有:《童年哲学》《与儿童对话》《哲学与幼童》。其儿童哲学方面的著作被翻译成德、法、日等十种语言出版。
二、马修斯《童年哲学》在童年哲学的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
《童年哲学》是马修斯童年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马修斯并不想固化童年哲学的学科框架,而是期待童年哲学成为学科之林中一门公认的学科。马修斯的这一期待已经变成现实。童年哲学近来被视为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以及许多其他哲学学科相类似的研究领域,它被视为与这些已经具有哲学研究合法领域的“哲学”学科相类似的学科。
三、《童年哲学》值得关注的几个观点
①“成熟假设”是错误的。
②不只是儿童的社会存在被忽略了,而且儿童在文化中的位置也被剥夺了。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存在这样的文化弊病,那就是忽略了童年在人生中的价值,忽略了“儿童是目的”这一命题。许多成人的生活是不及他们童年生活的,更遑论超越。
③儿童音像城人学习,同时儿童市值得成人学习的。《童年哲学》所致力的儿童观的进步,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
四、马修斯的批判精神和思考深度
五、致谢
马修斯用哲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辨的语言以及深邃的思想让我们重新认识儿童,让我们有机会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之前对儿童的看法,有可能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儿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