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作业本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

阅读蒙田‖如何生活

2022-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冯菇凉

最近又重新拾起了蒙田随笔集。正如福楼拜所说: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这本书既是一本传记,也是一本趣味十足的人生指导书。

蒙田想知道如何过好的生活,亦即,不仅要过着正确而高尚的生活,也要过着充满人性、顺遂而富足的生活。这个问题驱使蒙田不断写作与阅读,所以就有了蒙田随笔。

有人说蒙田的《随笔集》“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人生的伴侣”,另一个人则预言它将是“你交往过的最好的朋友”,一个最了解自己的人。

序言说读者不断从蒙田的作品中看到自己,就好像浏览“牛津缪斯”的访客。

如何生活?蒙田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惧怕死亡。

死亡是上古之人永不厌倦的课题,西塞罗以一句话漂亮地总结道:“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

“别担心死亡”成了蒙田对“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所做的最根本也最具解放性的回答。你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了:“活着。”

蒙田二十多岁时,因为过度沉迷于阅读古代哲学家的作品,所以脑子里经常萦绕着这种忧郁的妄念。按照道理,这个问题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淡化,而在蒙田的生活中,这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最大的原因是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在意外中去世。

他最好的朋友死于瘟疫,父亲由于肾结石的并发症去世,他的弟弟在一场奇怪的体育竞技意外中丧生,第一个孩子只活了两个月,接下来他又先后失去了四名子女。六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平安活到成年。

一连串丧失亲友之痛,使“死亡”不再只是个模糊的威胁,更加增加了蒙田对死亡的恐惧。

更加奇怪的是他的弟弟在一次打球过程中被击中头部,当时并无大碍。但五六个小时之后他陷入昏迷而死亡,死因也许是血栓或脑出血。没有人能想到如此轻微的头部撞击,竟然会夺去一名年轻男子的性命。

蒙田谈到阿诺的死时说:“我们对这种例子司空见惯,脑子怎么会不一直想着死亡,这个念头怎么不会随时掐住我们的喉咙呢?

蒙田最喜爱的斯多葛学派哲人说:如果你经常想着死亡的形象,那么当死亡来临时,你将不会感到惊恐

于是他的经常想象自己死亡的场景,心灵充斥着受伤与发烧的景象,在他临终前人们围绕在他床边啜泣,或者是“熟悉的手”按着他的额头向他告别的场景。他想象自己躺在墓穴里,眼前的一小圈天光就是人生的最后一幕:他的财产会被清算,他的衣物将分送给朋友与仆人。

这些念头非但未能给他自由,反而使他成了“阶下囚”。一种压迫感一直持续到四五十岁,蒙田才变得无忧无虑。

最终蒙田因为意外的事故,在鬼门关走了一次后,他觉得:死亡只是人生结束时一个短暂的、令人不适的时刻,为这种事焦虑只是浪费时间。

蒙田得到的启示有部分是正确的:借由“预演”,他学到无须恐惧死亡。死亡就像睡着一样,是意识逐渐消散的过程。如果其他人试图把你拉回人世,你会在“灵魂的边缘处”听见他们的呼喊。

蒙田在随笔集写到:

如果不知道如何死亡,别担心,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充分而适当地告诉你。自然会周全地为你做好这份工作,不用你费神去想这件事。

走到哪里都有可能遭遇“最坏的状况”,我们最好能脚步轻盈地滑步走过世界的表面。

其实意外无处不在,一次跌倒,一次事故,一次疾病,都有可能带走鲜活的生命。其实以前我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很无所谓的,想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活多大岁数是天注定的。

所以也从未特意关注安全,单手骑车,走路看手机,骑车吃早餐,不带头盔,甚至低头走路,我的同事曾多次提醒我,骑车也不戴头盔,还吃早餐,骑得飞快,可真胆大。

我总是抱着早死早超生的态度,其实我把家人的感受抛之脑后。

自从买了房子,背负了贷款,我总觉得我的担子特别重,我要活着,要好好活着。也比以前更加珍惜性命。碰到马路上闯红灯的,骑车看手机的,总是忍不住提醒一二。总觉得他们像极了当初的我。

但是开始恐惧死亡以后。就像蒙田总担心自己会随时离开,随时死亡,我有时会突然心血来潮的把所有密码告诉先生,防止我的突然死亡。

但是看完了这篇如何生活,如何生活的第一次就是活着,死亡只是一个短暂不适的过程,如果一直纠结就会陷入无限焦虑之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