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什么电影月刊故事与干货

《百年浮城》——香港,这浮沉百年的百年浮城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13315人  不文生

近日恰又有朋友与我谈及“香港精神”,这让我想起《百年浮城》这部在豆瓣仅得7.2分的佳片。这部影片的导演——严浩是我非常喜欢的香港导演。影片是严浩导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严浩对自己这部影片的感想是:

"整个故事的结构,人物描写都是比较完整的一个片子。真的是我的代表作,我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都好好地放到里面去了。”——严浩

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唯美,很多生死离别都用充满文学性的画外音与意象画面来表现,可以看出严浩后来降低影片产量后,功力日增,实在值得一看再看。下面我将结合《百年浮城》的解析,来谈谈我眼中的香港与香港精神,谈谈香港这百年沉浮的浮城所拥有的原始的野蛮生命力。

影片讲述的是一户水上人家(疍家人因为船上工作需要劳动力,所以向人贩子买了个小男孩当儿子,而后这个小男孩发奋图强,最后成为香港帝国东印度公司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华人大班的故事。这个看似只是一个讲一个穷小子发奋图强终得暴富的励志故事。但实则是用春秋笔法,把香港浮沉百年的历史暗喻作男主人公—— “洋杂”布华泉的一生。

1.“ 我 ”从哪里来?

️男主人公————布华泉 (由郭富城饰演)是一个洋杂。

之所以叫洋杂,是因为她的生母本是一个餐尾妹,平日靠向英国的轮船收食余餐尾为生。却在一次劳作中被轮船上的英国水手强奸,珠胎暗结,生下了布华泉,阿布。

️因为未婚生子又是洋人凌辱的孽种,为封建社会所不容,于是布华泉的生母为保自己的生计,只能忍痛将这个孩子卖给另外一户想要孩子的水上人家。

️“卖仔莫摸头,摸头眼泪流”。

(香港当年的境遇正是如此,“生母”被英国凌辱为了自己的生计,无奈只好把香港割让出去。而真正养育这个孩子的不是英国人,而是被割让出去的岛屿上的原居民——疍家人。注:香港的英文HONG KONG的由来其实也是疍家话的读音

️养大这孩子的不是洋人,而是另一户也很贫苦的水上人家。

(正如把香港养育起来的并不是强奸犯英国佬,而是在香港原生居民与后来移民到港的中国人)

认同感

️洋杂的小表妹第一个问他:“洋杂,你为什么跟我们长得不一样,是不是被海水泡坏了?”

洋杂问:“我那里跟你们不一样?”

小表妹:“我们像黑眼鱼,你像鹦鹉鱼“

(这是历史问题带来的隔离感,正如香港从被割让至今,在很多内地人的眼里就是个洋杂。)

️对于自己收养回来的儿子的来历,养父本身承担着莫大的疼痛。但却出自真心爱这个孩子,每次孩子问起自己长相这个问题,他都会让自己的妻子杀只鸡,加个菜,绝不让孩子再问下去。

(这是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后,香港第一代被殖民的原生居民的心态写照。这个不堪的,不光彩的过去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刺,他们充满无奈,但他们希望孩子们不要再问了,他们能做到的只是想办法让下一代吃好一点,自家人在生活中不要再提这耻辱的过往。)


️时光荏苒,阿布长大了,在天主教牧师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自己需要读书。

(这比喻的是香港第一个转型时期,水上人家的孩子不想做一辈子渔民,想要“上岸”了。但想要在岸上生活,就要先学习。这意味着香港要抛下水上人家世代打鱼为生的传承,从新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从零开始。)

️因起步太晚,阿布要从幼儿园的知识学起。

(香港的起步也是如此,在殖民初期,香港没有大上海的十里洋场,没有北平天津的繁华,那时候的香港是一个民智未开的渔港,只如同一个懵懂的大龄青年)

️由于水上人家打鱼为生,从来都是赤脚,上岸的阿布,连一双鞋子都没有。

(要上岸生活,却连鞋子都没有,这是真正的举步维艰。阿布的“恬不知耻”是香港一切的开端,如同一颗扎根牛粪却妄想要盛开的种子,这种不知廉耻的生命力,让香港光着脚踏上了岸,踏出了寻求转变的第一步,)

️受尽其他家长的歧视

️受尽冷嘲热讽

️阿布这个超龄学生甚至受到了老师的否定。

️痛苦的阿布想用墨水想把头发染回黑色,所谓的叛逆期只是想要跟大家一样。

️幸运的是,阿东牧师还是觉得他应该上学,给阿布送来一对木屐。这是他第一双鞋子。

(现在很多人会说香港之所以能够发展,或者说之所以现在还能发展,全都是靠抱大腿。它一开始抱英国人大腿,后来抱中国母亲的大腿。说这样的话的朋友大多都不清楚或者已经忘记了,在最开始的那一段路,香港还是个生活在水上无比脆弱的孩童,需要下怎样的决心才能走上岸生活。)

️我不是在为香港歌功颂德,而是觉得我们对那个年代的长辈的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却毅然步步前行的魄力应该心怀敬意。


️阿布(香港)重新上了成人认字班,老师带领大家学唱歌谣:“新儿童,新儿童,我们是明天的主人翁,飞机火车都会开……”

(学习,让香港这个超龄学童如混沌初开,看到了不一样的光)

️在上了岸,认了字。水上人家阿布(香港)才豁然开朗,看到了自己生命其他的可能性。自己不一定只能是一个打鱼的人,还可以是时代的新生儿,是个飞机火车都会开的新生儿……

2.我要往那里去?

️阿布跟朋友第一次来到帝国东印度公司。

(帝国东印度是当时最大的轮船公司,它见证了所谓大英帝国的兴衰,也象征着香港的英治时期)

️阿布看到了对他来说全新的世界。

️正如阿布说的,他看到了天堂,但是,他站在闸外。

(香港后来的起飞跟成长,就如阿布的这惊鸿一瞥。认识了字,上了岸,但是只能是站在大闸外隔着铁栏杆,看着英国的风光,而这一切与香港人无关,只是在年轻的香港眼中,恍如看到了未来。尽管这近在眼前的天堂咫尺天涯。但这是香港生命的趋光本能)

️阿布的养父因为在劳作中发生意外逝世了,家里早期因为需要劳动力而生了一许多弟弟妹妹,阿布家的生计出现严重的问题,无计可施下,阿布只能肩负起养家的责任,拼命工作。

(这是那个时代香港人的写照,一个人打几分工。每一分一毛都是钱,每一分每一毛都来之不易,但取之有道。)

️“谁叫你穷啊,拼命干吧!“

(香港至今流传的一句话:“鬼叫你穷啊?顶硬上啦” 这原本是香港码头做苦力的人,唱来自嘲与振奋自己的歌谣,是流传市井的粗俗言语,但承载的却是香港人认命又不认输的精神。穷与苦是那时候香港人眼里自己的原罪,但同时这个原罪也是他们认定自己必须拼命努力的推力。这正是生命力的野蛮之处)

️后来阿布实在独木难支,无论他怎么拼命,家里实在养不起那么多孩子,阿布的养母只好把其他孩子交给儿童福利机构。

分别时,母亲给不了孩子任何东西。但却教会了孩子一句“不要哭,我们不是要饭的”。这是香港精神中世代相传的骨气。)

️阿布终于得到机会去面试帝国东印度,面试官看他是混血,长得像洋人,于是叫他half –breed,(半生熟,也是洋杂的意思)问他会不会英语,阿布当然什么都不懂,以为只是问他是不是来参加面试考核的。阿布连连点头说是,于是面试官给他起了个英文名字就叫half-breed。并且登记在阿布的报名单里。

(香港一路走来也曾承受了多少次这样“因为无知带来的尴尬”,因为无知而遭受的冷嘲热讽?无碍!笑骂由人,自强不息,无愧无心。)

️阿布面试东印度公司的时候,在初轮筛选的时候要自己选单子,填自己识字还是不识字。朋友说,填不识字的,搞不好还可以当个技工师傅,所以建议阿布不要填识字。

️因为填自己识字的,进去要打杂,坐写字楼。

️还要学那些鬼英文,而只有学会了才能往上升,学不会的可能一辈子都要打杂倒痰盂。

️阿布毅然决然选择了填“自己识字”。但他那时候的文化水平连小学一年级的程度都不到。

(这是香港的冒险精神。冒险与担当的勇气正是香港能迅速成长的最大动因。没有梯子,天上掉下来根绳子,就敢往上爬,明知道自己可能会摔死,明知道可能就吊在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但是就敢爬!香港有两句俗语“博一博,单车变摩托”,“食得咸鱼,抵得渴”,民间俗语如此,民间智慧也是如此。)


️阿布果然进入了帝国东印度公司,也果然做得是打杂倒痰盂的低等工作。名字果然被叫成half-breed——半生熟。

️“我二十一岁,读小学一年级,天堂一样。”

(不怕由低做起,不怕由低学起,不管别人怎么看低自己,只要有一线希望。这种像杂草一样无畏践踏的生长力,我相信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已经丧失的意志。)

️“白天上班,晚上上学”

(香港早年有不少夜校,许多迫于生计不得不提早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下了班还会去上夜校,香港叫“自我增值”。香港夜校里多是社会青年,有很多是早年辍学的不良青年,他们虽有重新向学之心,却早已沾染不良习性,因而夜校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比正常学校的氛围要恶劣得多,而教师也都不会像日校一样讲的那么深入,所以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有所成,实属不易。

3.我是谁?

️阿布开始上学正式学英语,英语教的却是“We are Chinese,China is our motherland”

(香港一直没有国民教育,也不需要国民教育。因为香港保留下来的中国传统比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多。祖祖辈辈传承下来意志也绕不开这两句话——“We are Chinese,China is our motherland”。我相信后来绝大多数港人与内地的矛盾都并不是对这种深植入根的血脉不认同。回溯华东水灾,那些学运,那些地震,那些保钓,香港总是有一拨人冲在最前面。至于他们真正的不满是什么,则不在这篇文章多作辨析。)

️阿布21岁才第一次看到中国国旗,原来,有一面旗帜,可以代表尊严。

(有些情愫深藏于骨髓与血脉,即便从未触及,二十年来未获教化,但这种情感在港人体内依然一触即发。)

️英国人眼里,阿布(香港)是半生熟,自己是阿布(香港)的恩人,阿布(香港)想要为自己正名。但在英国人的眼里这是可笑的!

️经过无数在底线的拼命挣扎跟奋斗,阿布(香港)得到了英国老板的认可,终于在能力上可以跟英国人比肩了。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这象征着香港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然而……

️1967年,香港爆发了百年来最大规模的反英运动。为英国人打工的港人在香港本土保守派口中沦为黄皮狗。政局与民生一片混乱。

(阿布这一类野蛮生长只想发奋向上的新生代香港人,堕入的是无比的尴尬境地,他们两边不是人。那是香港最动荡的时期,西化与传统发生了强烈的碰撞。所幸香港顽强地熬过了这段时间,进而专危为机,变成了一个西方与传统共融的地方。)

️以上的这番对白其实就是香港与英国彼此的态度。

英国人说,“没有我,你还在打鱼。”

香港说,“当然谢谢你,给我了个英文名字。但其余的我是靠自己努力的成果。”

️回归之前,阿布造访英国出差,当时他已经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已经拿到了英国的护照。但是得到的却是英国这样答复……

️即便阿布(香港)的能力到达可以比肩英国的位置。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所谓的认同。

(阿布(香港)依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终于97回归了。

️关于阿布的生母,情理之中,阿布只有祝君安好的情思。

(这一段其实想说的很隐晦。我觉得导演应该想说的是香港对大陆真实的感情,风平浪静,尘埃落定后,存在的是挂念与祝愿。而并没有澎湃汹涌或者过当的执念)

️阿布养母念着圣经里的祷告词:“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该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养母说“我已经受到了眷顾,你不是我生的却为我带来那么多,再拿就是贪心了”——但是在阿布眼里生母及养母一样伟大。

这里的养母指的是鞠躬精粹辛辛苦把香港拉扯长大的老一辈港人!如果香港比作是一个婴儿,那么他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祖国,另一个是伴随着贫穷和苦难,带着这个婴儿一路走来的香港人自己,他们打过了仗,跑尽了路,也守住了道!)

这里也许是我过分解读,导演想说的是为什么香港需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因。这正是邓爷爷的深意吧。

️回归以后,很多同胞来到了香港旅游,阿布遇到问路的内地同胞。开始阿布尝试用流利的国语跟内地同胞交流,但问路的内地同胞却反而觉得应该用英语跟他交流才有格调。阿布只好顺应他用英语回答。我不确定这种情态的由来。是彼此不了解还是有已经无能为力的误解?也许导演想说的是“我是谁”,不只是香港才有的迷思。

️这是影片中阿布最后的话

“不管我(香港)是什么,我(香港)不是一个制造地狱的人”

(我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部影片如同《阿甘正传》一样,通过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带出了历史变迁的浮光掠影,却在人物的感情上比《阿甘正传》处理得更加细腻,故事娓娓道来如同月光下吟唱的小曲,充满诗意。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带出认命不认输,冒险而又有担当,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实在让人动容。

我常说好电影好的故事的内涵无非就是在论证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三个哲学的终极问题,同时也是人与社会与科学乃至艺术至今都无解的问题。而电影作为虚构的艺术,则可以对这三个问题提出各种假设论证,剧作者在创作故事时首先就是要让角色通过行动或对话告诉观众“我是谁”(即主角是什么人),其次通过情节让观众知道角色“从哪里来”,(即人物的背景前史或原生世界的状态),最后就是制造矛盾与难题让角色选择“往哪里去”。(即人物动机与结局)。所以讲得不好的故事是创作者在创作中并无意识到这个内涵,但讲得好的故事则必定是通过剧情作为论据来论证这三个问题的故事。

而严浩的这部《百年浮城》这部影片则是深度地围绕这三个问题在展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也恰是香港这个经历过“割让”,“殖民”,“回归”三个历史大转折的孤岛已萦绕百年的问题。所以在影片的主题方面,导演用隐喻探讨香港身份,香港作为一个被殖民地,“感恩”与“寻根”本应是永恒对立的问题。“感恩”即要香港扪心叩问“我从哪里来”,“寻根”即要香港弄清楚“我到底是谁?”。但是这部影片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最要重要的是“要往哪里去”,最重要的是做一个不造地狱的人!

其实这部影片在主题上有些与吴浊流先生写的《亚细亚的孤儿》相类,吴老先生那本书里面谈及台湾人民在日据时代,无论是统治他们的日本还是跟早已无法触及的大陆,台湾人民在这两边势力里都找不到归属感,孤立无援,如同孤儿。这种情境对香港来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种归属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是百年的历史使然,所以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填补的。这是两岸三地的命运,并不怪谁。而不管香港的社会再发生多少撕裂事件,我相信“We  are chinese,China is our motherland”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也相信不管多少世代,这依然是大部分香港人根深蒂固的信念。而港澳台“孤独”地野蛮生长了近百年,“许孤不许独”这么有哲学的概念,现在很多小朋友的眼界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不谙世事哲学又何必去讨论政治呢?唯愿香港能继续传承“香港精神”,无论日后是否还会风雨飘摇,只要有这种精神,这座浮沉百年的浮城定能继续野蛮生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