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拜的李老师(二)

2022-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业可成

要学习李惠军科学主义方法。或有或无,李惠军喜欢自称“泥腿子”,但这个“泥腿子”是历史教育界的“袁隆平”,想按科学的方法提高历史教育质量。

追求理解历史知识的深度。“比如,如何认识工业革命还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除了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直接对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外,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法国二月革命等你能否看出其他的冲突与对立?你能否从基于手工工场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出现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等理论高度去说明自由主义思潮流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改革、战争盛极一时的根源所在等等。”(李惠军:《引路入境  激疑促思  相机诱导》,《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3期)再如,《中外通史纲要》(上)“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他认为要理清辽的“胡汉分治”、金的“胡汉劝相”和夏的“由汉返胡”的特性,认识它们“因俗而治”“兼容并蓄”的共性,理解它们“并立交融”“多元一体”“多元共辉”的实质。

追逐内容主旨的高度。李惠军强调,使用统编教科书开展历史教学的关键是从单元角度把握其“内容主旨”,它有两个元素——核心要义和关键要目,一个特征——核心要义和关键要目间的逻辑关系。“内容主旨”是对教学内容的挖掘,这样的追求实际源自他对“教学灵魂”的追求。“‘历史课要有灵魂’既是一种教育的追求,更是一种教学的创意。在‘灵魂’统摄和引领下让历史课充满知性与智性;蕴含思想与方法,激荡意蕴与情感。在‘灵魂的追问’中体悟历史的真谛,畅想教学的意境,企划教学的流程,凸显历史的张力,是李老师几十年来的一种职业‘坚守’和思想‘劳作’;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实践‘田地’。”(李惠军:《灵魂的追问(1)——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编者前记,《历史教学》2015年第3期)

追寻教学思考的效度。“内容主旨”如何得来?李惠军提出四个来源:一是要研究课程标准,二是要研读历史教科书,三是要精读学术文论,四是要进行历史思考。没有阅读和思考就没有办法淬炼出“内容主旨”。这是因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在历史的‘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找新的突破点和聚焦点;要善于把静态的教材要点,机智地转化为诊释新问题的动态素材。”这种“研读”就是一种交流,“一个人要在不断的交流中增长见识。教历史的人不能不读书,读书是一种交流,在交流中你会感到困惑,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释惑,这是一个历史老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一种活法。”(李惠军:《困学苦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

李惠军老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