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坚持写做帮成长四叶草知识付费频道

全网首篇「得到」VS「樊登读书会」的走心评测,助你理性选择!

2018-01-14  本文已影响5063人  享尔之珑

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找死!

于是,这成了很多人不看书的理由

——听爷爷的话~

但,也有一些爱学习的“懒人”找到了解决之道——听书。

有人甚至要用5X速率听书。(源自2018年《时间的朋友》)

好吧,

可造化弄人,随着听书类的学习产品越来越多,学习这事,又变成“无涯”了。

于是,听书产品的“选择焦虑症”就来了。

纵观现在听书市场,

会员规模最庞大的无非就是“得到APP”和“樊登读书会APP”。

正好这两款,也是我日常使用的主要学习产品。

我的学习APP们

于是很朋友就问我,

这两个哪个好一些?应该怎么选?

这是一个“这盘菜好不好吃”式的问题。

我非你,岂知你心。

那这样的问题可能说清楚么?

可能!

我客观描述菜的酸甜苦辣麻,多维度阐述,你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

自己判断“好不好吃”。不就搞定了?

我负责客观,你负责判断

这也正是此文的立场与态度。

在写此文之前,我做了两个调研。

一个是找周围的朋友做问卷,

另一个是从网络上收集一些网友们对这两款学习产品的感受。

先汇报一下前期的两个”科研“成果。

1.我通过金数据收集的调研结果如下:

(点击可看大图)


2.网络上,收集到大家对这两款学习产品的评价如下:

(源自知乎,点击可看大图)

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

接下来,

有请,

不资深,爱分享,长年与这两款学习产品为伴的著名正经培训师

——我,

来给大家奉献一篇,

全网唯一的,两款知识产品的评测文章。

Action!

首先,

有请双方运动员入场!

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脚步铿锵的代表队是,~~得到~

从另一侧走来,充满信心,意气风发的代表队是,~~樊~登~读书会~(名字太长啦,好想给它加个“拉夫斯基”)

嘿,你说巧不巧,

两支代表的队的队长都是,胖纸~

嗯,

正所谓旗逢对手,体重相当~

此次评测,我们分别会通过:

产品定位、知识内容、

主讲人风格、产品体验及价格、

对会员的价值、适合人群

6个纬度进行对比分析。

走起~

产品定位

得到:知识服务商,纯商业产品;

樊登读书会:同好会带商业属性;

「得到」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是罗振宇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一款学习产品,有极强的商业属性,罗胖本人对商业有极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他有“传媒人+商人”标签,所以得到里的免费产品,学习模式以及跨年演讲,你接触到一切都是以商业为目的产品设计,有极强的引导性,背后暗藏的目标都是——让你购买。所以很多人听「得到」,会有一种”被广告“的感觉。

你可能对商业,对广告有成见,但请别忘记,这个世界能避免战争,你能收听到广播,享受很多免费服务与福利,都是因为商业。罗胖创造了一个个营销奇迹,让无数老板顶礼膜拜。你能在「得到」上免费听那么多有价值的音频,这些福利都缘自其商业属性与经营成绩。所以,请先把对商业的成见先放一放。

「樊登读书会」更像同好会,是为想看书,爱看书的群体服务的商业产品。从它的发展过程也能看出这个属性。樊登自己喜欢读书,做成笔记,尝试分享给其他人,发现大家很喜欢,于是把读书与心得体会做成了产品。樊登读书会有一种碰巧成事的感觉,不是从顶层开始设计出来的商业产品。它的产品第一属性是共同爱好,其次是商业,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花了365元钱,加入了一个读书俱乐部,就这么简单。

再对比一下两者的商业模式。「得到」更像小米,服务好粉丝,深挖符合粉丝身份认知的各类需求,所以专栏中有读书产品,有资讯,有音频课,有实物商城等,它的目标是一站式知识服务商;「樊登读书会」是通过增量实现商业价值商业模式,人越多,营收越好。他们做的所有活动,都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并加入读书会,当然现在的线下书店与版权发行等也是尝试增加一些营利手段。

总之,从产品定位来讲,

「得到」像一个梳着背头,西装革履,态度和蔼的精明商人,他深知你心,让你觉得实惠有用,焦虑而来满意而归;

「樊登读书会」像一个刚下海的教师,靠教书赚钱,但又不太好意思上街揽客,租了个房子搞补习班。

知识内容

得到:前沿资讯,新媒体观点、创业动态、经典书籍+小众书籍

樊登读书会:经典书籍+畅销新作

「得到」的定位是知识服务商,所以知识门类齐全。主要包括听书,音频课程(专栏),前沿资讯,实物商城,电子书。

前沿的思潮与技术,最新的理念与研究让人脑洞大开,比如得到里的“李翔知识内参”栏目;各大咖的专栏更是可以让人快速积累一些专业知识。

罗胖说他像一个率先登到山顶的人,看到前面的风景后,转声告诉后面的人所见所闻,然后奔向下一个山头。所以,「得到」的知识特点有三个特点:快、新、深。它努力高于你的认知,让你不断跟随。有些人听「得到」,就是为了享受被”碾压“,被”颠覆“的感觉。它可以从信息宽度,思维深度上,都给你一种“开挂”的感觉,成为“一秒钟上帝”。

「樊登读书会」从内容上,仅相当于得到的“听书”栏目,相对而言更纯粹一些。它以转读经典、畅销新作为主。书籍门类方面,大致分为心灵成长、婚姻亲子、职场进阶、管理创业、文化历史以及其他。如下:

听经典书籍的好处是内容经得起推敲,增加人文修养,特别是其中婚姻和职场版块,可帮助会员提升生活质量。书籍与资讯的区别在于更体系化,确定性更强一些。内容方面,更有温度,更全面一些。

总体而言,

「得到」的内容以“新”和“深”为特色,给你足够多的谈资,让你B格满满,听起来很牛(实际上也可能很牛);「樊登读书会」以”宽“和”用“为特色,可以让会员提升人文修养,个人德行,生活幸福感。

主讲人风格

得到:严父型,给你答案

樊登读书会:慈母型,给你选择

两位主讲人都有央视的工作经历,但他们的职业属性又让他们的风格与产品有很大区别。2016年跨年演讲时,罗胖说了两种做产品的思路——父爱算法和母爱算法,正好用来区分两位主讲人的风格。

罗胖是父爱式分享——别想了,我给你说的就是正确的;

樊登是母爱式分享——你喜欢什么呀,我来满足你。

接下来,我们分开说说这哥俩~

罗胖在央视是制片人,这是一个需要揣摩人心,善于设计的职业,后来又在新媒体里做了主持人,这两种职业让他成为了一个逻辑思维极强,表达功力极好的人。他擅长分析与说服,让你感觉不容质疑,恍然大悟。他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你旁边一脸坏笑的说”看,你错了吧?”他常用的逻辑结构就是:抛出一个问题,然后描述常规的看似正确的结论,然后分析这个结论的各种问题,最后告诉你他的答案是什么,并让你点头称赞。这可能是「罗辑思维」栏目的得名原因吧。罗胖重视实证与逻辑,语言犀利,如同律师打官司,能把被告说的哑口无言。

樊登大学时混辩论界,取得了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在央视主持多档节目,成为知名主持人。辩论选手要求博采众长,语言表达能力强,主持需要尽量保持中立,包容并克制,这两点印记在他讲书过程中体现的很明显。离开央视后,樊登的职业是一名培训师,培训擅长把复杂讲的简单,无聊讲的生动。他的所有职业经历都要求他有多元思维,兼容并包。所以,他的讲书风格有很强的培训师的感觉(本人是一名培训师,常常在听书时有培训的即视感),他善于引导,但不强求,传递知识,但不武断。他只是一个帮你读书的人,不是售卖观点的说客。他讲的书,有时书本之间的观点甚至是相反的,但他仍然一起放在书单中,给听众娓娓道来;有些书的观点与他的想法不同,但他尽量客观描述,不做过多评判,把选择权留给听众。他选书的原则不是“党同伐异”,而是看书本价值。樊登习惯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行云流水般讲书,听完之后很轻松很舒服,像听演讲或听课程。

总结来说,你若没有知识鉴别能力,很有可能被罗胖收编,你若是一个意见太强的人,又有可能瞧不上罗胖那股“全知全能”的劲儿。听罗胖的音频,会慢慢形成与他一致的价值观,世界观,商业观,比如他对互联网的崇拜,比如他对商业的预判,所以爱他者极深,恨他者亦极深。听樊登的音频,你会看到多元的思维,甚至矛盾的观点,琳琅满目,你选自己喜欢的就好,他有建议,但不会太多干预,也没有准确答案。

喜欢哪种风格,看你喽~

产品体验与价格

得到:产品体验较好,免费资源较多

樊登读书会:产品体验不错,免费资源很少(7天免费体验)

「得到」免费资源很多,类似于卖水果的“先尝后买”,既有单个产品的售卖,又有打包的全套产品,你可以按需消费,捧人场,捧钱场都可以,不消费也可以获得很多好东西,消费方式像餐厅点菜,丰俭由人,你不买,在门口免费吃点爆米花,瓜子也是可以的。就听书栏目而言,365元一年,书的种类较多,有经典,有新书,甚至还有小说。由不同讲书人来讲,每本书的讲述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风格高效快速为主,对于书本内容扩展较少,纯音频。

「樊登读书会」首次有7天免费体验,7天内可以听之前的200多本书,类似于买衣服时的“先试再买”,消费就像自助餐,收了门票,吃荤吃素喝饮料,你随便。 365元一年,每周更新一本书,大多数都由樊登一人来讲,有时请作者来助阵,玩一期访谈节目,每次讲书大约40分钟左右,有音频,视频,文字,随你喜欢,讲书时扩展较多,有一些知识体系的横向联系。

总结一下,「得到」是按量销售,「樊登读书会」是按时销售。你想慢慢决策,理性消费就听「得到」;你钟爱读书,目标明确,向往知识海洋,就听「樊登读书会」。

对会员的价值

得到:开拓思维,秒学专业知识;

读书会:省阅读时间,扩展知识面,提高修养;

「得到」的节目,专业性强,对于某个领域或知识点,纵深剖析,透彻到令人发指。普通人几乎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音频课,掌握一个行业的核心要点,听完之后扮演半个专家。由于「得到」里的很多老师都是行业大咖,所以在常常能够立足宏观层面,分析阐述,内容具有很宽广的视野,像一部望远镜,一个指南针。得到探讨问题时,在逻辑层面很有力度,科学性强,有理有据,是非常棒的脑力操。对理性思维,思考深度有向往的人,不容错过。

「樊登读书会」以书为载体传递知识,宽广深厚,帮你省了选书和读书的时间,轻松增加较宽的知识面,提升人文方面的修为,文化底蕴。比如你觉得自己过得不好,职场、生活中有很多烦恼,有困惑,感觉不幸福,但又找不到原因,通过听「樊登读书会」,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总结一下,「得到」让你获得一把雷神之锤,让思想变得有力量;「樊登读书会」给你一把洒水壶,让你用水浇灌花园,获得万紫千红。

适合人群

得到:学习意愿强,爱思考,有较强的知识鉴别能力;

读书会:学习意愿一般,喜欢轻松,年龄包容度较大;

这个问题前面的纬度陆续谈到一些,这里再聚焦总结一下。

两个产品的人群有交叉重叠,其共同点是想学习,积极上进,略有差异的地方如下:

「得到」适合有一定阅历,爱独立思考,喜欢刨根问到底,注重逻辑思维,对商业未来,世界趋势感兴趣的人;

「樊登读书会」的文化程度门槛不高,所有期待变得更积极,人生更美好的人都可接受,吸收。

总结一下,「得到」适合事业心极强的商业人士;「樊登读书会」适合爱生活爱拉芳,爱向上的大众人士。

当然,这是针对只能二选一的人的建议与分析。

若可以,建议两个都听(比如我)。建议顺序是:

先听「樊登读书会」,再听「得到」,因为当你听的多了,知道的广了,就会有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再听「得到」这样有较强导向性的学习产品,你就可以理性分析,分辨吸收了。

写在最后

做这两个产品的对比不易, 二者各有千秋,而且很多区别只可意会。

最后,我试图用一串类比,帮你从感性上区分一下:

听得到像喝可乐,碳酸饮料一口闷,让你一下从头爽到脚;

听樊登读书会像喝茶,细咂慢慢品出味道,修身养性有意境。

听得到像辣椒,吃了它,热血沸腾想喷火,吃完上火还想吃;

听樊登读书会像盐,没它吃菜也能咽,好菜佳肴缺不了。

听得到像练肌肉,练好了,看起来能吓人,用起来能伤人,威猛;

听樊登读书会像练瑜伽,练好了,身体柔美皮肤好,耐心和蔼性格好,健康。

我个人的习惯是每天早上听「得到」里的“李翔知识内参”,购买一些我感兴趣的音频课,比如《超级个体》《有效训练你的幽默》《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同时购买「樊登读书会」会员,每周确保听一本书,特别是开车距离超过30KM时一定会打开读书会的APP,缓解一些没时间阅读的焦虑。

两款产品,都很美好。

针对这两款学习产品,你有什么见解,欢迎在文章下留言,让此文能帮助更多爱学习的朋友对比分析,理性选择。

【PS】

有人问,为何我做的每个对比,都把“得到”放在前面?

是不是暗藏着作者的偏好?

你是筐么?这么能编?

真正的答案是:得到,拼音首字母是D;樊登读书会,首字母是F。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