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最有骨头的人,颍川荀氏荀令君!真正把清高活在了风骨里!
陈寿: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裴松之: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
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
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嶮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
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谓之未充,其殆诬欤!
王佐之才 ——荀彧①『令君留香惹人羡』
汉末三国归于司马家,司马懿的孙子还算不错,最起码把纷乱的华夏大地凝聚在了一起。从新开启了一个王朝!虽然时间极短,不过对于平头老百姓而言,短暂的太平也是极其奢侈的,宁为太平一犬,不为乱世之人!
到了司马家后裔无法撑得起五胡乱华之后,衣冠南渡多崩奔,司马睿在金陵城开启了东晋朝廷!
在东晋的时候,有一个颇著名的史学家习凿齿,在他的《襄阳记》一书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刘弘的人喜欢香,整天最担心自己身上没有香水味儿。即便上厕所也要备上香炉。一个叫张垣的人嘲笑道:“人们都说您是俗人,真不是讲假。”刘弘说:“您没有听说过荀彧荀令君吗?他身上有异香。在一个席子上坐过,席子上的香气仍然三天不绝呢。你为什么反感我的爱好?”张垣继续毒舌道:“您没有听说过东施效颦的故事吗?东施学西施捂胸皱眉,路人吓得都跑了。您想要吓跑我吗?”刘弘无言以对。在下不得不怀疑,难道荀令君天生就是一个香炉吗?或许是自带香味儿?
当然了,这就是著名的“荀令留香”的故事出处。荀彧身上的异香,再加上他的美男子身份,让后人传颂不已。这也是在下非常钦佩的,都说相由心生,自带异香之人,足可见荀令君是一位翩翩君子!比如唐代李颀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纳兰性德《沁园春》“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敬候——荀令君②『荀氏八龙震乾坤』
战国七雄有一个千年老垫底——韩国,无论其他国家怎么叱咤风云,韩国都是一个模样,谁强大依附谁,只有一个申不害变化,也早早的落下了帷幕。经过汉帝国数百年的文化积累,这个曾经的韩国故地出现了数不清的一流人才和超一流宗族集团,我们的荀彧就是当时的望族“颍川荀氏” 中高级士族阶级的佼佼者!
就这么说恐怕大家体会不到,就这个荀彧的氏族集团在王莽起兵之后,铜马帝刘秀纵横河北之时,荀氏一族的一举一动都足以扭转乾坤。到了荀彧之后的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时,荀氏一族依旧威风不减,在当时都是显赫一时的存在,颍川荀氏中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朝中重臣和当时社会的一流名士。
“颍川荀氏”就在颍川颖阴(今河南许昌市),鼎鼎大名的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后人,这个家族也人才辈出,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人才市场一般,为华夏不断的输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令君之祖父荀淑是东汉的素有威名的一位大鸿儒,大学者,为郎陵侯相,外号“神君”,博学多才且为人正直,后因为指责皇亲国戚而被贬,便辞官回家。可见令君的优秀传统是有家族缘故的,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优秀家族。这个“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都很有名望很有才华,号称“荀氏八龙”,而其中就有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而荀彧的叔叔荀爽官至司空,著名学者,曾参与谋杀董卓。
或许从荀彧家族的人们可以更好的看出这个颍川荀氏的深厚力量!这个家族可以说和袁绍“四世三公”的情况类似,在汉末官场也是有很重要地位的。
老祖宗:荀况,著名思想家,儒家巨擘。
祖父:荀淑,东汉“神君”,郎陵侯相
父辈:荀绲(父亲),东汉济南相。荀爽,东汉学者,司空。
同辈:荀谌(哥哥),袁绍幕僚。荀衍(哥哥),监军校尉。荀悦(堂兄弟),东汉著名学者。荀棐(堂兄弟),射声校尉。
子辈:荀攸(侄子),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恽(儿子),虎贲中郎将,曹操的女婿。荀俣(儿子),御史中丞。荀顗(儿子),晋朝太尉。荀粲(儿子),晋朝玄学家。
后辈:荀霬,曹魏骠骑将军。荀寓,晋朝尚书。荀序,东晋临淮公。荀恺,晋朝征西将军。荀崧,东晋光禄大夫。荀灌,东晋少女英雄。荀羡,东晋徐州兖州刺史。荀伯子,南北朝御史中丞,《荀氏家传》的作者。
看看颍川荀氏的族谱,真是一连串的震撼。我们倘若在其中有一席之地的话也就是烧香拜佛了,而荀氏风流远长。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而他们荀家从战国经秦汉三国再到两晋南北朝都十分显赫,不是高官就是学者,不是鸿儒就是玄学家,且有自己的家族传记。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军事家等层出不穷,当然还不乏著名隐士,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家族底蕴深厚的名门望族,这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家族。
曹魏中枢——荀彧③『一生汉臣荀文若』
在曹操丞相,司空,魏公,魏王的道路上,荀彧选择了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土地。死后,曹操随即封其谥号为“敬侯”。在古代封建社会谥中,“敬”是个好谥号。
齐庄中正曰“敬”、
令善典法曰“敬”、
廉直劲正曰“敬”、
难不忘君曰“敬”、
威仪悉备曰“敬”。
曹孟德给荀彧的这个“敬侯”或许是对荀彧正直的作风和高尚节操的肯定,在荀彧给曹操付出一辈子辛苦之后,曹操还是给了荀彧一个合适的谥号。
在『军师联盟』中荀彧就是死后便被谥,而那个时候还是汉朝,曹操未死,还未称“魏公”,曹丕还未称帝,魏国还没有成立,皇帝还是汉献帝。所以荀彧被谥说明他更多是被承认为汉臣,而非魏臣。荀彧毕其一生都在为汉室奔波,在汉室和曹魏政权之间拿捏着尴尬的分寸,作为和荀彧相识数十年的曹孟德肯定明白荀彧的内心,或许说了解荀彧心中之所思所想!也算是相怜相惜相交相知了吧!
诸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八虎骑,五子良将中,他们当中有些人在死后是没有被封谥的,一直到了曹丕曹子桓继位之后才被追加的,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汉室连个傀儡也没了,一统中国北方的魏国建立了才被追谥,毫无疑问,这些文臣武将是更作为魏臣存在。
当然我认为曹丕称帝后还可以再谥一次被汉谥过的荀彧,以表明荀彧是魏国的人,因为荀彧对曹魏政权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却并没有承认荀彧是魏臣。魏国的天下有一半就是荀彧立起来的!
我想这是尊重荀彧选择的表现,因为如果荀彧生前认定自己是汉臣,那被魏国谥则是对他的不敬。所以,从“名分”上来讲,荀彧是“汉臣”,不是“魏臣”。这也是对荀彧一辈子的肯定吧,九泉之下荀令君也能够安然长眠!
令君留香④『汉末三国第一人』
0—29岁(公元163-192年) 年少有名,几经辗转,出仕曹操
荀彧年少的时候就很有才能,当时汉朝大臣和名士何颙便觉得荀彧与众不同,说荀彧是“王佐之才”。从此荀彧便年少有名。长得也很帅,为人伟美,有仪容。
27岁那年被举为孝廉(当时选拔官员的机制,主要看名声和道德),做了一个主要掌管皇帝文房四宝的官。之后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朝中大乱。荀彧便弃官回家。并将自己的宗族迁往冀州(主要为今河北)。
到冀州后,冀州已经是袁绍的管辖地。袁绍非常重视荀彧,待其为上宾。然而荀彧却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终究不是自己要侍奉的明主,便离开袁绍投靠了曹操,当时29岁。曹操见荀彧来投奔很高兴,说荀彧是“吾之子房”(子房,张良的字)。当时,曹操还仅仅在谋划刺杀董卓,而冀州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天下人才几乎都受到过袁家的恩德,可以说袁绍振臂一呼的号召力是非同凡响的,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大军中,袁绍也是毫不犹豫的执天下执牛耳,成为众望所归的诸侯盟主。荀彧却可以睿智的一眼看出袁绍的不足,并且放弃袁绍的招揽,可以说荀彧是做了好大的艰难决定的!这也是超一流人才独树一帜的表现,荀彧并没有珍惜这个当下眼前最好的公司,而是把一生都和曹操捆绑在一辆战车。
令君安坐听终曲这个时间段有两点需要一说。
1:对于天下大势,荀彧极富远见。
做决定是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大多数人不理解的决定。他们毕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荀彧却可以果断的放弃,不留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荀彧弃官回颍川老家后对父老乡亲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就很可能变成战乱之地,最好离去,不要久留,”然而乡亲们大多都怀念故乡,不忍离去,荀彧就将自己的宗族迁往冀州(主要为今河北)。果然不忍离去的乡亲们大多之后被董卓的部队残害。
当时董卓势头正盛,曹操问荀彧怎么办,荀彧说:“董卓太过于暴虐了,肯定会以祸乱收场,不会有作为。”果然一年后董卓便被吕布杀了。简直可以成为一代预言家了,其实预言也就是结合实际对人心和局势的估计,显然荀彧是个中的佼佼者。
2:看人极准。
看透董卓。所以董卓进京就弃官,最后董卓自取灭亡。荀彧不会和东汉末年衮衮诸公一般,端坐在长乐未央之中,吃着喝着,同时还痛骂其他人!
看透袁绍。袁绍虽然也爱才,也很尊敬荀彧,而且袁绍无论名声和实力在当时异常强大。然而荀彧依然不仕袁绍,果断离开袁绍。最后袁绍也被曹操所灭。袁绍实在是不符合一个乱世枭雄的要求,所以荀彧没必要继续纠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看准当时曹操。这就和诸葛亮看准实力弱小的刘备一样,荀彧看准的也是当时实力弱小的曹操。当然最终曹操成就霸业。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王八对绿豆的过程,能尿到一个壶里,那就啥也不说了。
推荐的人极准。后来荀彧先后向曹操推荐了荀攸(侄子)、钟繇、戏志才、郭嘉、陈群、杜畿、司马懿。都是曹操重用的顶级人才。特别是戏志才和郭嘉,这两个人行为作风在当时是比较叛逆和受争议的,举孝廉的话肯定被评为差等,但是确实有奇才,所以荀彧看人也是很不拘一格的,不会被传统思维观念所束缚,是灵活多变,是领先于当时时代的。能够摒弃当时的道德束缚,荀令君之超凡脱俗可见一斑!
曹操 荀彧30—31岁(公元193-194年) 出仕曹操第一功,成功守住根据地
这段时期曹操出兵攻打徐州陶谦,荀彧则留在后方统领军政。曹操的大本营是兖州(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部),曹操大军离开后,张邈与陈宫在兖州接应吕布攻击曹操,荀彧守鄄城(兖州的治所),曹操大军出征留下的军队很少,而很多人当时与张邈、陈宫、吕布勾结,就在这情势十分危急的关头,荀彧指挥若定,联合夏侯惇,保城池不失,等到曹操引大军回来救援。
这段时间有几点需要一说
1:帮曹操稳定后方,使其无后顾之忧。功劳很大,很重要。
兖州对于曹操是根,是命,前面徐州没打下来,后方如果兖州再没有那就无家可归了(而事实结果是曹操这次攻徐州也没成功),而且对手是能征善战的吕布,可见难度之大,所以荀彧守的是曹操集团的整个前程。
2:独当一面,受曹操信任。
能够分兵守后方的,一定是能力人品都信得过的人,荀彧和刘备的诸葛亮一样,很多时候是曹魏集团除曹操外的第二号人物。
3:胆识过人。
可别以为荀彧只是学富五车,只识儒家经典的书呆子,其实荀彧胆识过人。
当时豫州刺史郭贡带兵数万来攻打鄄城,有消息说郭贡与吕布同谋,大家都很害怕。郭贡说要见荀彧,荀彧准备去见他。这时候夏侯惇等人说:“您是一州的镇守者,去敌营的话性命有危险,不能去。”荀彧说:“郭贡和张邈吕布等平时没什么交情,现在他来得太急,肯定还未最终决定立场,趁他还没决定而我们游说的话,即使不能帮助我们也可以让他中立。如果现在就先怀疑他们,那将会逼着他们与我们为敌。”郭贡见荀彧完全没有惧怕的神情,想鄄城一定固若金汤早有准备,就带兵走了。
这是何等的胆识?如果荀彧没有足够的胆量和高深的智慧的话是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这也反映了荀彧的过人外交才能和局势判断能力。
令君32—33岁(公元195-196年) 为曹操提出大战略规划,助其稳定根据地
陶谦死了,曹操不甘上次的失败,想要趁乱再次攻打徐州,之后再平定吕布。当时情况是徐州牧陶谦死了,把徐州让给了刘备,而吕布也在虎视兖州,因为吕布的战斗力比较强,且刚刚杀了董卓,威望也高,而徐州刚刚易主,刘备也比较弱还没站稳脚跟,所以曹操想先打弱的,再收拾吕布。荀彧阻止,并献上了为曹操订制的战略规划,为曹操今后的与袁绍对峙和统一北方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分量几乎等同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当然有一点比“隆中对”强,那就是“隆中对”最后成为了泡影,而荀彧的这番规划却得到了成功的实施。
1:荀彧明确曹操应该以兖州为根据地
荀彧说:“如果要成就大业就要稳固住自己的根据地以作为制取天下的根本,根据地稳固了,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有困难也终能成功。曹操你本来是凭借兖州起势,平定山东(主要指兖州)的苦难,百姓都很爱戴你。而且黄河、济水是天下的要地,虽然还没有全部掌控但还是可以自保的,所以兖州就是曹操你的立业之本,一定要先平定并经营好。”
2:提出重眼前根本而轻未知的利益
荀彧还说:“现在分兵直接攻击陈宫,陈宫肯定只能逃跑,就可以趁机会收熟麦,补充谷物,然后可以一举攻破吕布(当时中原闹饥荒)。如果不打吕布而去进攻刘备的徐州,那么留下的兵少的话抵挡不住吕布,留多的话前线不够用。如果吕布趁虚进攻,那么兖州就危险了。如果徐州拿不下,那么曹操你的归宿在哪里呢?而且徐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破的。且之前的徐州攻伐杀了不少人,这次徐州的人一定会团结为亲人报仇,那就很危险了。所以权衡目前的形势,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根本而追求未知的利益。”
当然,曹操这个人是很从谏如流的,有好的建议曹操一定听,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就打消了进攻徐州的念头,先把麦子收了,再和吕布战斗,果然不出荀彧所料,吕布败走,兖州平定了,为曹操之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荀彧的一番话,或许曹操就没有了成大业的根基。
魏武扬鞭33岁(公元196年) 劝曹操“奉天子而使天下归心”
这或许是荀彧对曹操最为重要的建议,因为不管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都是对于曹魏集团来说最最重要的决定,从迎奉天子后应该说曹魏集团就开始扶摇直上,直接统一北方,直到赤壁之战前都锐不可当。
其实迎奉天子在曹魏内部是有争议的,很多人反对,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风险的买卖。因为汉朝有名无实。给天子权力吧,不方便,不给权力吧,感觉又不妥。天子和曹魏政权将会很微妙地绑定在一起。当然荀彧是忠于曹操也是要兴复汉室的,他是极力主张曹操迎奉天子的,以匡扶汉室而四海归心的立场说服曹操。
“奉天子以令不臣”对于曹魏集团的重要性:
1:广纳人才。以天子正统皇权名义收纳了比其他势力更多的人才。毕竟在那个时代,代表皇权还是一个很难反驳的出仕理由。
2:出师有名。有天子名义可以号令任何一个政权做任何事,如果他不愿意,那就可以兴所谓的有名之师,反正双方都心知肚明,骗骗底下士兵或者老百姓还是可以的。
当然最后的分歧在于荀彧是想借此平定天下兴复汉室,可曹操不一定这么想,更多想的是借天子成就自己的霸业。这叫同途殊归。
34—41岁(公元197-204年) 官渡之战前后
官渡之战是曹魏集团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当时曹操和袁绍互不相让,谁赢谁就获得中国北方的统治权。当时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而荀彧则早就判断到曹操最终会胜利,并且坚定不移地激励曹操,给予曹魏集团信心和士气上强大的鼓励。在曹操出征前线的时候荀彧依然稳守后方,给前线的曹操足兵足食,在给曹操做坚实后盾的同时也给前线的曹操出谋划策。
当曹操知道自己和袁绍避免不了一战,便问荀彧自己处于实力的下风该怎么办时,荀彧以曹操对于袁绍“度胜”、“谋胜”、“武胜”、“德胜”的四个软性指标的优势而坚持说服曹操放心出兵,不需要过多忧虑来坚定曹操战斗的决心。
当孔融(没错,让梨那个)说“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荀彧以“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的磅礴之词以对。结果全部被荀彧说中,颜良文丑很快就被杀了,许攸果然叛变,田丰果然被袁绍不容,结果袁绍大败。
曹操在前线与袁绍僵持,粮草快没了曹操想退兵的时候写信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以谁先退兵谁在气势上就吃亏的理由,反对撤兵让曹操死命坚持到底,并建议说现在是用奇谋制胜的时机。曹操也听从荀彧意见,果然曹操后来出奇兵奇袭乌巢逆转取胜。
所以荀彧对于官渡之战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对于形势的判断,战事的走向有着无比敏锐和正确的洞察力。
曹孟德42—48岁(公元205-211年) 赤壁之战前后
这段时间荀彧并未随曹操出征,曹操帅大军向南征伐的时候荀彧则照理在后方留守,治理内政。因为除了荀彧治国能力之强外曹操也非常信任荀彧,敢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他管理。而曹操在前方的战略方针也时常问荀彧,刘备在当阳的兵败(长坂坡)和刘琮(刘表之子)的投降就拜荀彧的方针所赐。荀彧就曾建议曹操从宛城出奇兵以飞快的速度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结果不出荀彧所料,刘备战败并命悬一线,刘琮帅荆襄之众投降。
荀彧49岁(公元212年) 非正常死亡
荀彧的死亡非常耐人寻味,属于非正常死亡,是一个悲剧。荀彧的死亡史书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三国志》中所说,荀彧反对曹操进爵“魏公”,曹操对此十分失望和伤心,正好曹操要征孙权发动“濡须之战”,就派荀彧去谯(安徽亳州)劳军,然后荀彧因为生病留在寿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而没有随曹操继续南征。原文记载“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候。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三国志》说的很明白,荀彧就是因为曹操称魏公之事忧郁而死。
第二个版本是《魏氏春秋》所说,就像我序言中说的那样,在反对曹操进爵“魏公”后,曹操给荀彧食物吃,荀彧打开盒子一看是个空盒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所以吃毒药自杀。或许是因为空盒子象征着棺材,也就是说曹操发一个空盒子对荀彧的反对他称魏公一事而表示威吓,而荀彧不受威吓,以死还击。或许是空盒子象征着汉朝,只有驱壳而没有实质,我曹操也不愿意让汉有实质,荀彧以死还击。
当然第二个版本流传比较广,因为这是一个故事,好看,大家都愿意看,也被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所引用。当然我个人是比较相信《三国志》所说的“以忧薨”,毕竟《魏氏春秋》原则上史实性不如《三国志》,且曹操一向度量很大,也不至于用这种手段威吓。但是不管这两种说法细节矛盾如何,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荀彧的死与曹操称“魏公”有关,而且是自己求死。那为什么曹操称“魏公”会让荀彧求死呢?
先说一下“魏公”意味着什么。“公”是周朝分封制度中“侯爵”的最高一等。周朝贵族等级分天子、诸侯、大夫、士。前三个有自己独立的领地。而诸侯根据领地大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且是有独立主权的。所以曹操要成为的“魏公”等于是要建立有独立主权的独立国家。而汉朝不是分封制国家,是郡县制和集权制帝国,国家的主权全部归为皇帝。所以“魏公”在周朝是正常爵位,但是在汉朝设“魏公”那就等于是与汉朝分庭抗礼,成为两个国家。而论曹魏政权的实力,一旦有独立治权,那下一步便是“以魏代汉”,曹操或者曹氏家族称皇帝就很快了,汉朝被灭之日就不远了。所以“魏公”是曹操从汉相到自立为王的一道坎。
荀彧当然不能同意,因为荀彧的理想是要辅佐曹操为汉服务,效忠并兴复汉室,让曹操成为“周公”,让曹操成为千古名相,万世忠良。因为从他自身来说他家族世代是受汉禄的,以他这种儒学背景的家庭一定是要效忠汉朝的。而曹操那个时候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汉臣”曹操了,早已不是荀彧看中他时候的那个曹操了,曹操的野心早已庞大而不可收拾,有多少人真心愿意把死了爱将、死了儿子、死了战友且差点死了自己而打的天下不留给自己而给别人?曹操也毕竟是个凡人,也有私欲。况且曹操代表的也不只是他自己,还有和他一起的整个利益集团,他不去作魏公,下面的人也要让他作魏公,他也会被这些人的言语所诱惑。我们无法指责曹操,因为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诸葛亮一样高风亮节,况且诸葛亮的地位和天下可不是他打下来的。而且以曹操的地位如果他轻易把大权交还给汉献帝,又有多少人想害他?曹操和他的家族还能善终吗?政治斗争中,爬得越高一旦松手就会跌的越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继续爬,所以曹操也不能放弃权力。
是的,曹操早就不是当年的曹操了,但是我们不能怪他;可荀彧还是当年那个荀彧,所以他注定悲剧。荀彧一定想不通,为什么当年雄心满满想兴复汉室而如今自己却变为汉室的掘墓人?或许他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想自己再也无脸面去见先祖。他已经左右为难寸步难移了,继续帮助曹操吗?只会让曹操离荀彧想塑造的曹操渐行渐远,也离荀彧的理想越来越远;不帮助曹操吗?以他在曹魏集团的地位和作用他又能怎么收场?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可逆也回不去的。忠义不能两全的时候或许等待着他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
或许死对于那时候的荀彧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或许他想赶在曹操称“魏公”前死,至少名份上自己是个汉臣。或许他想凭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以他的死作为对曹操称“公”甚至以后称“帝”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对与警告。或许他也在赌,赌自己的死能够警醒曹操,为汉朝拿自己的性命赌一把,值得!何况他也不得不死。所以无论他是怎么去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他那时候只能放弃这纷扰尘世,别无退路。
当然他的死没有成功阻止曹操称“魏公”,但是曹操一生都未称帝也应该和荀彧的死有关,我想当曹操试图称帝前一定还是想到他的荀彧不在他身边,便暗自心痛。。。想必对于荀彧的生命,曹操是会敬畏和尊重的。
惜哉,文若!哀哉,文若!痛哉,文若!壮哉,文若!
荀彧⑤『文若文若奈若何?』
分析历史上荀彧的人物形象!
A:儒家思想继承者与维护者
荀彧的祖先是荀子,并且荀家世代做官,而汉代官场本来就是“独尊儒术”的,且祖父也是著名鸿儒,所以儒家的“三纲五常”、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仁义礼乐一定是荀彧所支持和追随的。
B:出身平台很高,教育环境优越。
荀家尚儒,就一定重视教育。荀彧一出生就和“名士”称号分不开了,在这样的一个家族不被世人追捧是很难的。(名士在那个时代意味什么,请看我之前的文章),而家里的名望一定为荀彧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所以他知识渊博,智慧过人,而家族的平台给予他异常强大的人脉网络。
C:忠于汉。
荀家尚儒,就一定奉忠君之道。而荀彧爷爷和父亲都在东汉做官,都受汉恩汉禄,所以荀彧骨子里一定忘不了汉,处于乱世而兴复汉室一定是他的理想,普通人或许理想和功名利禄比起来不重要,但是像荀彧那样身在功名利禄可以信手拈来的阶级,理想更为珍贵,甚至可以用生命去捍卫,这和诸葛亮一样。而他实现兴复汉室理想的方式是帮助曹操,让曹操扫平天下并像“周公”那样辅佐汉室。
D:正人君子
荀家尚儒,就一定推崇君子之道。一定讲仁义礼智信。荀彧爷爷是因为指责皇室而被贬,可以说是个有讲德操重气节传统的家族。当然荀彧很可能也被如此教育。
1:能力
“王佐之才”是对荀彧最贴切的评价。
治国超一流,看人眼力超一流,大局观超一流,奇谋诡道也擅长,军事方面进攻没有什么表现,但是打成功防御战还是有的,所以军事能力也有。而且荀彧真的可以说是叫“料事如神”,“算无遗策”。荀彧基本是曹魏政权中除曹操外为数不多可独当一面且有独立判断权的人。曹操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从而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2:性格
谦虚、稳重,清秀通雅,凡事考虑周全且经常有独到见解,善谏言。荀彧喜欢随身携带香囊,浑身散发着香气,风度翩翩。
3:人品
人品一流,为人正直,身居高位而不骄、不贪,忠君爱国,心系天下。
4:理念
倡导“儒家”,重家族兴衰和教育,力图兴复汉室,甚至能为理想献出生命,所以以后希望大家提起荀彧请把他归为汉臣,也算是对荀彧的一种尊重吧。
他人评价
陈寿(《三国志》作者):“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何颙(汉名士):“王佐才也。”
曹操:“吾之子房也。”
“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陈群(同事):“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
曹植:“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
司马懿:“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王导(东晋政治家):“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对于荀彧的评价都是肯定其“王佐”之能力、品性之高洁、风度之典雅。才德并存,世之卓尔。
魏武扬鞭天下归,大汉雄风去不回。
文若心事谁人知?荀香清风挽歌悲。
魏武扬鞭天下归,大汉雄风去不回。文若心事谁人知?荀香清风挽歌悲。—— 记荀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