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

生命,一场自由之旅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2人  高浩容

一个社会如果把平等置于自由之上,就既不会有自由,也不会有平等;如果把自由置于平等之上,就能同时得到更高程度的自由和平等。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昨天在上海作家书店听了一个讲座,两位旅行作家分享了对旅行的看法。

一位是法国作家普兰(Catherine Poulain),一位是日本作家吉井忍。

这的搭配实属有趣,普兰说就是想干男人能干的事情,她一个人四处旅行,90年代还来过中国,一边旅行,一边打工。

她自述最难忘的记忆,是在美国在阿拉斯加非法打工,出海捕鱼。

现在普兰回到法国定居,住在波尔多深处,没有网络的白色地带。

吉井忍非常优雅,在书中经常谈到美食、料理和对当地人静默的观察。给我的感觉就像日本盆栽,人和思想的美都极为低调,尽可能与自然达成一定的和谐。

听讲座时,我就在想,对我而言,「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早上读了公众号博主「假装在纽约」的一篇文章,谈到前两天美国发生的一个新闻,一位叫罗素(Richard Russell)的机场地勤人员,在工作一天后偷了飞机,驾驶飞机升空。

塔台人员几度劝他降落,罗素拒绝了,他不是要卖钱,也没有勒索,或是要伤害任何人(911事件,这类事情都很敏感。)

罗素说他想要去看鲸鱼,因为就在更早前几天,有条鲸鱼妈妈,背负着死去的小鲸鱼,在海上17天,不忍放下孩子的尸体。

罗素还告诉塔台,他没有想过要降落,也没有想过要回去,他知道自己心里出了问题,但他不知道答案。

最后,罗素驾驶飞机坠毁在森林里。

读了这篇文章,脑中的画面终于清晰。

对我来说,旅行就是用双脚对生命嘶吼,对我自己,对世界嘶吼道:「那个你去不了的地方,我去了,你来不来?」

这就是我旅行的意义,生活的压力推着我们,但不是推着我们前进,而是把我们往坚硬的地面压缩,以至于每个压力下的人,都难免活得扭曲变形。

所以旅行使快要崩溃的身心得以舒展,以最自然的方式持续生命的样态,这是对压力的一种反应,是追求人生幸福必经的归乡路。

我的旅行体验开始得很早,从我开始怀疑一切开始。

小学二年级,我就有了第一次的逃课。中午午休的时候,我看大家都趴着午睡,我就想为什么要这样,然后因为大家都趴着,所以我就偷偷溜出去,到学校外头到处走走,然后在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前回到教室。

高中,我几乎是在校外度过的,每天我都逃学,因为待在教室真的好无聊。

我老家不是什么发达城市,但在学校外面的山走一走,图书馆晃一晃,对我来说都比不知道为什么,却要坐在教室里听课、读书来得强。

后来一个人在外面求学、工作,或是到各个地方租房写作。

在某些人看来,我是非常自由的。但自由有时就是一种选择,比如当某些人形容我的生活不稳定,对我来说,我就去了他所不能去的地方,过了他不能过的生活。

我并不是说旅行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证明你去不了,我去了。相反地,我的旅行是为了证明自由存在,证明自由可以去追寻。

当我说我要写作的时候,有些人总说你不怕饿死啊。那时他就站在自由这条线的另一端,而当我做到了,他们就不说话了。

有些人受到了鼓舞,他愿意走过来,他愿意尝试不同的改变,甚至有些人放弃了公务员的工作,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有些人就仅仅是不说话了,好像他从来没有质疑过我的生活方式,就像他从未质疑过自己,或者他不敢这么做。

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好像在告诉人们,我们都是没有选择的。

实际上,我只是照着自己的心愿去努力,在努力之前我无法遇见我必定会成功,也无法规避任何风险。比如从开始写作到出版第一本书。从出第一本书到写出第一个被拍成成品的剧本,又是十年。

人生有几个十年?但我发现人们很容易忽略时间,因为日复一日的生活,会让人忘了时间,就像忘了自己曾经有机会选择自由。

这漫长的日子,偶尔令人心慌。就像旅行中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或者碰到糟心的事情。

但这就是旅行的全部,旅行不仅仅是因为开心。更重要的是旅行中各种不一样的滋味,都使得一个人看见生命更多的可能。

有人问我是不是注重感受多过规则?

这是一个二分法的问题,但如果硬是要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那我确实觉得前者比后者重要。就像我认为自由比平等重要,自由才能作为平等的前提。

当个人的感觉总是被牺牲,当自由总是被平等牺牲,那么往往自由就会不存在,但相反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由,平等,就会在自由中彰显,这个就是民主的精神。

多少孩子的志愿、多少女性的自觉,被某些刻板传统的观念,压抑着打击者。连最基本的精神自由都没有,平等的意义在哪里?。

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正义的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谈到公益团体在印度做的教育服务,他们发现与其让贫困地区的男性受教育,不如让那些贫穷地方的女性受教育,对改善当地人的处境更有帮助。

他发现让这些妇女受了教育,她们才懂得如何去过上更好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环境。因为传统印度是父权体系,享受特权的男性根本大多缺乏改变的意愿。

因此,使女性看见自己的可能,等于帮助她们看见自己拥有自由的权力,自由使他们有力量去对抗父权体系下由少数人“预先”决定的平等。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当地妇女懂得更多卫生的知识,即使做丈夫的不作为……好歹这些父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要生病。

我想起以赛亚·柏林在《自由论》里的序言写到:「自由就是言论自由。」

这个言论自由,不只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人们互相尊重彼此发言的权利。

言论自由不只是宣泄情绪,而是你今天说出来的意见会被别人认真倾听,纳为重要的参考。

自由带来的美好,便在于一个人内心真诚的声音被听见了。

在我看来,这也是旅行的意义。旅行使我们活在自由中。我们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听见他人各种不一样的声音,同时我们的声音也能被别人听见。

那个从纽约开了几千公里公交车,回到家乡的人。那个在西雅图偷飞机,坠落在森林里的年轻人。

他们展开了一场旅行,用荒谬的方式演示自由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感觉自己像个人,还有呼吸,而不是机器。

最后,回顾最近半年,假疫苗、以房养老、二胎基金,接着可能还有房产税。想起之前某些朋友谈到计生委,恨得牙痒痒……

明亡之前,崇祯皇帝把袁崇焕之类直言敢谏的忠臣杀得差不多,身边就剩下一些歌功颂德的忠犬。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声音,毕竟国家是人民的,不是吗?

(在此,我忍不住要问:「小粉红的底线到底在哪里?」难道什么都是境外势力的阴谋?)

再讲一个比较粗暴点的例子。

国民党为什么会丢掉大陆的政权?后来台湾选举还再次丢掉政权,这是因为当权者没有倾听民众的声音。(不过民主的好处是,你如果愿意修正自己,倾听民众,那么你还有机会再次执政)。

什么是民众的声音?民众的声音就是指民众的感受。比如“我过得那么苦了,你还不想点办法”。

最后能够倾听人民感受,关注人民感觉的人就取而代之,这个道理放在情侣之间,家庭中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理会身边人的想法,你觉得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什么帮助?

不谈「感受」,何以谈「自由」;不谈自由,何以谈「平等」。

所以自由在平等之前,而感受是自由的一个核心,这是最符合人性天性的道理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