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365天清晨陪伴阅读之Day 3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未雨小姐姐

【昵称】未雨

【书名】《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阅读时长】60分钟

【阅读内容】第二章第7—8节(页码63—81)

【阅读主题 】好文章要立意明确和表达简洁

【三段金句归纳】

      1、一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的文章,无疑是不合格的。

        如对判断标准模糊不清,文章就立意不明确,要确定标准,进行判断。

      如有多项标准则需排列“优先顺序”,写文章也可按“结论—原因”这样条理清晰的逻辑顺序。     

    2、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形成“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确定优先顺序——得出结论”的流程习惯,就能写出结论鲜明的文章。

    没有标准的状况下作出判断,会有很大的风险。除了有意识的训练之外,日常生活需要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时也尽可能迅速按照这个流程进行。

    3、我们追求的是“冗长”的反面——没有废话、简洁的文章。

      “热情的下笔”,要避免不得要领,盲目自嗨,晦涩冗长,造成阅读障碍。

      “冷静的下刀”,尽量删除和想传达信息关联性较弱的文字,乃至虚词、介词。

      “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 通过半强制性的信息整理,只剩下的“重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

【两个经典案例分享】

        1、没有判断标准和立意的文章得不到读者共鸣。

        作者用几个影片观后感来对比:

      甲:我看了《***》电影,说不清楚它好不好看;

      乙:我看了《***》电影,充分运用3d技术制作的动作场面十分惊险,看得我手心直冒汗,真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丙:我看了《***》电影,情感方面轻描淡写,缺少真情实意。以至于故事不够吸引人,真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丁:我看了《***》电影,充分运用3d技术制作的动作场面,十分惊险,看得我手心直冒汗,但在情感方面却是轻描淡写,缺少真情实感,以至于故事不够吸引人;

      试问,多少人想读这种“说不清好不好看”的观后感呢?可见作者意识淡薄,缺乏判断标准。

      以某个判断标准所写文章,不论是否获得读者同感。但“动作场面、表达情感”等细化标准来做影片评价,文章不失平淡,可抓取读者。

      2、写文章就是整理信息形成文字。要擅长整理,清晰明了传达重要信息,优化阅读体验。

      文章引用了博客一篇短文的几经删减:

    原文: 前几天,我这个懒人穿上在电视里宣传的很火的服装店购买的心爱的连衣裙,去了以前在公司上班时经常光顾的青山区的法国餐馆旁边新开的一家美甲店。

    一删:前几天,我穿上在电视里宣传的很火的服装店购买的心爱的连衣裙,去了一家美甲店。

    再删:前几天,我穿上心爱的连衣裙,去了青山区一家新开的美甲店。

    定稿:前几天,我穿上心爱的连衣裙,去了青山区一家美甲店。

    要知道:  文章不仅是“作者”的,最终也要属于“读者”。需要清晰明了传达“重要和需要的信息”,尽量删除关联弱的文字。没有废话、简洁大气的文章才走的长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