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还在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吗?
不知道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还是用读书标榜自己,让人以为你是一个努力上进有知识的好青年?
估计都有吧,不过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读书让你快乐吗?还是被逼的?
被逼着读书是走不远的,但不喜欢读书真的是因为你不适合读书吗?或者是你自己的原因吗?
你不聪明?你理解能力平平?你对文字没有感悟能力?
不不不,如果你这么想,多半是被语文老师带到沟里了。
有段时间心血来潮,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颓废了,不能让人认为我是“花瓶”。听说看书能让人变的有文化有内涵,不行我要发奋图强,用书本武装自己。
于是天天上知乎简书搜索各路大神推荐的书,大神们也是慷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推荐了一堆。
可是我看着头大啊,这么多书,我要看到哪天?
我还要上班,还要做家务,还要出去浪浪,还要跟朋友絮叨絮叨,不能把时间全砸书本里吧?虽说看书很厉害的样子,牺牲正常生活我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但是每隔几天,大神们就晒已读书单,什么7天读10本,一个月看45本,一年读完489本,看的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是我太懒惰太笨,还是大神们智商高人一等?
No No No ,大神也要工作吃饭上厕所,也有熊孩子嗷嗷待哺,不同的是,他比我们更会“偷懒”,我们花一个星期看一本书,他就用半天。
你要问,半天能看懂啥?
看懂你不懂的!不仅看懂还能跟你侃侃而谈,我敢说,你花一个星期看完还是晕乎乎不知所云。
想知道原因吗?再回到语文老师身上,不过确切来说,这个锅也不该语文老师背,更多是应试教育造成的。
语文老师是怎么把我们带到沟里的呢?
你还记得我们的语文课本吗?
几乎每打开一篇课文,语文老师神情严肃地敲黑板:“同学们注意啦,这个'#*'考试经常考,跟我读,课代表下课发课堂本每个生字抄一行,每个字的意思抄三遍,考试肯定会考得!!。”
遇到毛爷爷的诗词,刚全班读了两遍,语文老师开始解释:“同学们,毛泽东是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伟大的领袖,因此他的诗歌每一个字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个梅花,应该是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反映了长征路上BLaBLaBla......”
小小年纪的我们就知道,你看到的文章不是字表面的意思,开玩笑,写文章的人哪有人这么肤浅?深刻理解文章需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咬文嚼字嘛。
遇到鲁迅的文章,想破脑袋,每个字都无限发散,牵强附会,每个字都是辛辣的讽刺、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的愚昧;遇到李白的诗,这个字用的好吗?好在哪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有什么作用?遇到舒婷的类似于《我儿子一家》这种轻松活泼的篇口语化的文章,没有艰深晦涩的用词,语文老师会告诉你,这篇文章选读,随便看看就行,我们用20分钟结束掉,下一篇《致橡树》考试是重点。
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阅读理解中有道题目,文中“现在它早已死了,不过眼睛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写的是鱼,问题是这道“光”是啥?为啥诡异?你怎么理解?有什么意义?
你怎么理解?有什么意义?考生说我理解不了啊,转而发微博问原作者,作者很懵逼:“我能怎么理解?我怎么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我就是写来搞笑的,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
猝不及防啊。
说实话,这个梗,我笑了很久。
所以按照应试教育那种思维去读书是行不通的,容易跑偏不说,还很累。
因为一字一句深挖,浪费时间和精力,极力推敲作者的意思,用字讲究,排篇布局,你不觉得像古代的八股考试吗?
所以,我们都赶紧醒醒。
语文老师给我们带到沟里,要爬出来,不是在沟里挣扎,嗷嗷叫,还把自己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读书说到底都是为了用,不是为了读而去读。
首先你得读懂。
怎么读懂?
看你感兴趣的,看你看得懂的。别人推荐曹雪芹的《红楼梦》跟你讲,这个书是经典哎,读完逼格立马上升不止一点点,于是你买回来放在床头,强迫自己翻开,虽然似懂非懂可是还要坚持,看到诗歌就摘抄、看到至理名言就记下来,态度不要太端正,可是为啥翻着翻着还是睡着了?
你不喜欢啊,看不懂啊!可是你会说,经典不可不读,不喜欢也得读!
没毛病,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曹雪芹的版本语言还不是那么通俗易懂,虽说你学了点文言文皮毛,读来还是很费劲的,与其拿起书打瞌睡为何不换本通俗易懂的?大白话那种,写的有意思那种,看得你眼睛发亮那种,就可以看下去了吧?
有时不是我们不够有文化,有的书就不是写给你看的,还有的书作者本人写作水平就一般,不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读完易懂的,你觉得,嗯,挺有意思的,我还想看看原著,那么去吧骚年,基本可以理解了,起码不会那么瞌睡了。
读懂后,还要会读。啥叫会读?把一本书从头到尾一直不落看完叫会读吗?整本书都背下来叫会读吗?
不是的。
一本书里肯定会有你看不懂的和不感兴趣的,不需要死抠,这不是考试,找到自己喜欢的理解就好,也可以适当摘抄。比如一本书我只能看懂一半,那就消化这一半,用到开拓思维、交流以及写作中去以及解决问题中去,你就做得很好了。
另一半怎么办?随你喽,可以查找资料理解,如看视频、百度百科、问牛人,或者干脆砍掉,不看,都没毛病。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所有知识都接受,大脑装不下的,而且你也没那么多时间,为我所用便好。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能用到实践中的读书都是耍流氓。
毛爷爷说过:你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正确的是因为老马是大神吗?不是的,事实是老马的思想经历了很多事情的验证,是真理,可以解决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毛爷爷的原话记不清啦,请允许我稍作翻译)
一定要用到生活工作中去,不然就是空想主义,犯了“左”倾错误。
哎,陷入崇拜毛爷爷不能自拔,一不小心喊了政治口号,你要原谅我。
读书就是读前人的经验,有带给你思维启发的、有手把手教你干的,也有分享阅历的。
我们经历的生活毕竟有限,空间、时间、层次、行业都有差别,读书是一个丰富自我的过程,帮助我们看见更大的世界。
运用得好便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性价比极高的一项活动。
小小的一点心得,常读常新,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