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魔”背后的隐藏学霸

2019-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岸上芷汀

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有很多的代表性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佛”王维等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被冠以如此美誉之名,自然和他们的才华横溢是分不开的。但要说起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和神童,可能还要数这个人:他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诗魔”的白居易。

以下内容为摘要整理,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别人家的孩子”

白居易从小就是个神童。六个月大的时候,妈妈每天都会抱着他在屏风旁玩耍,指着上面的字一一告诉他读音。谁知有一天,妈妈开玩笑地问他哪个字是“之”,他居然伸出小手去指屏风上的“之”字。妈妈惊呆了,又连忙问他“无”在哪里,他居然又指对了。

妈妈连着问了他好多回,他居然都能指对。成语“略识之无”的典故就来源于此。虽然,现在这个成语被用于形容能够指出最简单的汉字,也就是说识字不多的意思。但究其典故出处而言,六个月的孩子能够听音辨字,这可真是天生的“别人家的孩子”呀!

白居易五岁便开始写诗,他写的“华山诗”中有一句“群山我为大,更无白云齐”,简直令人惊叹不已,这样的诗句怎会出自一个五岁孩童之手。而到了九岁,在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摇头晃脑的背诗的时候,白居易却已经开始精通诗歌的声律了。

此后,“神童”的称呼就几乎代替了他的名字,白居易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学霸”。

后来北方发生叛乱,居住在河南新郑的小居易被父亲送往江南吴中避难。他十五岁的时候,给在徐州的哥哥写了一封信: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这不是一首诗吗,怎么说是信呢?对于一个被称为“诗魔”的人而言,连日常对话都想用诗来表达,更何况是家书呢!白居易用短短数句,就把一封家书想传递的思家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首“家书”诗也迅速被广为传唱开来。白居易,真真的成了天下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霸大神的“高考故事”

唐朝的考试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一类是“制科”。 “制科”是皇帝临时举行的考试。唐朝那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已经由盛转衰,唐宪宗李纯下决心要革新政治,朝廷需要大量人才,所以随时都可能会举行“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最重要的考试项目是“试策”环节,就是针对皇帝的提问,做出自己的对策。所有的考生都跃跃欲试,因为这个考试一旦成功,就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官职,这可要比正常参加常规科举考试的方式少奋斗多少年啊!

白居易约好友元稹和他一起准备这次考试,元稹欣然同意。他们住进了长安附近的华阳观中,开始为考试做准备。之所以选择华阳观,是因为这里环境清幽,没有人打扰、又无车马喧哗,自然是复习备考的好去处。

在这里,他们每日绞尽脑汁猜测考题,把皇帝有可能问的问题全部列出来,然后一一准备对策。白居易为这些问题准备了七十五篇策目,把它编成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策林》。

在《策林序》里,有这样一句话:“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

“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当了一年多的宅男,就是为了猜题。瞧瞧这份用功劲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资深学霸。

这本《策林》,不但内容全面,而且文辞华美,很快就作为最权威的教辅读物流传开来。

也许有人会说,教辅读物嘛,终究摆脱不了被扔到墙角、然后当做垃圾卖掉的命运。可白居易的这本《策林》生命力还挺顽强,因为除了“考试”这个功利性的目的之外,白居易是认认真真地在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不然他后来怎么会提出振聋发聩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这本唐代的“高考指南”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礼乐等方方面面的事情。甚至他还提出怎么对待“养老”问题、怎么对待“盗贼”问题,还强烈反对“厚葬”。在那样一个很重视人死后归宿的封建社会,提出厚葬是伤财力、败礼法的行为,这种思想还挺超前的。

当然,经过这么充分地准备,没道理会在考场中失利。在白居易三十五岁的那年夏天,皇帝举行了一次“制科”考试。白居易又一次中第,这就是他引以为傲的“十年之间,三登科第”。

白居易在16岁就来到了长安。虽然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少年神童,但在长安,他还是个不知名的十八线小诗人。他“不知天高地厚地”拿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调侃后生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可当他真的打开白居易的诗稿阅览后,却立马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而那篇让大文豪顾况改口的诗稿,正是我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诗魔”背后的隐藏学霸 白居易:“诗魔”背后的隐藏学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