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的来龙去脉与君士坦丁堡的前世今生(下)
时间:公元300—350年
相较于同期东亚中国“五胡乱华”的混战,古罗马也同时出现了六位奥古斯都,长达20多年的皇位争夺战,直到君士坦丁一世依靠基督教的力量才完成了短暂的统一。自此,一个上帝的世界将降临欧洲,君士坦丁堡的牢固则成为古罗马帝国彻底东西分裂的标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6446/b123b0c12eeb6f3b.jpg)
四帝共治的格局
由于有着极高的个人威望,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措施最初得到了较好落实。帝国首先被划分成东西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由戴克里先(东部)和马克西米安(西部)两位皇帝(奥古斯都)。同时,每个皇帝还配备一个助手兼继承人——伽列里乌斯(东部)和君士坦丁乌斯(西部)。“四帝”各指挥一支军队。在东部,戴克里先主要控制亚洲、埃及和东南欧,伽列里乌斯主要控制东欧。在西部,马克西米安主要控制西部的意大利和非洲西部,君士坦提乌斯主要控制统治高卢、不列颠和西班牙。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罗马帝国内部基本保持稳定,在边境地区也消除了外敌的威胁。但“四帝共治”的美好愿望是依靠戴克里先的个人威望来维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6446/76577858777fc96f.jpg)
四奥古斯都之战
公元305年,东部的戴克里先和西部的马克西米安同时让位,“奥古斯都”的称号分别被他们的副手——伽勒里乌斯(东部)和君士坦丁乌斯(西部)继承。两者随后分别任命了自己的助手兼继承人——马克西米安•达扎(东部)和赛维鲁斯(西部)。但随着西部的奥古斯都君士坦丁乌斯在公元306年突然去世,古罗马帝国在权力争夺中一度出现了六位奥古斯都。起因是远在不列颠征战的君士坦丁乌斯之子君士坦丁,在被军队支持下自称西部的“奥古斯都”,打乱了奥古斯都的继承顺序。一时之间,西部的法定继承人赛维鲁斯、前任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和他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等四人都宣称自己的西部的奥古斯都。公元307年,东部奥古斯都伽勒里乌斯在西部奥古斯都法定继承人赛维鲁斯被杀后,攻入侵意大利,任命自己的部将李锡尼为西部的奥古斯都。整个帝国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杀成一团。公元311年,东部奥古斯都伽勒里乌斯去世后,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通过联姻结成战略联盟。公元313年,两人如愿以偿地击败各自竞争对手,分别成为西部和东部的奥古斯都,但仅一年后两者之间便发生冲突。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击溃李锡尼,成为古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6446/8f935f739644bbed.jpg)
米兰赦令的影响
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之所以能够在各自的奥古斯都争夺战中胜出,两者之间的联姻和结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两者在麦地奥兰(今米兰)结盟时,共同签署了承认基督教合法的《米兰敕令》,这使得他们额外得到了大量基督徒的支持。而至少在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基督教还一直受到残酷镇压。公元303年,戴克里先下令对基督教徒进行大规模杀戮,就连其妻子也无法幸免。但这也间接说明了基督教的影响在当时已经十分广泛。在成为古罗马帝国唯一执政者后,君士坦丁一世更是任用大批基督教徒参与国家管理,并给予教会免除徭役、接受遗产、馈赠和购买以及释放奴隶的特权。从此,基督教开始步入欧洲人的政治生活。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基督教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弥合了不同教派在基督教教义上的分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6446/86797df407955640.jpg)
标记历史的名城
君士坦丁大帝伟大成就之一是“在几乎掏空了其他城市之后”在公元330年建造了一座连接欧亚大陆的世界历史名城——君士坦丁堡。而伴随着这座帝国全新都城在古代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巍然耸起,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也彻底东移,罗马古城开始走向没落。由于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这座兼具古罗马帝国鼎盛和没落象征的城市,在其后1000多年里,一直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焦点,冲突和硝烟不断;先是在帝国东西分裂后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后在1453年被奥斯曼突厥人攻破,更名为现在的名字——伊斯坦布尔。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死后,帝国再次陷入自相残杀,他的三个儿子也因此先后送命。
2018年5月“中国好书”《世界历史六千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6446/d324bac7fa1450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