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帝国清朝的建立
清朝的历史从改国号起276年,入主中原268年,和明朝的历史周期276年是一样的,明朝这一脉实际上比清朝还要长一些,南明在南京还支持了一阵子,才被清朝彻底把霸主地位给抢过来了。
清朝的奠基者是由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起来的,他的老根据地是关东,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立了后金,横扫了辽东,建都沈阳,荡平了大多数的女真部落 。1618年,努尔哈赤对明朝心怀不满开始叛明。在1626年发起宁远之战,被袁崇焕用葡萄牙大炮给击退,又和明军进行两次较量,不进反退,同年八月努尔哈赤病死。
四贝勒皇太极被他二哥大贝勒代善等拥立为可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和叶赫一族的赫那拉氏的孩子,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当时努尔哈赤和叶赫一族有不共戴天之仇,因为认为明朝偏心叶赫一族,对明朝恨之入骨,举起了反明大旗,没想到自己未捷身先死,完全不是明朝的对手。
皇太极是一个文武齐全德才兼备之全才,其父努尔哈赤不但精通满语还精通汉语,把《三国演义》当作其军队必读军事宝典。皇太极被立为可汗后,重视汉族文化学习,发展社会经济。清朝在精神文化上融入汉族的文化元素更有利于对汉族深入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为植入中原打下基础。
皇太极即位后,政局非常被动,三面受敌,处在明朝、朝鲜和蒙古包围之中,内部和其他三贝勒“按月分值”,并不具有真正专一的权力。为了达到真正一统国家的目的,他效仿明朝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国家机构,在权力上通过细分达到先削弱再集中达到一人独揽的目的。在军事上创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多方面吸收兵力,广招军士,扩充军队,掌控了兵权。他还建立了满汉文人组成的“文馆”,主攻汉文化,记录朝廷政事,后“文馆”扩充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统称“内三院”。通过这一系列的推行和架构,皇太极的权力日渐增强,最后大权在握。
在外交上,对明朝政策上采取议和策略,行动上实行多次对明朝入侵,掳掠汉地的人畜、财物。对于朝鲜和蒙古先是结盟统一战线,然后又对朝鲜两次出兵,最后朝鲜投降,断绝和明朝的来往,向其缴贡。对蒙古,皇太极采用“摄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怀柔政策,使用武力俘获蒙古的军民,通过联姻感化蒙古的高层统治者,在这一通操作下,统一了蒙古和黑龙江流域,解除了身边的后患。
1636年七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