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记得赵微导演过一部电影,名字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让处于青春年少的同龄人感触颇多:
致青春里林孝正抽烟的那一幕,我们是否最后都会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甲
《致青春》: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乙
第一次看致青春被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动而流泪,第二次看致青春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的爱情而流泪。——丙
致青春,青春对我来说。就是有太多的伤痛无法忘怀,也无法忘记,只能用来怀念。青春一转眼就过去了,当时没有好好珍惜。——丁
青春之所以会令人生出如此多的感慨,无非是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每个人年少轻狂的日子只有一次,过去了便过去了,剩下的只能是追忆,只能是或浓或淡的悔意。在这里青春的内涵被界定为:年轻时期。也因此,当我们老了或者步入中年对于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才会格外珍视。然而,如果把青春作为一段时间,则其必定如电影所说“终将逝去”,这是自然法则,任何人对此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青春流逝,岁月不再,然后在垂垂老矣的时候去“徒伤悲”。
然而,我不同意这种对青春的定义,尽管新华字典上可能正是这样的定义。在我看来,青春并非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应当是一种状态,一种昂仰向上、充满活力的拼搏劲头,一种勇于尝试、敢于尝试、乐于尝试的求知精神,一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自由,一种对生命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这样的一种状态不是客观的必然存在,其也不会因为过了某段时期而自动消逝。它是主观的,是由你的心所决定的,是即使你到了八十岁依旧可以拥有的。是否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否坚守某些人生的信条不动摇,是否每天都乐于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情,是否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够积极面对,是否始终能够充满同情……这所有的一切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只会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放弃。
致青春是的,一切都取决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放弃青春的简单,让自己变得更为世故,游刃有余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可以放弃青春的真实,为免受伤而用重重的伪装将自己掩盖;你可以放弃青春的进取、求知,换来安逸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对青春易逝的感叹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要永远保持一颗青春的心,无论何时你都处于青春中;而如果你早早的抛弃了青春的状态,无论你是多大年纪,你都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青春。
另外,千万不要因为想要变得成熟而放弃青春,因为成熟和青春是可以并行不悖的。现代人往往为了成熟而故意把自己的棱角给磨平,也就是主动放弃了青春的心态。其实恰恰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混淆了成熟和世故的区别。真正的成熟不是察言观色,不是奉迎拍马,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指内心更为坚强,不会因困难而心生怯馁;思想更为包容,不会因见解不同而口诛笔伐;见闻更为广阔,从而敬畏生命,不会因坐井观天而夜郎自大。
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