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缺陷的“怕怪疑”

2023-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十四施无畏力

口吃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的“个性缺陷”,简单地说是“怕、怪、疑”。

1.做事总想一个人独做,而且要求做得尽善尽美。

2.一旦遇到困难,不能如愿就灰心丧气,就把一切想得非常坏。

3.每当做事就犹豫不决,重复多想,并总是想到坏的结果。例如:常常出门担心未上锁,寄信怕地址写错,怕别人议论自己,明知这些念头十分荒谬,但因无法控制而苦恼。

4.多疑,爱幻想,反复计数,重复洗手。固执,刻板,焦虑。

其共同特点是“怕”:怕办不好事,怕丢东西,怕沾染疾病,怕治不好病,怕讲不好话,怕人怕物,怕见人,甚至怕活下去,也有人想以自杀来解决苦恼。所怕之物自然都是“虚假空”的,而个性缺陷者却视为“真有实”。于是“怕不可释”,越怕越不可释,如此恶性循环,不可收拾。有句古语说得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意思是说本来并不奇怪的事,你觉得奇怪;实际上只要你不以为怪,不当一回事,其怪的现象会自然解除。

矫正后巩固疗效,更上一层楼的经验是:越是不敢见的人,越要去见他。矫正前,不敢与别人目光相视,看天花板或别的地方,好像犯人受审。现在要改变这种怕见人心理,如果你能大胆地看着对方,对方反而眼光避开了。如果你能选择试几次,你会体会到实在没有怕的必要。

另外,当自己不感到“怪”时,别人在“怪”,那怎么对付呢?回答十分简单,应该要揭开这个“怪”,别人也不“怪”了。有一则实例,很好说明这个问题:

某患者经矫正后,在办公室偶尔发生吃音,另一位女同志说他没有矫正好。这位患者开始几次,佯装没听见,后来他想到“揭怪”这一招,就理直气壮的对她说:口吃是人人都有的,你为什么老是苛求我?挑剔我?我都不吱声。其实你经常发生吃音。

那位女同志听了后急忙申辩说:我...我...我有什么口吃 ?

你刚才一连三个我字,就是连发性口吃,不过不妨事,这是正常现象,这种现象我今后还是有的,此后别人再也没有挑剔性的要求了。

“疑”,迟疑反省,患者在言前的一刹那,对自己产生怀疑,缺乏信任,从而很快的把两个个观点进行比较。有肯定的,有否定的,其份量往往是后者强于前者,或强弱相等,这时“疑”就起了作用。

比如你看一个并非冷僻的字,只要多看几遍,好像多一划或少一撇,越看越不像。此时如作“冷处理”片刻,再看丝毫不错,这就是“疑”的与否作用。

又比如你故意对婴儿“迟疑”,我能否讲好?不会起作用。

故意对自己的姓氏“迟疑”,笔划对不对?也不会起作用。

因为前者你充分自信,一定能讲得出;后者你非常熟悉你的姓氏,经常用来填表,签名。

“迟疑反省”是矫正口吃的一大关隘,但不必害怕,“疑”一定可以消除:一是自信,二是熟悉。两者又是互为因果的,即是“自信,熟悉,自信”。

口吃患者在对待“怕、怪、疑”的办法是:首先要考虑一下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弄清了界限,思想就有准备,容易对付。在巩固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身的优点和有利条件。从遇到的困难中,学习别人解决困难的办法,逐步适应环境。

克服“怕、怪、疑”的办法,只有通过“精神,心理,认识”来对待,全靠自己。概括地说,是以轻松代替紧张,乐观代替消极,勇敢代替胆小,果断代替犹豫,灵活代替刻板,随便代替拘泥。要下决心去实施和克服,并且要多方面去努力。

当你对自己的“个性缺陷”有足够的认识以后,改变的希望就较大,但克服“个性缺陷”,治标较容易,治本则要长期地对待。好比一棵树,虽然砍了树梢,树干,但如树根不挖掉,那么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还会发芽生枝以致旧病重犯。

因此要有高度的决心,既不要怕,也不要怪,更不必疑。要见怪不怪,遇怕不怕,有疑不疑。拿出你的浑身解数和潜力,克服“个性缺陷”,使自己乐观,开朗,与周围人融洽起来,才能挖掉树根。

今后随着环境的变化,语言的丰富,语速的加快,应变的不适,情绪的起伏诸多原因,在处理恶习的思路上,不妨引入一点“四则运算”的法则:

凡已取得比矫正前较明显的收获,哪怕影响很小,要用“乘法”来推出快乐:笑在其中,感受矫正后的乐趣,并从中导引更大的快乐目标。

凡遇到“偶尔的失败,挫折”,甚至反复的时候,则用“除法”:尽快排除心理烦恼,走出情绪低谷,修正错误,再上征途。

凡感到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的时候,则用“加法”尽量多讲话:无论是“费话” “废法”都要讲,这是你的最佳时刻,要逮住它。

凡感到情绪低沉,心情烦躁,怨恨之时,则用“减法”对待:淡化无谓的心理负荷,胸怀自然开阔。不妨用一点“精神胜利法”,有助免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