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件事儿
一怨花开易凋零,二怨春寒欠东风。
三怨料峭衣单薄,四怨孤影更殇情。
五怨四季如穿梭,六怨时光太匆匆。
七怨岁月染白发,八怨明镜照枯容。
九怨缘浅人已老,十怨轮回不相逢。
——外一首《十怨》
今天的两件事对我有所触动,让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日更。
一件事是一位年轻的男同事,五一结婚大喜,上午挨个办公室派发喜帖喜糖。小伙子也是一脸的喜气洋洋。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结婚虽说是件事儿,但绝对是人生一件大事,终身大事嘛!所以小伙子进四月份就开始筹备了。不过因为疫情,喜事也只能简办,除了酒店要求控制用餐人数之外,如果是机关单位人员,还要提前报备,带头移风易俗。
另一件事,就是刷到了一个结婚视频。主题是婚礼简办,新郎骑着电动三轮车接新娘子,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场祝贺之后,都是各回各家,婚宴一桌都没有。
看着视频中开车远去的亲朋好友,手机屏幕前的我多少都有些尴尬。视频中一位亲戚虽然嘴里说着:“没有待客,一桌也没有。”脸上却是略显尴尬的笑容。
结婚既是一辈子的大事,又是亲友皆大欢喜的喜事,这样做未免有点太过不近人情。过后想来,也是一种遗憾。
俗话说:“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日,他乡遇故知。”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结婚都是极其重视的,因此也兴起了许多传承至今的风俗。
就拿我们这里说吧!北方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由民间的媒人牵媒拉纤,张罗着一干婚俗事宜。光结婚前,我知道的就有:见小面,见大面,送好,送帖等等。这每一道程序都有相应的礼物礼金,物品种类不一,礼金数目也不等。
见面时间一般都是在早上,没有合适的地点就在两家中间的半路上或地里。我上初中时一大早就在半道上遇见过几次。
男方去的都早些,往往是骑自行车,后座上驮着两个大筐,里面装着我们称作“喜果子”的彩礼。
有句老话说:三里地一个规矩。不同的村庄,“喜果子”也不一样。靠近河北的几个村,送的都是从大名府买过来的清真点心,各式各样,一斤一包,用草纸包好,外面特意放一带有红喜字的油纸,用线绳十字花系好。
另外的村庄,送的通常都是油条,数量更多一点。据说男方要提前一天找人炸好,再用油布包好,放在涂了红漆的大筐里,用自行车驮着过去。女方收到“喜果子”之后,还要分发给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也算是一种告知方式。
我们那会儿最喜欢吃的就是大名府的“喜果子”了,百吃不厌。如今,回一次老家,赶上有人出嫁闺女或者订亲,都还有机会吃上这种“喜果子”。
随着时代发展,结婚必备的“几大件”,也从父辈们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到我们那时候的“三金一房”:金项链、金戒指、金耳坠和五间大瓦房,再到现在的“三子一场”:房子、车子、票子和一场豪华婚礼。
这其中既有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也有思想观念的变迁。总之,不管到什么时候,结婚这件事儿都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要事,在避免过度讲排场、搞攀比的情况下,都值得用心、用情投入。
同时,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比如集体婚礼、旅行婚礼、水下婚礼等,也会让人铭记一生。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祝已经结婚的你我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