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

在《浮士德》中认识人性——以善为戈,追寻真我

2020-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舞雩风乎

【疫期读书  之二】

编者按语 :人的一生,可谓飘忽不定,转转不停。有的时候,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比如在危难时刻,就像余华的小说《活着》所体现的那样;有些时候,我们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在世,《浮士德》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本文的写作者黄钰馨同学在这个假期能够静心下来读完此书,令人赞叹。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时间看看这本书,或者去看看同名电影。“未经审视的人生就不是完整的人生”,愿你能够继续在阅读中学会审视自己,思考人生。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个千百年来无数人深究的问题。浮士德同样也曾困于这道难题,但他的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浮士德》是德国剧作家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主人公浮士德是个博士,也是炼金术士。他博览无数,却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遂与魔鬼梅菲斯特签订了契约。魔鬼在他这一生中将为他服务,展现人世间一切欲望享乐来诱惑浮士德。而如若浮士德接受诱惑,安于现状,或对某一个瞬间有所留恋,说:停留一下呀,你多么美呀!从而放弃追求,放弃上进。那么他的灵魂将属于魔鬼,来世为魔鬼服务。浮士德基于对自己的能力与思想的深度,答应了这个看似近于死亡之约的协定,开始了他新的一生。梅菲斯特带他来到女巫的居所,给他服下了一种药水。他变得年轻,可以好好活一次了。

浮士德的一生,追求了爱情,追求了政治,追求了纯粹的美,追求了事业。在这几次追求中,梅菲斯特都不断在诱惑他,但他从未安于现状,每一次的追求所引发的悲剧性的结局,使浮士德不断得到领悟。而浮士德的人格向更高品格的每一次升级,他人性中的善发挥的最强烈的部分,是在他追求爱情,纯粹的美,和事业这几部分之中。

  一、追求爱情

浮士德在开始所追求的爱情,是欲望的支配。格蕾琴是个小市民,但内心纯洁,容貌美丽。浮士德看见从教堂出来的格蕾琴,心生爱慕,便想得到她。梅菲斯特促成了他们。但格蕾琴怀了孕,她的哥哥为了她与浮士德决斗,被梅菲斯特害死。此时的浮士德早已意识到自己对格蕾琴的行为是多么可耻,他纵由了他的欲望,使格蕾琴变成了未婚先孕的少女,她淹死了刚出生的婴儿,被关进了监狱。当浮士德见到她的最后一面时,她痛悔自己的所为,在监狱中虔诚的忏悔,拒绝与浮士德一同逃离。

尽管浮士德使格蕾琴落得这样的下场,但他对她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并非都源于梅菲斯特所勾起的欲望。他对格蕾琴的追求更多是发自爱情,发自内心。但格蕾琴在狱中已是心灰意冷,她的廉耻心不允许跟随浮士德逃离。

对于浮士德的痛心疾首,梅菲斯特作为魔鬼,他并不觉得浮士德的爱有任何真实性。他认为浮士德只是在装腔作势,与格蕾琴之间毫无真心。人类的善与魔鬼的丑恶在这时形成了强烈对比。

  二、追求纯粹的美

在浮士德追求政治时,梅菲斯特将其化装成一个魔术师。他自己害死了弄臣,顶替了弄臣的位置。浮士德向皇帝表演魔术,而皇帝要求他召唤海伦(古希腊的美女)和帕里斯的幽灵。海伦和帕里斯都出现了。浮士德为海伦的美而着迷,在他的眼里,海伦不仅仅是一个美女,她象征着女性的美。在全书中,海伦也是一个象征。她是古典文化的象征。

但在海伦被帕里斯拐走后,浮士德十分恼火,忘记了不能触碰幽灵幻影的禁忌。他陷入了梦境,海伦和帕里斯的幻影也回到了冥界。梅菲斯特救了他,并带他去到了古希腊。浮士德向冥后请求释放海伦到阳间,被释放的海伦在梅菲斯特的促进下与浮士德结合。浮士德与海伦之结合,象征着北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结合。他们一个是来自北方,另一个是古希腊闻名的美女。并且海伦是从冥间返阳。他们的孩子名欧福里翁。在一次玩耍中坠崖而死。海伦也随之幻灭。这又是一悲剧性的结局。浮士德失去了海伦,但此时他对美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也就是品格的提高。这段剧本的名字为“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多少是虚幻与真实的之间。瓦尔普吉斯之夜原指魔鬼和女巫的狂欢节,在此处应是指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在古希腊的历程。梅菲斯特追寻他所向往的丑,而浮士德追求的是纯粹的美。二者形成对比。这时,浮士德人性中的善受到美的激发,上升到了一定高度。但他仍没有满足于此,此时他有了新的追求——事业。

  三、追求事业

  梅菲斯特与浮士德回到了本国,浮士德想要为人民作些事情,修建大堤,造福人民。梅菲斯特在皇帝与争夺皇位者的一场战斗中,巧妙的使浮士德立了功,皇帝便封给了浮士德靠海的土地。而此时的浮士德,已经100岁了。

  梅菲斯特在海上偷窃船只,如海盗般抢劫,为浮士德赚取大笔财富。而浮士德对财富不感兴趣,急于建功立业。在他的领土附近有一对老夫妻,住在一间茅屋里。浮士德觉得这对老夫妻居住于此使他的领土并不完美,使那块土地不属于他,便让梅菲斯特催促他们搬走。梅菲斯特烧死了他们,浮士德对此非常愧疚。因为他没有告诉梅菲斯特怎么让他们搬走。他更强烈的憎恶梅菲斯特,更多的是憎恶梅菲斯特的恶。不久浮士德被忧愁(一个幽灵)吹瞎了眼,他把恶鬼们开垦墓道的声音误以为是人民在修筑大堤的声音,喜悦至想象到在大堤修筑好后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场面。他十分激动,下意识说出了“停留一下呀,你多么美呀!”这句话。契约生效,浮士德倒地而死。

  但浮士德并没有被梅菲斯特带走。天主让天使们引他飞升,入了天国。

这就是浮士德的一生。读完之后,我不禁思考,又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浮士德的一生,在现实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但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中去比较和思考。他毫不后悔地与魔鬼签契约,过了十分精彩的一生。在人世间的种种,能够使大多数人沉迷其中的他都体验了一遍。其中伴随着魔鬼的不断诱惑:爱情,政治(权力),事业。而纯粹的美,是个意外的追求。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过这一点,所以谓之高品格的精神追求。而在文化与艺术中所存的独特的魅力,就是那股纯粹的美,给人带来美好感受而不能占有之美,如同刘禹锡所说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认知与追求,这种真正而纯粹的美,令人沉溺。在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中,浮士德认识到了,付诸行动追求了,虽然最终没有逃过悲剧的结局,但他就此理解了美。也就是他的高品格。由此,人性中的善因为理解了美,也上升了。

善也不仅是善良,人类居于万物中,在肉体上看不出什么特别。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动物的一生只为了生存,从未思考,从无思想。而人类是不同的。思想好比我们的灵魂,一个人因有思想而活的有意义。思想便是人的特别之处,是人性中善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

  因为追求善与美。

 

浮士德最终尽管说出了那句话“多美啊!停下来吧”,但我认为他并没有失掉这赌赛。在他这一生,没有放弃追求。无论是在爱情、政治、至美与事业的追求上。当他在想象中看到人民安居乐业的盛景时,他为之欣慰,为之激动。因为他促成了想象中的这一切。他为人民而感到快乐,为盛景而感到留恋。并不是为契约中所说的欲望、现状所留恋。这也是为何他没有被魔鬼带走,天主干涉的原因。

浮士德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不断发挥他的善。他逐渐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并找到了他所追求的。活出了他的本色。

每个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会是浮士德。我们都会有追求的,在付诸行动后,能不耽溺现状,不断努力,不断向着善与美而努力,最终让自己的灵魂获得解放与安宁。

在人生道路上斩破层层荆棘,到最后,找到真正的自己,就是你一生所追求的,想要活成的样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