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

尊重孩子天性,多发现孩子的擅长点

2024-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沫如逸夏

一包瓜子,一旦我们嗑起第一粒,就会不自觉地一粒接着一粒,停不下来。

即便中间打个岔,回到原位时,我们还会继续嗑瓜子,直到吃光为止。

这便是“瓜子效应”——每付出一点“磕”的努力,就很快得到“瓜子仁”的反馈,任务简单、回馈即时让人感觉愉悦。

回想生活中,孩子的学习却与此背道而驰:因畏难心理,孩子便会抗拒开始;开始后,又因没体验到即时的成就感,孩子便容易放弃。

若将“瓜子效应”嵌入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孩子的学习动力将会大大提升。 

首先,将学习任务分解,比如每天的复习,可分成一个个简单的步骤,记录成任务清单。

其次,孩子每完成一项,就让孩子打个勾,将进度视觉化,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情感反馈,例如鼓励的夸奖、拥抱等。

最后,当孩子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看着满满打勾,便能收获成就感。

同时,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给予总体反馈:今天的练字更加专注了,效果也有进步等等。

如此,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也渐渐成型。

每天看得见的进步,不管多微小,都能给孩子积极向上的生长力。

点滴积累下,孩子成长喜人。

亲子教育中,我们顺着“唠叨”的本能训孩子时,会让孩子从内疚到不耐烦,最后,“逼”孩子产生“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

要避开这个坑,我们或许可以这么做:

1.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即使是同样的错误,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2. 教育孩子的话要温和地说,细雨润物,才能让孩子更认可你。

3. 孩子稍有改善时,要看到孩子的进步点,赞美孩子的努力,孩子才会更配合。

说服孩子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说的巧妙:和风细雨地点到为止,给孩子“面子”,孩子才会回应合作的“里子”

聪慧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天性,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呵护好孩子的灵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