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教学写作

再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心得

2023-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弘金地尹彦婷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倡导的将课堂交给学生,核心的教学理念正是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变。但并不是意味着二者不可共存,必须选择其一。而是转变只重视预设性,没有考虑生成性的传统教学观念。辩证地处理教学“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预设性教学具有静态的特征,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以提高教学活动效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则具有动态和不确定的特征,是在一定的预设目标与内容下的创造与完善。预设性教学体现了科学性,而生成性教学体现了艺术性,二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互相作用,形成教学智慧。

        书中所提到的同侪教学法,正是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好的问题,答对率应该介于30%-70%。”超出这个范畴,都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充分的前瞻式准备。将教学目标从知识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放任自流,而是把握学生总体的思维动向,及时关注并且善于利用各种有开发价值的问题生长点,使学生的思考有深度有意义,并且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同时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也得到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