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母案再起,到底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
文/老春(原创)
1.痛心:12岁男孩持刀弑母,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痛心,湖南一12岁男孩持刀弑母,而且连砍20多刀!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这孩子作案后居然带着两岁的弟弟在家住了一晚,态度之镇定,着实令人惊诧!
12月3日,沅江市政府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沅江发布”通报了该起案情,全文如下:
12月3日12时24分,沅江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泗湖山镇东安垸村发生一起命案。接警后,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市刑警大队、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和勘验工作。
经查,受害人陈某(女,34岁,沅江市泗湖山镇人)被人杀死在自家卧室内,身上多处刀伤,嫌疑对象已锁定为其子吴某康(男,沅江市泗湖山镇人,六年级在校学生)。目前,嫌疑对象吴某康已被警方控制。
经初步审讯,吴某康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于12月2日晚9时许持刀将母亲杀死。
3日上午,邻居发现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有记者了解到,嫌疑人吴某康,男,12岁,父亲常年在市外打工,母亲在家带着2个儿子。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晚餐后,吴某康在家吸烟,被母亲发现,其母亲用皮带抽打儿子。吴某康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致其母亲当场死亡。
案发时间为12月2日星期日晚上9点多。其母亲死亡后,吴某康一直带着2岁的弟弟在家住宿未外出,并且接听其母亲若干电话,回复其母微信,吴某康还拿其母亲手机借母亲名义在12月2日星期日晚上10:49,给其班主任发了请假信息,原信息是:“胡老师吴某康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
无法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镇定而强大的内心,能够在杀死自己的母亲后无动于衷?而且,他带着两岁的弟弟居然在家住了一晚而不害怕?我不禁想问,这还是个正常的孩子吗?
我们可以怪责那位母亲教育方法不当,可我们更应该反思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们该怎么样教育我们的孩子。
2.症结:家长可以放任自己的缺点,却不能容许孩子有半点儿瑕疵!
家长可以放任甚至是忽略自己的缺点,却不容许孩子有半点儿瑕疵,这是大多数家长都会有的心理,也是中国家庭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
因为觉得自己是家长,我们就可以盛气凌人地站在完美的制高点上苛责孩子。每一天,我们都睁大眼睛仔细盯着孩子身上的每一个地方,坚决不允许出现哪怕半点儿瑕疵。而对于自己,纵然是有再多的缺点,甚或是不堪,我们也都会忽略不计。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不爱学习、抽烟喝酒、谈恋爱、玩游戏等等“不务正业”的行为,我们就会嫉恶如仇,恨不得立刻拿刀子把孩子暴露出的那些问题全部都给挖掉,再放到清水里漂洗到纯白才肯罢休。
可对于我们自己,我们却总是会选择视而不见。就像我们从不会觉得自己酗酒抽烟有什么不对,相反我们还觉得那是生活压力所致,而不是个人不够自律;我们也从不觉得自己成天到晚的玩手机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还觉得忙了一天看看手机也属正常;我们更不觉得追个剧有什么不妥,相反我们还会觉得那是一个人正常的娱乐生活;甚至于我们也从不不觉得出个轨有什么不当,相反我们还会觉得那是个人能力的表现,是真爱的呼唤使然;……。
只是,我们忘了,我们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而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什么样,孩子也会是什么样,孩子身上所有的不堪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样子。可我们容忍了自己的不堪,却不允许孩子有哪怕一丝的瑕疵。否则,我们就会暴怒不已!
请问,这种自以为是、不能容人的态度怎么会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令人诧异的是,每每孩子出现问题,我们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怨天尤人,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因为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家长,所以才会觉得孩子的叛逆就是大不敬。可是,我们真的就都做对了么,我们真的就完美无瑕么?
3.反思:当中年危机撞上孩子的叛逆,难道真的就无解?
本案中,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人到中年的她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可能早就焦虑不堪,而见到12岁的儿子如此不学好,自然就会脾气火爆,所以才会用皮带抽打儿子,希望他能够改掉这个坏毛病。
爱之深才会责之切,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平时管教过严早就在孩子心中扭成一个结,致使孩子在那一刻不堪忍受而爆发,于是就持刀弑母,引发了这起人间惨剧。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其思维就像一个黑洞,能够在瞬间吞噬父母所有的关心。而中年危机下的父母每天被生活折磨的痛苦不堪,自然就更加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出现半点儿瑕疵。
在他们看来,自己吃尽辛苦也无非就是想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可以不必再遭受这份折磨。可是,在孩子们看来,这可能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或许是最牛或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特别在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而正确的是非观之前,他们可能都不会知道那是一个人最为浅薄的表现。
所以,当家长情绪被引爆,他们却觉得那只不过是小事一桩,没必要如此大动肝火。于是,家长的关切在瞬间被吞噬,成为他们眼中的不可想象。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觉得他们太不学好。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越是家长不让做的事情,我们反而就越是想去做。这其实就是想要脱离家长的监管,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自我管理的人。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我们想要属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可现在我们自己做了父母,却突然变得善忘,忘掉了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过往,习惯性地以为他们那么做就是不学好,就是要荒废掉自己。这就必然形成对立,长期下去就再也无法缓和,不出问题才怪。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没有特权对孩子的一切说东道西,我们只不过是经历一个生命的成长,并跟着让自己变得比以往更加坚强和优秀起来。所以,我们养育了孩子,也成长了自己。
因此,如果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放低身段儿与他们对等,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不是真的要学坏,不过是好奇,是想要以此证明自己,仅此而已。
所以,如果孩子真的出现让我们头疼的问题,不要焦急,先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看看我们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改变,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以此影响和带动孩子变得更好;或者平心静气地跟孩子分析利弊,让他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越威逼越逆反,坦诚相待、平等对话反而有可能会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给予孩子理解、支持和信任,就能让他们变得更好。孩子优秀,是因为我们坚定地相信他们可以变得优秀;而孩子有问题,只是因为我们一直相信他们有问题。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