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盲目的奖励,往往适得其反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讲过一个小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个老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玩耍。他们大声喧哗,老人不胜其烦。
但老人并没有责骂孩子们,而是拿出一些钱,分给孩子们,每人得了10美分。
老人对孩子们说,他很感谢他们到他家门前来玩耍,让他获得了许多快乐。
第二天,老人照样拿出一些钱,对孩子们表示感谢,只不过这次每人只给了5美分。
第三天,老人拿来表示感谢的钱,每人只有一美分。这时,孩子们有了怨言,他们觉得自己玩得那么辛苦,累得满头大汗,怎么只给一美分呢?他们决定不再来老人家门前玩了。
老人无需责骂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便让他们自动离开了,被吵闹声带来的烦恼也随之解决了。
其实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进行一种愉悦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然而,在许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人们都在不自觉地在使用物质奖励来教育孩子。
这种奖励,不仅达不到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的作用,反而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对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大大降低了。
小阳是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她接手的是一年级新生,她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兼上语文课。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调皮又捣蛋,对学习目标没有任何概念。
小阳老师为了鼓励小朋友努力争优,一开学就定下了奖励措施: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特等奖,奖励一块金牌;96-99分为一等奖,奖励一块银牌;90分-95分为二等奖,奖励一块铜牌。
第一个学期,奖励措施效果显著,获奖的同学超过了半数。小阳从网上购买了金银铜三种奖牌,颁发给获奖的同学。
拿到奖牌的同学兴高采烈,一个劲地在没获奖的同学跟前显摆,嘲笑没有获奖的同学脑子笨。
小阳的搭档是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看到了获奖学生的表现有些不时劲,也看到了被嘲笑的学生的落寞与不满,便提醒小阳,要及时教育孩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更不能以自己获奖来嘲笑同学。
小阳笑了笑,说:“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获奖的同学以后会更努力,没有获奖的,会努力超越获奖的。”
第二个学期,奖励措施继续有效,获奖的人数略有上升。
到了二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下降,获奖的人数也明显减少。
到了三年级,学习内容难度更大,考试成绩上90分的,都是屈指可数,学生对奖牌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不爱学语文的孩子越来越多。
小阳感到有些迷茫,为什么奖励措施开始时有用,后来就没用了呢?
其实,这也是德西效应的影响。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必须坚持的事情,因为外来的奖励,让孩子们认为,那是老师的事情了。
德西效应在家长身上的体现,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小彬过去是我的学生。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男孩,爸爸对他期望极高,总希望儿子考试取得第一。他对儿子说:“你只要考得全班第一,我就奖励100元!”
可是,想让一个孩子每次都考全班第一,那是不太现实的。全班四五十人,聪明的孩子可不止小彬一个。
每当小彬捧到了全班第一名,爸爸便眉开眼笑,马上兑现100元的奖励。而小彬没有获得第一名时,则遭到爸爸的一通责骂,责怪儿子不认真、不上进……
久而久之,小彬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甚至逃学、打架,成了全校都很出名的问题学生。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认为,如果孩子出生后,教育和抚养的人对孩子天天夸“你真棒”“你真帅”,这个孩子长大后会产生一种错觉,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这样的认知障碍,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人格缺陷。这与德西效应带来的结果有着相似之处,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负面的影响。
学习是自己的,任何人也代替不了。让孩子明白这点,不是靠金钱等物质来奖励,也不是靠天天夸他〞你真棒”来实现。
只有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他们才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要让孩子爱上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自己就爱学习。因为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榜样。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