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绿舟1班第10课 课程总结
第十周
上课时间:11.4
一、律动:乘法表上下交叉
绿舟1的小朋友乘法表背的更熟,然而左胳膊右腿的节奏比周末班更为困难,好几个同学总是做成同手同脚。
二、颂词:
每天我都能看到 Each day I see
我的勇气渐长 My courage grow,
因为我感到 Because I feel
并知道 And also know
我所做的事情 That what I’ve done
都已完成的很好 I have done well.
这已被大家清楚地看到 That’s clear for all
并传为佳话 To see and tell.
二年级开始的颂词,是孩子们站立聆听,送给他们的精神指导,如果有孩子需要到某一句,这个小环节也是给他们的礼物。
三、贝蒂.艾德华的向右脑模式转换倒画练习(毕加索作品)倒画练习
我打印了大量毕加索的线画,对于线的运用这件事本身,利用倒画的方法可以得到左右脑的转换,用图形的而不是意义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而意义的思维有多么固化?我看到芦姿月她虽然倒放着一张人脸的画,但在她的线画稿里,她居然在脑中转换画出一张正向的人脸。
她完全看不到线,线的转折、线的流畅、线的停顿、线的滞涩……她看到的是眼睛、鼻子和嘴,并艰难地把线“翻译”成了有意义的眼睛鼻子嘴。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写了名字,大家可以欣赏。
四、蜡块画:《洞中的狮子》
这是一个非常狡诈的寓言,孩子们很为故事里的神奇吸引。聪明的狐狸如何识破狮子的诡计,二年级的寓言带给他们的不只是画面那么多。这么大的孩子开始认识人性中的小我,他们需要寓言给他们理解,需要圣人故事给他们指引。
然而这张画他们画的异常困难,每个孩子都表现出缺乏办法。
我在黑板上给他们一点启发,狮子藏匿的洞是陷阱是可怕的,用了红色,狐狸非常聪明,它的周围用亮色表现它清明的智慧之光。
看完以后,两个孩子又翻过背面推翻原作,模仿了这个构图。
我的思路是从一开始就引领他们创作,这不容易,尤其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没有幼儿时期的发散,也没有建立更多的办法。我们一点一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