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闻斯行诸
上次上课讲到了关于孔子教育学生的一篇文章,子路问老师:“闻斯行诸?”同样的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的答复是不一样的,文章的主题是描述孔子因材施教的,但是,我却从另一个方面得到了警醒。
说到 “闻斯行诸”可以推导出“思斯行诸”“欲斯行诸”……一件事情,听到之后、想到之后、计划好之后,就去做了吗?就算已经开始了,是不是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疾而终了呢?回想近段时间以来,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教学反思一种抓狂的感觉如浪潮般汹涌澎湃地在内心翻滚起来,比如,同学20周年聚会,20年未见,感受良多,准备写篇文章留作纪念,因为回来之后上班、
教学反思上课、弄孩子,搁浅了;想写篇教学反思,因为上完课,喊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放弃了;喜欢上了一首曲子,想练习下,结果因为感觉太难,止步不前了……时间一点点流逝,内心的焦躁感越发强烈。
每当看到几个自己经营公众号的女同胞频繁地更新着内容,很是羡慕,更多的是心里失衡,为什么我不可以,为什么我不去做?面对着自己良心的拷问,歇斯底里的抓狂,哪怕是一点点的积累,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几句话的感悟,写下来,记录心情,也是可以的,要求不高,最可恨的是,原本你也可以。
再回到“闻斯行诸”,推导出“思斯行诸”,早上被闹钟震醒,6点钟,想着要出去跑步,心里想着,但是大脑指挥不了身体,在床上翻来覆去赖到6点50,7点30又有作文课,大吼一声,起床,卫生间,换鞋,脸不洗,牙不刷,头不梳,先出门再说,要走出去,动起来,蓬头垢面又如何,绕着河堤跑,7点20到家,烧水泡茶开电脑,时间刚刚好,面对学生,因为昨天已经把作文批改得相当满意,所以,气定神闲、信心满满地开始了讲课,这种状态,我喜欢,很喜欢!
想要写教学随便很久了,“思斯行诸”,对,动起来,做就完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生活是什么?此刻,生活就是我给学生上的这堂作文课,我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有条理地记叙一次集体活动,以运动会为例,如何把体育竞技类活动记叙得生动具体呢?备了很长时间的课,得出以下感悟:
首先,善于观察,投入感情。先明确观察角度,“我”可能是运动会的参与者或者旁观者。如果是参与者,
教学反思要关注自己的具体表现以及与周围其他人的互动;如果是旁观者,观察更加多元,能从流程、场面、细节等各个方面记录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接着回顾运动会的全过程,根据活动发展过程分解具体阶段。赛前准备、赛后颁奖都可以略写,重点写印象最深刻、感受最强烈、气氛最紧张的比赛阶段。
其次,点面结合,突出氛围。记叙运动会不可面面俱到,可详写场地环境和人物活动,思考:这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是什么?场面让人感受到什么气氛?我的感受是什么?可从整体上描写师生的表情和动作,烘托奋力拼搏的紧张气氛;还可通过细节展现核心人物的活动,同时关注次要人物如啦啦队员的神态、动作、语言。这样才能把活动写得具体、充实。
最后,描写有序,层次清晰。围绕中心确定记叙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比赛过程;也可以倒叙,先写比赛的结果和感受,再回顾比赛经过。注意点明自己的感受,可以在结尾总结,也可以在过程中点明,贯穿全文。如“为团结的班集体感到骄傲”,或体会到“坚持到底,虽败犹荣”的滋味,或“展现自己实力,为自己喝彩”。
写到这里的时候,心渐渐平静下来了,一股幸福的暖流从心底缓缓流淌出来,继而溢满全身,亲爱的,就这样,“闻斯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