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陪你一起度过彼此滋养的美好时光)

2023-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谢秋悦生活随笔

“我们能从自己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去总结,反思,哪些需要发扬的,哪些需要改进的,这样才能从过去学到东西。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如果又没学习过,不知道因孩子不同的个性去发掘与引导,只根据他自已的个性来养育孩子,难免会有一些遗憾。但当我们自己长大后有自己的辨识与行动能力时,我们就是要做一个进步的自已。不要怨责父母,当你理解他们只有那个能力与见识时,你就会知道他那样做的根源,进而升起感恩之心,体谅父母养育不易。”大三的阿×说,他毕业了要离开父母远远的,父母老是把他和哥哥做比较,哥哥仅仅因为成绩总是很优秀,啥事都可以不做,特别是妈妈,跟哥哥说话温声细语的,跟他说话就大吼大叫的,要什么东西就说他是来讨债的,很多时候他真的感到很不公平,也很伤心。

很多这样被比较的孩子,在接受咨询时很能理解他们。

每个人(包括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已,教育目标一样让他们独立成人(独立生存,与人和谐相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面对不同的个体,学校可能做不到因材施教,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确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

我个人建议童年只做三件事,玩(各种各样的活动放肆的玩,尽兴的玩不做专项的),阅读(不要单纯乏味认字,先指认讲故事,再让孩子自己认,读,讲,)画画(不要去学框框条条限制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随便孩子画,然后讲出他画的故事)。所有的探索(每个孩子天生自己就具备的)都不作评判,引导,鼓励,赞美,认同(肯定)。在这所有的探索中去发掘孩子独特的一面再加以引导。童年,就是满足他对外界的好奇心,对外界的想象,父母做的就是回应他。

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成长,就是自我调适自己,掌控自已,做自已生命的主人。

孩子给我们快乐,同样,我们回馈孩子“肥沃的土壤”,彼此滋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