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机构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2023-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月落大漠

专利代理作为服务机构,属于轻资产运作模式。

服务行业正常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售前、售后及管理组,售前组负责业务开发,签单催款,售后组则负责将售前签回来的业务消化完成,从而完成整个流程,管理者则负责统筹安排。

然而,传统的专利代理机构,合伙人就是超级业务员,也就是合伙人一个人或两个人就相当于一个售前组。

合伙人可以自己签单,当然也可以自己撰写。不过大部分都老板签单多了之后,还要兼顾管理,其实已经基本没有时间再做撰写了。

于是,他会养一批代理人,负责消化他们签署回来的案子,同时再从这批代理人里培养一两个资深代理人,负责把关案件质量。

代理人写完案子会交由流程提交,流程负责将案件制作成符合要求的案件包,递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

所以,传统的代理机构组织架构一般由合伙人(老板)、代理人、流程人员组成。

当然随着业务的发展,合伙人觉得单靠自己开发业务已经养不起这么多的代理人,也会招纳一批业务员专门从事市场开发,这件形成一个新的业务组。

也有些合伙人觉得额外招业务员成本太高了,还要花时间精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很不划算,所以也会要求代理人兼顾开发业务。

这时候代理人就会成为既懂技术又能开发业务的小能手。

只不过哪种组织架构更有利于机构和代理人的发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是月落大漠,深耕知识产权(简称IP)行业8年,持续做阅读、写作及知识产权内容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