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3月初,因天气反常,几位老师生病请假,我进教室代了几节语文课。
十多年前,刚毕业的我教初中语文。初出茅庐,不懂教法,更不懂学法,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节课下来,纵是讲得唇干舌燥,浑身冒汗,然而课堂反应平平。顿有乏力感:身累,心也累。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对教学有了深层的理解,才明白当初,把上课变成体力活,不仅无知,更是对学生的“加害”。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倡导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深以为然。
“教课文”的老师,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段解读课文、讲评例题,这两项“重点”花费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的收获仅停留在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上。
“教语文”的老师,通过一篇课文,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训练,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提升。
基于上述认知,为期两周的代课中,我试着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用课文来教语文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感悟,记录下来与同道朋友一起讨论。
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我跟学生们分享了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背景
选编进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经典文章。然而部分课文,其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已很远,不易理解。这时,从课文的背景开始讲起,好比搭起建筑的基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
解构一篇课文的背景,从以下这几方面着手:作者人生经历、文中人物所处时代、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境等。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篇课文的基本背景信息。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为例,我教这篇课文时,从鲁迅的童年经历、文中主人公阿长所处的时代,以及鲁迅45岁时在北京写下包括该文在内的系列回忆性散文的当时心境入手,为学生简要介绍了《阿长与山海经》的背景知识。
第二个关键词:结构
学习一篇课文,重要关注点之一是它的行文结构。通过教授课文,从行文结构上帮助学生训练结构化思维,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
拥有结构化思维,学生才能有条理、多角度地描述清楚一件事情,才能有效地思考问题,更是未来成功应对工作挑战的重要智力基础。
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我在行文结构上花了不少时间与学生们交流。我先让学生借助参考资料分析一下该文的结构,有学生提出按照“先抑后扬”的行文特点,把该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第二部分叙述阿长粗俗、迷信的一面,既“先抑”,先写缺点;第三部分通过叙述阿长买到《山海经》从而对她产生敬意,这是“后扬”,后写优点。
把阿长的两面性展现出来,通过对比,突显优点,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刻画的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值得借鉴。
我围绕行文结构,继续追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意见吗?在我的点拨下,有学生从幼年鲁迅和成年鲁迅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幼年鲁迅的视角,讲述对阿长从可恶、可恨、可笑到可爱、可敬的心里转变;第二部分,从成年鲁迅的视角,对已逝去三十多年阿长的怀念与福佑。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行文结构,有利于训练他们的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三个关键词:细节
好文章还体现在细节上的出彩,特别是语言的精妙运用。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在好几处细节描写上,语言运用地都非常传神。
我在教这一课时,有两处细节花得时间较多。一处是描写阿长的不雅睡姿时,文中写到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描写富有画面感,让读者透过静态的文字,看到动态的画面,这是大师们常用的一个描写手法,值得孩子们在写作中借用。
还有一处细节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一段对不识字的阿长把《山海经》交给幼年鲁迅手中的双方神情,描写地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第四个关键词:见识
在我看来,教课文,只让学生知道答案;教语文,需要让学生增长见识。在课堂上开启学生见识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学会提问。
令我难忘的是3月14日上午的一节语文课,全班学生都进入一种争相提问与相互答题的状态,这是一个启发见识的场景。
那天,我带着一本《山海经》来到教室,在讲到标题《阿长与山海经》时,我顺便问道:有谁看过《山海经》?全班没人看过。这时,我趁机调起学生的胃口:“为什么幼年鲁迅梦寐以求想得到《山海经》?它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奇书,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眼?”
学生们都说想看,于是我拿出这本奇书,装着神气的模样说道:“昨晚我一口气读完此书,确实是一本奇书。如果同学们也想看,只需从课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其他同学不能当场回答出你的问题,那这本《山海经》就可以让你第一个看!”
这时全班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第一个举手的是坐在讲台旁常开小差的男生,他提出第一个问题: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问题刚提出来,其他同学赶集式举手说要回答他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及时肯定这位男生的积极提问,但问题不够有难度,其他同学能够轻易回答出来,《山海经》还不能给他看。
随后,学生们提出一个个越来越有难度的问题,一旁的同学急忙讨论应答,生怕该书给别人第一个拿去看了。最后,第二排有一位女生提出一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阿长不认识字,念《山海经》三个字,都念错其中一个“海”字,她怎么就帮小鲁迅买到了这本很难见到的《山海经》呢?”
问题一提出,有学生赶忙从书本上找答案。我提示说:“这是一个好问题,书本上不一定有答案,需要你有生活上的推理能力。” 最后,班上还是没人答好该问题。《山海经》归属这位女生第一个专阅,其他同学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由《山海经》这本奇书引发一场思考,学生们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调动大家来回答问题,这一过程隐含着学生见识的提升,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走向课后,主动去寻找答案。
我们不能只会“教课文”,更要会“教语文”,因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与我们老师的日常引导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