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挑战影视综艺评论综艺咖

第三季归来强塑“青春榜样”表达: 从《挑战不可能》我们看到了国家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47人  广电视界

文/李雪昆

透过一档节目,深刻洞悉一个国家的壮志豪情。这里没有空洞和华丽,而是让一个个平凡人挑战不平凡的朴素故事极致绽放,进而让“没有不可能”的信念深入人心。

专注如一、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涵养着我们的时代气质,激发我们向着极限不断发起超越。当“挑战不可能”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写照,迎来第三季的《挑战不可能》又如何既延续内核又刷新气象,带给大众更为叩击心灵的回响呢?

11月19日,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的这档大型励志挑战节目,在CCTV-1周末黄金时段正式回归。身为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季播标杆之一,本季节目有意强塑青春榜样表达,让“青春无悔”的力量感,镌刻进无数年青一代梦想开始的地方。

16岁的珠心算天才少女,3位接连挑战日本和澳大利亚高手并成功打破世界纪录的花式跳绳少年,一群用“两个一百步”的精准挑战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致敬的国旗护卫队战士——如果说中国百年来的奋斗历史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历史,那么,我们从《挑战不可能》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国家面朝未来的梦想和希望。

极具穿透力的平凡人物:

奋斗过的青春无悔,发现特长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

全新一季《挑战不可能》除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与评委李昌钰、董卿继续坐镇,庾澄庆和孙杨也新鲜加盟。身为“中国骄傲”的孙杨,格外带来了一抹青春偶像气质。有前来挑战的小选手对他说:“孙杨哥,你是我的偶像!”他告诉小粉丝:“偶像不是用来看的,偶像是用来追赶的”,孙杨如此诠释挑战精神:奋斗过的青春无悔。

明明是个有钢铁般意志的“泳坛小巨人”,孙杨却在节目中哭的次数比董卿还多。出现在首期节目中的三组选手和孙杨一样,他们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价,也领略了比同龄人更为辽阔和富饶的人生风景。

年仅16岁的少女许妍,9岁就打破了维持10多年的江苏省珠心算能力比赛全能纪录,从小学校门一跃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队员,成为世界珠心算比赛冠军。节目中的许妍,总是一脸自信的微笑,并在全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完成5位数障碍闪电心算。大概很多人想象不出,这个女孩已经阔别父母7年,从家乡去往武汉,七年里没有被父母陪伴过一次生日,但坚强懂事的许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有些项目没有列入奥运会,却同样蕴含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极限精神。来自上海的三个少年黄俊凯、金振宇和姜大礼,将花式跳绳运动的速度之美淋漓尽致呈现在舞台:不光有速度和耐力,还有团队的默契和有趣的创意。面对来自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顶尖选手,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像小马达,也像战斗机,仿佛加上一双翅膀就能飞起来。三位中国少年不仅打破了世界纪录,更表现了年青一代为梦想而努力的能力和决心——每天,他们坚持长达3小时的刻苦训练。教练李月为孩子们点赞道,“他们更懂得坚持,不放弃,在生活中他们做事也是很认真。”学习成绩如何?小伙子们一脸骄傲:“班级前三左右吧!”

少男少女们于顶级交锋中显露的自信,以及超越年纪的柔韧毅力,让感同身受的孙杨不禁数次哽咽:“我自己体会过这样的艰辛,在他们这个年纪舍弃了很多的童年,很有共鸣。”但付出换来的收获是满溢心胸的满足,“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是自己身在其中,能够扛起中国游泳的责任,也许它不应是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但是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孙杨说道。

汹涌澎湃的家国情怀:

用挑战诠释时代内涵,将个人荣耀和国家形象融为一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挑战不可能》诞生的原始灵感,是从纪录片《人类星球》中得到的。

从第三季开篇来看,节目尤为强化年轻一代的榜样示范,用鲜活有力的青春群像剑指精神传承的生生不息。

整期的情绪高潮,出现在英姿飒爽的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年轻战士们在雨中“两个一百步”的精准挑战——这不仅是他们第一次以“挑战者”的身份亮相电视节目,战士们百步助梦的挑战背后,更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心,以及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致敬。

这一天,队伍从金水桥出发,需要先后完成一百步正步和一百步齐步,他们必须整齐划一,步幅保持在75厘米,中间还要经过三次拐弯,最终目标站位点全部对位精准,分两列绕到国旗杆的南侧。

清晨,东方微微泛白,天空飘着微凉的细雨,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围绕在广场上。身在现场的撒贝宁说,他是人生中第一次用这样的角度观看如此雄壮的画面——他们仿佛一个人,迈着整齐的步伐,甩着手,扛着枪,那般庄严、神圣、震撼。每一个铿锵的步伐,既是在向世界展示大国风范,更是在诠释他们心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国旗的升旗仪式,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无论风霜雨雪,无论酷暑严寒,靠着千万次的反复训练,形成了强烈的肌肉记忆。“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几十年来,战士们数万次升降国旗零失误的背后,是凤凰涅槃的不懈训练和坚持——他们将鲜红的国旗融入青春的底色,把国家的重任扛在了自己的肩头。如评委们所言,“扛着的国旗,代表着中国这个最大的家庭。”

挑战并不是冰凉无情的,每个人咬牙坚持的背后,一定有一份支持自己前行的动力,那是真挚的情,源于家,源于国。从这一面五星红旗出发,《挑战不可能》将整期节目少年和青年追求卓越、锻造极致、为国争光的精神信仰串联在一处,激发出喷薄而出的家国情怀,并被孙杨的一席心灵剖白点题:“每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把五星红旗升在国际赛场,那种飘扬的自豪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

工业化制作的刚柔并济:

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普世价值,让“新青年精神”燃起来

《挑战不可能》用镜头记录“打破不可能”——这档节目一路走到第三季,也是央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和极限超越。作为央视综合频道近两年来着力推出的原创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第一季在2015年取得了城市收视平均突破2%、国内外网络点击超过16亿次的惊人成绩,将中国电视工业化的制作水准推向了全新高度。

《挑战不可能》作为现象级大 IP,打造素人英雄,强塑工匠精神,怀揣着中国电视人的执着追求和极致态度。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兼综合频道总监王晓真对综合频道的定位是国家电视台旗舰频道、第一频道,所以频道必须承担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力量的责任。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认为,“《挑战不可能》正是承载这些责任的标杆节目,我们的节目是一档有力量感的节目,它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精神需求,让挑战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剂,用挑战精神跟观众建立情感共鸣。”

作为《挑战不可能》的联合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认为,“一个国家的成长高度,当然不是由摩天大楼决定的,它取决于全体国民精神的高度和现代性,而《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正是一档涵养和重塑大国国民精神的节目,做好这档节目,无疑也是走进新时代的我们这批电视人使命和责任。”

表达手法日益娴熟的新一季《挑战不可能》,有筋骨亦有血肉,通过以下三个角度的“刚柔并济”,在雄浑有力的震撼与回响中,润物无声,潜入人心,让新青年精神“燃”起来。

第一,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确保挑战的专业和权威,也极力用观众容易理解的方式制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将赛事感和表达度高度统一。

在很多观众看来,《挑战不可能》就像一个激发潜能的“巅峰考场”。节目为每一位挑战者量身定制专属比赛,反复论证难度临界值,并邀请实力强劲的对手和权威专业的裁判,多角度激发每个选手的最佳状态。

以首期花式跳绳项目为例,节目先后请出交互绳30秒速度赛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来自日本的ayumi团队,以及2017世界跳绳锦标赛交互跳绳速度冠军、来自澳大利亚的cleveland air magic团队,层层递进增加难度、制造悬念,三位中国少年虽然遭遇了生理和心理的“车轮战”,却遇强则强,过关斩将,最终一举打破世界纪录。高速摄像机和吉尼斯认证官全程见证结果的真实有效,做足了不是赛场胜似赛场的紧张刺激。

除了撒贝宁的项目解读,第三季也尤其加大了评委参与体验这一环节,珠心算环节四位评委亲自做题,无形中代入了普通人面对挑战的平均水准,为选手冲刺铺垫了充分的张力及悬念,让终极比赛更加震撼人心。

第二,震撼度和感染力的结合,从项目挑战的完成到人物情感的流露,十分流畅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普世价值,激发大众共鸣。

几乎没有人生而不凡,《挑战不可能》极少展示天赋秉异的“人间奇观”,更多的笔墨留给了千锤百炼的“平凡奇迹”。来到节目的选手,和我们一样只是别无二致的普通人,他们超越想象的震撼展示,源于“认识自我”和“挑战自我”。

第三,小舞台和大背景的结合,身为节目主角的“挑战者”彰显中国风采,作为节目录制的背景不乏“中国骄傲”的身影。

《挑战不可能》不仅是中国匠人的展示舞台,也是中国成就的展示舞台。节目曾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机构合作,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成为“挑战者”,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挑战“打乒乓球”和“倒立喝茶”;撒贝宁也在航天员张晓光的指导下,挑战了航天员训练项目“离心机”。这类能够展现大国科技、大国工匠、大国成就的挑战项目,仍会是新一季节目中关注的重点选题。正如董卿所言,“如果一个人的荣耀可以和国家的形象站在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世界也许没那么复杂,只要你敢试,它就敢应答。先辈楷模在前,青春榜样在侧,我们足以从每一份工匠精神里汲取朴素而伟大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去挑战每一个不可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