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让痕迹更清晰
虽然现在很晚了,但我还是想把这两天的事记下来。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不做,后面可能也许大概就不会在记录了,之前的种种告诉我,拖延之后就没有之后。
比如当年去重庆,虽然念叨很多年,但都没去成,一个案件,疫情期间,在我们吃了热辣滚烫的火锅时,疫情也热了起来,吃个火锅的时间,我们所在的区域从中风险变成了高风险,以至于下午的庭审都是由法官亲自出来法院大门接我们进去的,特殊时期,特殊享受。
后来因为核酸码的问题,按规定持48小时核酸码乘飞机,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承运期间全程保持有48小时的证明,就差那么几小时的时间,于是全城疯狂找地点做核算。也因此,见证了山城的魅力,前一分在平底,转个弯可能就发现原来是半山腰。
整个过程非常曲折,现在想起来,觉得没什么,但在当时的状态,人心慌慌。
再比如北京之行。享受了律协的福利,去到国内Top学府,清华大学,见识到了不一样的老师及学校环境。4天的课程排的特别满,但我却全程没有瞌睡,因为老师真的讲的太好了,生动,形象,有活力,连枯燥的法制史我都能听如迷,打破了我以往对教学的认知。心里无数次感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原来不是一句空话。
除此之外,4天里,逛的最多的就是清华的校园。见识了黑白不一样的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其实真没书中描写的那么美,实话还没我家池塘美,但就这么一个地方,被多少人想念。正如老师说,不见比见好。
清华园有很多地方都很美,比如二校门,我们的大合影背景就是那。还有广场的标志建筑ri gui ,大礼堂,图书馆,还有好多好多
这时再回忆,也没有了当时的震撼,所以想了就要做,不然就只是想。
莆田之旅
01
案件基本告于段落,虽然我觉得这案件来回奔波的有点苦,但最苦的是案件走向可能与预期相差特别大,原因用当事人要带给家人的一句诗描述也很贴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都能引经据典了,按道理来说语文能力也不错,可是就无法理解刑法上的规定。
对于他来讲,律师,公安,检察院,甚至还有法院都是要害他的人,而仓里面的兄弟,领导,那才是亲的,说的才是对的。
这也是我执业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这么有主见的嫌疑人,太执着于心中的小九九,总想着侥幸豁免,说不定就逃脱了。
刑法是最严厉的法,因为他直接导致人失去自由,所以一般都特别谨慎的对待。但现在信息的发达,人的意识提高,而法治观念还留在过去,所以当一脚踏入红线,首先不是自我反思,反而更多的责怪。
以至于庭审时我的当事人还在一味地指责,一味地推脱,一味的狡辩,最终一意孤行。
另一个更加,庭审上多次教法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自己对本质又不加思考。
这案件本来不大,结果这样一弄,小事变大事,小罚变重罚。相反,同案中,犯事更重的人,因为态度,比犯事轻的人处罚更小。“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并不只是标语,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这个案件前前后后我们去了6次,每一次都苦口婆心,有一次甚至我还带了3天,就为了那一点可能性,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结果最后简单的案件,2次庭审,过程都很激烈,实在无法理解。
莆田,从中山过去,到博览中心坐深中大巴到前海,在地铁5号线到深圳北, 全程约1小时40分,费用18+6。
深圳北到莆田,基本是4个半小时,班次很多,每一个小时都有一班,费用二等票280。
莆田车站到莆田各地点,平台上很容易搭车,在车站地面比地下车库等车容易。
返程也是一样,只是回来深圳北5号线到前海湾,B出站口,上来就可以乘坐回中山的大巴。
全程下来也得2+4+1=7,来回超12个钟,都不容易。
02
出差虽然苦,但除了费用会相对高点外,再就是见识,思维会变广
如果不去莆田,我不会记得莆田系的鞋那么有名,全世界代工,但没有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都是偷偷摸摸,还只能晚上开业。
如果不去莆田,我无法理解他们说的莆田人富有的程度,娶老婆三金以斤论,建房子以5,6层起步,在一个啥都没有自产的情况下,硬是把石油,医院,黄金做出天际。
如果不如莆田,我也没法接触到外面其他律师,虽然可能以后都不会有交集,但认识就是一种缘分。
最后如果不去莆田我也没法见到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同学,可能不出意外这辈子都见不到。
莆田妈祖的出生地,七分三,二分水,一分地,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有南少林,有妈祖庙,有红木家具,有荔枝,有龙眼,有柚子,等等,好多好多。
也正是因为这次案件,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理解,将来像别人推荐旅游的地方又多了一个。
03
因为坐车时间比较长,打发这样的时间,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
这次我带了一本余华的散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面余华讲述了自己写作风格转变的由来,写到他一路成长,特别是关于走上写作之路的一些认知及见识,比如对神下凡,飞行等的描写,说都有自己的现实依据。
比如对文学的见解,遇到其他国家的作者,一起对文学的谈论。
读这样的数,就是让自己涨见识,增知识。
书中也说,读平庸的书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确实如此,因为这些年我兜兜转转杂七杂八的数看了不少,但真正留下的知识不多,所以平庸的书阅读是一种负担。今年我有重点的读了一些经典,很多时候很有感触。
但今年动笔少了,感触过了就忘了。明年这点上要加强,只有记录,才能让感触变成深刻的记忆。
总之,记录,让一切有迹可循。保持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