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处约,长处乐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zhys雨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一个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呆在困顿的环境下。如果周围的环境变得很糟糕时,那么他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小人行险而侥幸,君子居安以俟命就是这个道理。
不仁的人也不可长处乐,这就怪了。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时间长了他也会受不了,小人得志,乐极生悲就会出现。
为什么不仁的人穷也不行,富也不行?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人为什么叫不仁者吗?一个不仁的人,他的内心是为外物所驾驭的,他的高兴与否,幸福与否,都取决于外在的东西,外在人的评论,所以当他呆在美好的环境时间长了,麻木了,习惯了,体会不到这份美好的来之不易,不能心存感激。然后开始作。我们会看到很多一夜暴富的人,生活往往变得越来越糟糕,那么多的钱突然间击溃了生活的惯性。
相反,仁者,既可以长处约,也可以长处乐。约和乐都只是外在的表现,跟其内心的平静是没有关系的,他不是以外物所役之人。他们有自己的天命,有自己的理想。像颜回,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颜之乐到底是什么呢?
外在的东西虽然给我们特别多的变化,有钱或者没钱对于其内心的那个淡定的状态是没有改变的。
其实,今天大量的人都是不可长处约,也不可长处乐。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一年当中有多少天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开心。
我们总是期待放假,期待放假时觉得我不可能再忍受这样的生活了,我必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当真的去旅行了,又会开始抱怨,吃的不好,住的不好,好烦。我要赶紧回家。连度假都没法好好享受。
所以,要学会去求仁,不被外物所奴役,真正追求理想与天命,每天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常怀一颗感恩和谦卑之心,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的高自尊,安安静静的读书。久处约长处乐。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忍受不了贫穷,也不能好好享受快乐。仁者能够安于仁的状态,智者能够把仁的价值发挥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