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拆解1-1
采铜,成名于知乎,被成为“知乎精神”的代表,他的较真与理想主义赢得了许多人的点赞。人们评价他,惯于使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从而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成为知乎大神后,他将人生经验与思考凝聚成了《精进》这本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不仅被众多文化领域的大咖倾力推荐,在知乎有高达60万的点赞认同,豆瓣评分曾高达9.4分,在年度最受关注图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也是那年唯一上榜的本土书籍。
正如书中所言,生活就像一面多棱镜,它有不止一个镜面,相应地,也有不止一种可供观察和理解的视角。
采铜用人生这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本期我们将通过对《时间之尺》章节的拆解,谈谈如何正确的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对待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有人却觉得时间多到无聊地难以打发。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第一章《活在“全部的现在”》给出了如此解答。
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的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焦于当下的事,自觉而专注的投入。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第一章作为开头,有些提纲挈领的味道,他给出了一个很宏观而抽象的词汇,看似鸡汤。属实你找不到具体的行动步骤,其实行动的要素,已经藏在了郑重解释的字里行间。
我们举几个栗子,来辨析下,什么是时间的郑重。
1、成人的新娱乐,下班后躺在沙发上,刷着抖音、快手到凌晨1点,试图缓解压力,打发时间。
这是郑重么?不是,这是无目的荒废时光。虽然同样是玩,却没有任何的认真态度。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打发时间,把娱乐的选择权交给手机,随便看看。郑重,要有目的、全身心地去完成一项事务,达到心流状态,比如孩子们玩乐高,篮球,他是当作一项事业去对待。
2、坚信那句只要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人家搞直播带货,你想学,人家做文字变现,你也想跟,什么热点追什么?
这是郑重么?不是,看似努力,但却是急功近利。没有自己明确的专注事项,只是随波逐流,随风摇摆。追再度的热点,无非是被割韭菜。郑重是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事,全力以赴的去做好。
3、每天跟个陀螺一样,机械性地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庭,忙里忙外。下班惦记着工作,工作惦记着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
这是郑重么?不是,感觉很用心,实则是没主心。无法将精力聚焦于当下,总是想试试顺遂,悔恨过去,忧心未来,就没关心当下。郑重是知道轻重缓急,不急不躁的安排做好手头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郑重的核心词汇是,聚焦当下,有轻重缓急,全力专注投入。
提炼成具体动作,我认为可以分解成三个心。
一、守本心,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从而找到要干什么?这件事,相对长期时间内,最重要的事,是你的当前的初心使命。比如,你想提升能力,改变自己,选择拆书,那么拆书就是当下的本心。
二、有重心,对事务安排有先有后,有轻重缓急,不要光顾着手头事,建议参考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比如,有家务,有娱乐,有拆书,那需要把拆书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其余的是服务项目,能推则推,不能则快速解决。
三、更专心,聚焦到当下的事情,不想其他事。在固定时间内,专心的做一件事,这样既提高效率,又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