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对童话的美好想象持续久一点
2024-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发愤的柠檬
01
三年级的女儿昨天刚掉了一颗牙,在这之前应该有大半年没有掉过了,让她非常期待的是又可以收到牙仙子硬币了。
昨天中午回家女儿兴冲冲的跟我说她给牙仙子写了一封信,不知道会不会收到回信。内容写的是她的疑惑:同学们都说没有牙仙子,这是否是真的呢?
与之相似的是去年的圣诞节,我依旧给孩子准备了一份礼物,她一直追问礼物是不是我准备的,我还是坚持了是圣诞老人送的,孩子也仍然相信了。
昨天晚上待孩子睡着后,我用比较端正的笔记以牙仙子的口吻给孩子写了回信,没有正面回答是否是真的,但字句也透露了仙子的存在感。
没想到今天早上看到牙仙子回信的女儿异常的开心,似乎是因为回信解决了她的疑惑。虽然她还是提问回信是不是我写的,我只反问了一句你这字像我写的吗?她就更加相信这是真的了(因为平时看到的我的字写得比较随意和潦草)。
02
虽然孩子已经三年级,但她仍然相信童话故事,相信牙仙子和圣诞老人的存在,亦或者说时孩子相信爸爸妈妈给她编织的美好谎言,她愿意相信爸爸妈妈说的话。
那是否要告诉孩子故事的真相呢?还是等待孩子自己去发现呢?
我觉得还是可以等待孩子自己真正发现的那一天,让孩子对童话的美好期待持续的久一点,即便最后发现这是父母善意的谎言,也不会觉得是一种欺骗,而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谎言和仪式感有所不同,父母借由圣诞老人或牙仙子准备孩子期盼到礼物,是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孩子也会在收到礼物时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和快乐,也会对这样的仪式感记忆深刻。
只要孩子相信,我想我还是会一直扮演下去。即使孩子知道了也没有关系,那就是是表达父母的仪式感了。
据朋友说他们家娃五年级的时候都还相信圣诞老人,这样我倒是很好奇女儿什么时候会知道原来妈妈真多就是牙仙子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