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误
文 | 寒格格 图 | 花瓣网
真爱,一生能遇见一次便是万幸,不抓住,错过,就是一生。
源法寺里,一位年轻人,一直在跪拜,祈求姻缘和顺。他抽了一支签请净空法师给他解,说自己心仪一位姑娘,父母却让他娶他人,正不知如何是好。
法师看了一眼签文,讲起了多年前,新月镇曾经轰动一时的故事。
1
那是刘家公子和沈家三小姐的一段佳话。
刘宣是将门之后,沈络出生于殷实的书香之家,他们俩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
自打幼年时期,两家就时常有走动,刘宣虽出生将门,却文质彬彬,酷爱诗书,沈络文静灵秀,善解人意。
二人年纪相仿,情意相投,在不谙世事的少年时期度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暗暗滋生了。
花前月下,他们吟诗作对,丽影成双,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两家父母亲人,都觉得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于是,在刘宣年满20岁那年,刘家上门提亲,并以祖传的羊脂玉佩作为定情信物。那年,沈络刚过及笄之年。
一年后,他们成亲了,新月镇足足热闹了三天三夜。
婚后,二人更是鹣鲽情深,沈络每日陪伴刘宣读书、写字、作画,一刻不离。刘宣不想像父亲那样成为武将,因此,父母希望他专心读书,考取功名。
可是,刘宣似乎更沉醉于吟诗作画以及和沈络的情深之中,把功名利禄早就抛诸脑后。
2
三年后,刘宣的父亲去世,刘家家道日渐衰弱。母亲开始对他越发严苛,强烈的恋子情结,让她见不得儿子与媳妇儿的卿卿我我。
每天晚上,母亲要求陪着刘宣用功读书,不让沈络踏进书房,陪伴身侧。
白天,他们偶尔散心的时候,母亲还要插上一脚。夫妻俩虽然心中不悦,却也不敢违抗母亲。
几年下来,沈络一直没有身孕,这也让婆婆有了诟病的理由。
刘家三代单传,母亲一直盼望儿子早日传宗接代,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目睹现下的状况,母亲十分不满。
一日,刘宣带着媳妇儿外出回来,有说有笑,一进门,就看到母亲阴着个脸:“宣儿,你到我屋里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刘宣不解地跟着母亲进了屋,留下沈络一人在前厅,一脸茫然。
母亲关上了门,严厉地跟刘宣说:“宣儿,你心里还有我这个母亲吗?”
“母亲,您怎么会这么问呢?我心里最尊重的人就是您啊!”
“那好,你把沈络休了。”
“什么?!”刘宣愕然,不知母亲为何说出这般话来。
原来,近年,母亲对刘宣无心功名,沉浸在儿女情长中,已十分不满,加之沈络一直无所出,便起了让刘宣休妻之念。
可,刘宣和沈络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彼此相知相惜,情比金坚,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彼此心中的位置。这份感情,谈何别离?
然而,母亲威严专横,责令刘宣务必以前途和家业为重,如果不答应休妻,就死在他面前。
这一切,对刘宣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让他一时间不知所以,只能跪下苦苦哀求母亲。可是,母亲心意已决,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这让素来孝顺的刘宣,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当他心如刀绞,垂头丧气地推开门时,发现沈络正站在门口,满眼的暗淡与悲戚。沈络当时听到房中传出极大的动静,本想过来看看究竟,结果,听到了让她致命的一切。
刘宣不敢再去看沈络的眼神,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把穿心的利剑。
他原以为,这辈子,他们之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谁承想,造化弄人,让他在有生之年,还要承受这般离别之苦。
可是,在那个年代,母命就是圣旨,这对情真意切、鸾凤和鸣的夫妻,终究还是敌不过世俗的功名、孝道和传宗接代的思想。
3
迫于母命难违,以及母亲的以死相逼,刘宣只得答应将妻子送回娘家。可是,二人仍旧无法割舍对方,暗地里还偷偷找机会见面,以解相思之苦。
可是,精明的母亲,很快觉察到了此事,责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刘宣另娶了一位妻子,想彻底断了他们藕断丝连的念想。
沈络心灰意冷,整日锁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渐消瘦。
新月镇名士孟陵,仰慕沈络已久。在他得知沈络如今孤身一人后,立即决定上门提亲。
他力排众议,告诉父母此生若非沈络,他宁愿终身不娶。父母无奈之下,只得成全。
而沈家二老,被刘家休妻这么一闹,倍感屈辱,从此也断了和刘家的往来。
如今,孟陵在这样的时候,还倾心于自家女儿,二老甚是欣慰,很快就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就这样,一个另娶,一个新嫁。刘宣和沈络这对昔日的璧人,被封建礼教硬生生在他们之间划出一道鸿沟,从此劳燕分飞。
婚后的沈络,依旧少言寡语,面容憔悴,还时常坐在窗前发呆。孟陵虽然心疼心焦,却依然对沈络关怀备至,没有丝毫怠慢。
他深深理解沈络和刘宣曾经的伉俪情深,知道她无法一下子从那段感情中走出,但他有耐心,有信心,能让沈络回心转意,从内心真正接纳他。
4
而刘宣对新娶的妻子毫无感情可言,他只得收起满腔的幽怨,重新拾起科举课业,埋头苦读。
五年后,他只身离开了故乡,前往京城应试。最后,他以扎实的诗书功底和才华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的青睐,被推荐为魁首。
然而,当朝宰相的侄儿也在同科应试。为了让自己的侄儿金榜题名,宰相借故判刘宣的试卷无效,导致刘宣名落孙山,却投告无门。
科举失利后,刘宣回到故乡,心中倍感凄凉,时常独自一人把酒吟诗,或是徜徉在山野幽径,或是浪迹于街头巷尾,过着放荡悠游的生活。
转眼,十年过去。
一日,他漫步于梅岭赏梅,在幽径上,迎面款款走来一位女子,挽着丈夫的臂弯。
刘宣猛一抬头,竟是阔别多年的前妻沈络。在他们四目对视的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两人恍如隔世,不知是梦是真。
他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饱含了数不清的情思和幽怨。还是孟陵上前作揖,问候刘宣,才打破了僵局。
刘宣回礼后,看了一眼沈络,不舍但又不失得体地走开了,径直到前面的亭子里喝酒。
孟陵让沈络取点随身的酒菜,拿去给孟陵:“你去吧,我在前面岔口等你。”
沈络迟疑着走到刘宣对面坐下,他们默默注视着对方,饱含深情,仿佛要把多年来错过的时光都补上,万般心事不知从何说起。
“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刘宣问沈络。
“挺好。”沈络低头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刘宣仿佛在自言自语。
就在沈络低头的一刹那,她看到了刘宣腰间垂挂的荷包,那不是自己当年离别时赠与刘宣的吗?
荷包里是沈络的一缕青丝和一首定情诗。原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随身带着,一刻不离。
沈络的泪水马上就要涌出眼眶,她赶忙跟刘宣道珍重告别,转身离开,只留下刘宣一脸惆怅。
一路上,沈络抹去泪水,拖着沉重的脚步,去和前面岔口的孟陵会合。
5
回到家后,沈络卧床一病不起,这次与刘宣多年后的重逢,无疑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心灵,唤醒了她沉睡的情感,将积蓄已久的思念和委屈,一股脑儿宣泄出来。
沈络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刘宣这么多年来始终对她情深义重,不忘于心,这份深情让她有点无力承受。
他们二人刻骨铭心的情缘,原本已经封藏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没想到,这么一触碰,犹如决堤的洪水,在她心头泛滥,再也收不回去了。
沈络嫁给孟陵的这几年里,二人虽然算不上鹣鲽情深,倒也相敬如宾。孟陵对她呵护备至,重新给了她情感上的抚慰。
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曾经深深感动过沈络,她一度以为自己已经从之前的情伤中走出,慢慢开始接受孟陵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和刘宣青梅竹马的感情,才是在她心底扎根的信仰,没有人可以动摇,更没有人可以替代。
她内心深处重新燃起的感情烈火,让她日夜煎熬,日渐憔悴。她的身体就像一盏快熄灭的油灯,慢慢枯竭。
然而,有一日,她忽然精神大好,下床作诗,写下了一页又一页对刘宣的爱恋、思念和今生的遗憾。
写完,她又一张张地丢入火盆,她的心也跟着烧成灰烬。
她的脸被火映得通红,突然,她胸腔一股暖流逆势而上,一口血呕在了地上。贴身侍女将她扶到床上,那时候的她,虚弱得只有一息尚存。
管家赶紧去寻孟陵,他匆忙回家后,就一直守在沈络身侧,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生怕一眨眼就会失去她一样。
大夫把了把脉,摇摇头,束手无策地离开了。
孟陵哭着对沈络说:“你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一起走。”
“对不起,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你一定要保重。”沈络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完了这句话,随后就撒手人寰了。
“不!”孟陵抱住沈络,哀嚎痛哭,他责怪自己没照顾好心爱的人,没给与她足够的爱。事实上,孟陵把一生的爱,都给了沈络。只是,在沈络心里,刘宣已经占据了全部。
前世相欠,今生相见。爱本身没有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同。
沈络生前最爱梅花,孟陵就把她葬在了梅岭,让她年年可以赏梅。
6
沈络香消玉殒的消息,很快在新月镇传开了,这对刘宣来说,无疑是五雷轰顶。
他疯了一样,跑到梅岭,跪在沈络的坟前,守了三天三夜。他把沈络新婚之日戴的金钗,连同他的心一起埋葬在这里。
后来,刘宣给家中留书一封,就杳无音讯了。红尘俗世,再没有他可以留恋的了。于他而言,往昔的美好、今朝的无奈和悔恨,就像一场梦。
正如苏轼的词中所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刘宣和沈络的情丝被封建礼教无情地斩断,他们的心却一辈子在为彼此坚守。然而,他们终究还是错过了彼此。
时过境迁,新月镇再无刘公子,而梅岭山后的源法寺,则有了一位法号净空的僧人。
魂牵梦萦数十载,一抔黄土祭今朝。
此生愿作归隐士,犹吊故人一泫然。
美好的情感,光是遇见,就耗尽了一生的运气,如若没有好好把握,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一回首,早已恍如隔世。
年轻人恍然大悟,拜谢法师后,重新踏上了归途。
格格说
世事无常,有些幸福我们或许无力把握,有些幸福,遇见了一定不能放手。
- 有一种爱叫点赞和转发 -
原创作品,先授权,后传播;
未经许可,权利人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最终解释权归四格格驿站所有
法律顾问 | 浙江文曜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