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优秀文集善柔美文分享圣贤书友会

《道德经》读后感「七十四」自爱不贵

2021-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迁遇
书籍封面

书籍封面

题外话:

《道德经》的版本很多,每一位译者所做的翻译和所做的解析以及所举的例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为了方便想看原书籍的朋友查找,还是写清楚译者的姓名比较好一些。本人选的版本,是译者蒋信柏的版本。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人民不惧怕管理者的权威,管理者的大难就要临头了。
不要逼迫人民使其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其无以生计。
只有不迫害人民的生计,人民才不憎恶管理者。
因此,圣人要有自知之明而不要自以为是,懂得自我珍爱,而不显耀权势。所以舍弃自见、自贵,而采取自知、自爱。

感悟:

本章主要讲了管理者的自知之明。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指管理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是威胁,即人民的反抗斗争。整句话的大意是如果人民不再害怕管理者的权威,那么管理者也就要大难临头了。

为什么?

如果国家的管理者生活作风有问题,他们追求物质享受,骄奢淫逸。那么民众将会诱发强烈的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人民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着死亡和犯罪的危险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民众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不会再惧怕管理者的权威。管理者的权威受到威胁,丧失了地位,就意味着结束了安逸的生活和耀武扬威的日子。

管理者若是想保全自己的名位,就不能作威作福、荒淫无耻、凶残无度,不能逼迫人民使其不得安居,不能压榨人民使其无以生计。

我们都知道民以“生”为本,如果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人民就不会惧怕什么苛政、威严。如果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安于现状,社会发生动乱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圣明的管理者有自知之明,他们绝不会因位居高位而炫耀,更不会骄奢放荡、恣意妄为。他们懂得自爱,也懂得爱自己的民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