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月亮与六便士(2)
【2、结婚】
象牙塔下的生活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王珏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4年时光。
首先是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开拓。从农村走进城市,王珏看到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环境的变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又井然有序,绿树成荫,花开艳丽。一下子令王珏有点应接不暇,她本来是很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如此繁华的世界面前,一下子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王珏一下缩了回去,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很少说话,很少表达自己的内心。
另外一个吸引王珏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王珏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更别说看它们了。现在。学校的图书馆摆放着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书,而且可以免费借读,王珏一下子把自己投入到了茫茫书海之中,饱餐着丰盛的精神食粮。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客颜自会改变。王珏在大学4年的时间里,随着环境的变化,书籍的滋养,不但容颜有变,气质也在逐渐形成,出脱成一位漂亮的淑女,完全脱去了在农村时的样子。
跟武文的相恋更是王珏大学生活的美好的一部分。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散步,一起看电影,看上去真的像一对如膝似胶的恋人,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但是,王珏慢慢发现武文的一些缺点,比如比较懒,早上总是睡懒觉,不吃早点;不爰运动,不会打篮球;爱喝酒;抽烟。
王珏从小就喜欢运动,从小学到高中,每年的运动会从来没落下过,而且无论是短跑还是长跑,亦或是接力赛,每项都是冠军。上了高中还是校篮球队的前锋。
当他知道1米8高的武文不会打篮球时,惊得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相信。后来,她有空也教武文打篮球。虽然武文是学会了,但是终归是不爱运动,几乎不参加运动会之类的活动。
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转瞬即逝。4年大学生活很快要结束了。王珏和武文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面临着毕业分配的问题。
当时的政策是跟户籍走,哪来哪去。王珏和武文不在一个省,面临着各奔东西的忧伤。
王珏希望武文随她而去,毕竟她们的省会是大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武文确有想法,他却想去更大的地方寻找机遇。因此,毕业后,王珏回了原籍西京,武文却去了北京,俩人流着泪作别。
意外不总是悲伤的,也有喜悦的。
8月份的一天,也就是他们毕业的一个月后,王珏跟几个高中同学相约去玩,她们去了同学家,一起做饭吃,又去了母校打篮球。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到家。
母亲给了王珏一份电报,王珏一看都快跳起来了。电报是武文发来的,说他于三日后到西京火车站,希望王珏去接他。
就这样,分别一月后俩人又见面了,真是意外的惊喜。
王珏陪着武文先在自己家里住了几天,然后又一起去城里,用自己的钱租了房子,为武文安顿住处和简单的生活用品。武文带的钱已经在北京花光了,王珏又给他留了一个月的生活费,自己就回家了(那时候王珏还没上班,在等分配)。
又过了一个月,武文也找到了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武文非常高兴,专门叫王珏到西京来,请王珏吃饭,一起庆祝。
两年之后,两个人在西京站稳了脚跟,武文凭自己的本事进了一家杂志社,做了编辑。王珏根据政策分配,进了一家国企,在办公室做文员。
这时候,王珏的父母开始催她结婚,因为无论是家里还是单位,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王珏自己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只是武文,却似乎没有一点反应。
见武文这样的态度,王珏只好主动提出结婚的事。原来,武文并不是不同意,只是觉得经济条件还不够好,怕委屈了王珏。
武文家里孩子多,三个姐两个哥,条件不好,不能帮他多少。自己又刚刚工作,没有多少积蓄。
王珏知道了武文的心思后,告诉他,自己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俩人在一起,一起努力就一定会幸福。
王珏的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王珏是老大,下边有个妹妹和弟弟。王珏的母亲很开明,讲清道理,让王珏自己决定。父亲反对他们的婚事,觉得武文是个好孩子,但是毕竟是外地人,不甚了解其家庭情况,又没有好的条件,担心女儿受委屈。
但是架不住王珏的一心情愿,父亲最后找了武文谈话后,还是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那一年的元旦,没有房子,没有彩礼,带着有双方父母和亲戚朋友们的祝福,王珏和武文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在儿子出生前的那段生活是美好的,他们享受着二人世界的幸福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