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的心理课》

2023-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eleven_echo

曾奇峰

288个笔记

◆ 精神分析:你不知道的心灵面具

>> 自恋的人在关系上是剥削性的,他们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自恋性的竞争,即一方的自恋满足需要以对方自恋受损为代价,所以这样的关系最终可能会走向破裂。

>> 不健康的自恋,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需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所以他会经常处在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就像儿童时期没被父母满足一样。

>>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

>> 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 第一个台阶是依赖。这个阶段的人,没有他人就活不下去。

>> 第二个台阶是控制。比如有人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本质上是想控制他人,也是人格不独立的表现。第三个台阶是健康和成熟。这个阶段的人具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有独立和自由的人格。

>> 赋予能力以堕落的意义,即超我被激活对其打压,能力削弱或丧失。

>> 在他人的高压下要你专注于某一件事,你专注的可能是压力本身而非需要专注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被外界要求专注,会使人产生一种服从之后的屈辱感,这会极大地削弱关注的品质。专注力是独立人格的副产品。

>> 社交性的适应行为会使他们感觉到丧失自我的危险,或者否认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会导致自己产生屈辱感。

>> 赋予了工作太多的象征性意义,比如工作就是被虐待、被驱使,或工作意味着长大成人而内心还住着一个不能工作的小孩。

>> 心灵知识的积累、人际关系经验的积累,而最重要的是,心中有一个或一些充分成长的人格的榜样。

>> 因为我讲了太多的课,所以投射性地认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内容,重复讲会损伤我的自恋。我的同事给我做治疗,他说听过你的课加上看过你的视频的人,总数不会超过一万,而这本书可能有超过一万人购买。

>> 亲密关系中的投射也很多,最有破坏性的投射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一方认为自己不完美、有低价值感

>> 这种自卑感是自我攻击,投射出去就成了感觉到对方瞧不起自己。

>> 第二种,亲密关系的一方

>> 认为爱和依恋是弱小的表现。这种弱小感也会引起自己的屈辱感,投射给对方,就变成了害怕向对方直接表达爱和依恋,最后爱和依恋会变成对对方的指责。

>> 第三种,亲密关系的一方没有觉察到自己内在对性的冲突,就会把对同性的欲望投射到对方身上。

>> 第一种是下级对上级。很多人面对领导时不知所措或者充满恐惧,这是把要攻击领导的愿望投射成了领导要攻击自己。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攻击领导呢?回答是:有可能是早年你对父母的敌意,跨越时空转移到了现在你跟领导的关系中。

>> 第三种投射跟嫉妒有关。一个人攻击某些人,说他们急功近利、贪财、好虚荣,他看不见自己对成就、财富和荣誉的需要,而把这些东西都投射给了别人。

>> 安全感较低的人,是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投射到了环境中。换句话说,安全感越低的人,内心“杀人放火”的欲望越强烈。

>> 消除投射的方法是增加交流。交流所呈现的事实,会使投射被收回。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收回投射影响到人格的基本稳定时,有人也会选择对事实视而不见。

>> 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自己有的特征敏感。足够独立的、自我边界清晰的人,比较少投射。

>> 情感隔离:共情能力的匮乏

>> 他当然看见了,只是没有情感反应,所以等于没看见。

>> 情感隔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二是觉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后者也可以被称为缺乏共情的能力。

>> 意识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工作忙,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少了。但在潜意识层面,因果关系是倒置的。因为要减少跟孩子的情感联结,所以增加了工作的时间。

>> 也许你自己在童年时被太忙的父母忽略,你爱你的孩子,所以你也想你的孩子尝尝你童年的味道,你想把他变成能够很好地理解你的人。共享经验是爱的表现,其中也包括共享痛苦的经验。

>> 为什么一个人更愿意看手机而不愿意看自己的配偶,是因为看人会激活更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他无法承受的。还有,在象征意义上,手机可能是这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沉溺于手机,是自恋甚至自慰的表现。

>> 夫妻吵架,看起来在激烈地表达某些情感,但同时也在隔离另外一些情感,比如自己对爱、温暖、亲密的需要,以及不让自己觉察到对方也有同样的需要。在一个能看懂潜意识的外人的眼里,夫妻的冲突是一种双方情感隔离的亲密行为,藏着掖着地在亲密,又不想让自己和对方意识到。

>> 认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饱满的。饱满的认知生活意味着智力的充分使用。

>> 情感隔离的本质,是对智力的压制。

>> ● 强迫性后悔。一个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潜意识经常故意压抑自己的智力,所以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了糟糕的后果,然后他就处于后悔之中。

>> 所有精神科症状都有强迫性自虐的意义,自虐带来的痛苦可以抵消一些内疚。这些内疚感一般来自对父母的背叛感、幸福或成功之后的不配感,以及低存在感对持续自我刺激的需要(相当于我内疚,故我在)。

>> 1.增加自我觉察。

>> 相当于更多地使用智力,而不是仅仅使用情绪。

>> 2.找精神分析师。

>> 把那些在情绪、行为和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言语化,会部分起到修复前语言期创伤的效果

>> 1.象征化。

>> 用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方式释放攻击,比如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拥有更多知识、获得更多荣誉等。

>> 成年人通过工作释放攻击性。有些成年人潜意识层面赋予成就太大的攻击意义,所以被吓得不敢成功。

>> 快乐是一种分离性的状态,意思是你快乐我就插不上手了,你不快乐我才有给你帮忙的机会,所以,孩子的快乐被妈妈认为成了“攻击”。所以,不允许别人快乐,是借关心对方的名义实施攻击。

>> 攻击还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就是表达亲密。这可以理解成喜欢谁,就在谁身上用力,包括躯体上和心理上的用力。

>> 攻击性无法正常表达,还跟自恋有关。在潜意识层面,当一个人夸大地认为自己一出手就足以毁灭世界的时候,他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 自卑是自我攻击的常见现象。超越自卑的本质,就是扭转攻击的方向。如何把攻击性向外呢?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融入跟他人的关系,投身一项事业,这样攻击性就有了一些外界的投注点。

>>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 施虐者内心有婴儿期残留的与对方“同归于尽”的融合性愿望,以及对关系无所不能的控制。

>> 反向形成:回避深度的自我觉察

>> 一切在程度上有点过度的东西,本质上都有可能是它的反面。

>> “什么”是对“什么”的防御或者掩饰。

>> 当我们跟一个人打交道后有什么特别情绪,就要思考一下这个情绪有没有可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的;

>> 使用反向形成的人的内心风景,看得出来那是很耗费能量的。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这样内耗,他就可以把更多能量投入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去爱和创造。二是我们心中有一个理想人格的标准,就是活得真实,对自己和他人真实。揭示反向形成,就是还原真实。

>> 我虽然有许多不满意,但我还是认为现有的一切都很好,这样我内心才能维持平衡”。这是反向形成的功效,从暂时渡过难关这一点来说,反向形成就是智慧,但不是最高的智慧。最高的智慧是直面那些没让自己满意的问题,并发展能力去解决它们。

>> 让来访者在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做出改变。如果太快让来访者改变,就是野蛮分析。

>> 自我的边界: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

>> 1.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日记或微信聊天记录等。在孩子对此已经很反感的情况下,父母仍然不改变自己的行为。一个被父母这样反复突破边界的人,人格上会带着某种“味道”,将来在社会上就会以吸引他人来突破自己的边界。

>> 对孩子自我边界的毁灭性突破、对人权的践踏,并在预埋将来亲密关系的“地雷”,限定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感。

>> 父母对孩子婚恋的过度干预,在潜意识层面就是“越界”行为。

>> 孩子如果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反感了,就表示父母过度了。反感是孩子在拒绝“越界”的铁证。

>> 你自己对他人和工作环境投射了太多的复杂需要。你没有守住“我只是在这儿工作”的边界,你可能还想顺便满足对亲情、友谊的需要。

>> 老板自己的自我边界不清投射到制度上的结果,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员工之间的冲突。在制度严格的情形下,你如果还是跟较多其他人产生冲突,那就是人格层面的冲突了。要么是因为你突破了别人的边界,导致别人“反击”;要么是因为你潜意识“邀请”别人进入你的边界,而你的意识又反对别人这样做——你的内心冲突,外化成人际冲突。

>> 你害怕同意他人的任何意见,因为你潜意识跟他人界限不清,在意识层面同意他人,会让你有被他人吞噬的感觉。你不是不同意他人的观点,而是不愿意跟他人融合。一个边界清楚、人格独立的人,是不在意同意他人看法的,或者说他不在意别人表达任何观点,因为他也把别人看成一个边界清楚的、独立的人,不会强制性地想改变别人。

>> ● 边界僵硬是边界不清的反向形成。这种是像机器一样过分精密地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在钱上面过分认真,几块钱的事情也被赋予占便宜和被占便宜的意义;过度保护自己的隐私,把他人对自己的一般兴趣理解为对自己边界的侵犯,也对他人的一切不感兴趣;在礼尚往来中“斤斤计较”,缺乏灵活性;等等。

>> 在边界僵硬的背后或潜意识层面,我们是跟他人融为一体的。有人害怕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僵硬是在向自己显示:我很独立,我不需要别人。

>> 所以,健康人格是有清晰的自我边界,但这个边界具有适应环境的灵活性,能够进退自如。

◆ 关系:从负担变滋养

>> 现代精神分析则认为,人活着最根本的动力,是建立和维持跟他人的关系。

>>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有句名言:要不顾一切保护来访者的面子。

>> 远了,要通过抱怨把你拉近一点;近了,要通过攻击把你推开一点。只有人格不独立、个人边界不清楚,以及把自己的能力外包给了他人的人才会这样做。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的态度是:你离我近还是远,跟我无关。

>> 如果是人格层面的轻度的问题,通过学习、交友等方式是可以有所改善的。

>> 第一,我们没有获得别人的允许去评估别人的人格,这是对别人的攻击。

>> 第二,有可能我们没办法评价自己的人格,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格方面的问题,所以就把目光投注到对方身上,这样能够缓解自己看到自己不足时的痛苦。我个人强烈反对在日常生活中用精神分析的方式来评估或者改变他人的人格。

>> 对婚姻的定义之一是:以丧失某种程度的自由为代价来获得稳定的关系。

>> 一般来说,女性对亲密的需求更高一些,意思是有更高的品质和更长时间的需要。

>> 如果是因为男女双方这样的潜意识性别认同导致的亲密关系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女性变得“汉子”一点,男性变得“娘娘腔”一点。

>> 健康的人格,本来就应该是“雌雄同体”的。

>> 越是已经自由的人,就越能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此时需要的仅仅是爱,而不是对对方的剥夺或“奴役”。

>> 一种方式是抱怨,把自己变成了怨妇。这是退行到婴儿期,自我意识范围变小,放弃了智力的使用,并且使说话变成了近乎嘴唇的“吸吮”动作,其内容没有意义,所以别人不愿意听。更重要的是,抱怨在催眠般地向对方传达这样的暗示信息:你不能,也不愿意满足我的需要。这是双重的否定,既否定对方的能力,又否定对方的愿望。这就是抱怨最终无法解决关系问题的原因。从潜意识角度来看,抱怨的目的就是使抱怨者自己永远处在欲求不满的抱怨中。

>> 撒娇时意识范围是扩大的,能够精准激活对方英雄主义般保护弱者的愿望,当然也在催眠般传递这样的暗示信息:你能够而且也愿意满足我。可以肯定,很少有人能抵挡这样的控制。还有,撒娇时没有求人时导致的羞耻感,也不会投射羞耻感给对方,所以对方往往是乐呵呵地“被控制”。

>> 为了获得好的亲密关系,他付出的不是自己的创伤,而是智慧。

>> 不好的亲密关系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双方或者主要是某一方在重复父母当年的冲突。觉察到这一点,关系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控制和改善。

>> 一是心理问题,至少有部分原因是自己愿意整出来的;二是摆脱它,取决于你是否从意识到潜意识真的想摆脱它。

>> 你人格的发展停留在“控制期”,你是一个潜在的对权力过度感兴趣的“政治家”,跟婆婆冲突的本质是谁说了算的权力斗争。

>> 也许你对自我边界不清楚,所以投射性地不清楚老公和婆婆的边界,他们在你眼里几乎是一个人。

>>  在你的潜意识里,夫妻关系甜蜜、婆媳关系和睦造就的幸福的总和,有一个额度。超过这个额度,你就会觉得你不配。挑起战火、引发痛苦,可以把这个额度降低到你觉得配的程度。这也是人性里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痛苦超过限度,还可以滋生出一些殉难者的悲壮感,而幸福超过限度,诱发的就是自我攻击。

>> 媳妇跟你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代表你儿子、孙子“起义”,以摆脱跟你的关系的高浓度、高复杂度。

>> ● 你无法通过创造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你需要用付出来证明。当你的付出包含某种交易式的要求,并逼迫媳妇就范,媳妇不顺从时,冲突就发生了。典型的交易式表现是:我为你们孩子付出了那么多,那为什么你们家的事情、孩子的事情,我就没有一点决定权?

>> 你放弃了对对方的改造,对方会觉得被你接纳;不改造对方,也让你处在自由的状态中,你们的关系也不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你不会把对方过度理想化,所以你不会失望;你也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投射给对方,所以能够分辨清楚你和对方的边界;等等。

>> 跟自己的爱人讲道理,就像跟自己的朋友、同学、同事讲道理一样,这是想把爱人往外推,没有“爱其所是”。

>>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的是情感联结,你一讲道理,你跟她的情感联结就断了。如果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想推广大道理,那彼此的亲密感受也将越来越稀少。讲道理是判断对错这个级别的行为,是心理发育停滞在4岁之前的表现。

>> 女人过度唠叨,是她的人格发展还部分停留在婴儿期的表现,也是没有“爱其所是”的表现。你的丈夫是个成年人,肯定不会完全按照你的逻辑行事,所以你会越来越失望,他因为不能满足你,也会觉得越来越挫败。这个关系的走向就堪忧了。

>> 在他性心理发育过程中人格被扭曲了,这就叫人格层面的性压抑。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性压抑导致的人格扭曲。

>> 成年人在事业上挥洒自如和功成名就,是婴儿性欲充分升华的表现和结果,只是不再有乳臭或大小便的气息。

>> 力比多在事业上的充分释放导致了有钱。当然,也许最恰当的答案是所谓的循环因果:力比多释放,导致有钱;有钱可以使力比多更充分释放,转移到事业上就更成功。

>> 事业成功是力比多升华后充分释放的副产品。

>> 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持一些有滋养的人际关系。

>> 当一个人超我过于严厉,连一般社交中隐藏的与性有关的内容都被打压的时候,这个人就连一般的社交能力都丧失了。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宅男宅女,就是这样被自我囚禁在家里的。

>> 很多激情奔放、各种能力超强的人,本质上,他们就是少有性压抑的人。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都清楚地知道,升华了的力比多的满足并不违背现行的道德和法律。

>> 而那些情感平淡、各种能力都被削弱的人,本质上是性压抑。这样的人,生命没有被充分激活。

>> 性成瘾者是生命被充分激活了的人吗?回答:不是。他们的性行为并不完全受健康的自由意志支配,更多的是一种补偿行为——补偿其他方面的挫败感,也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机械地从事着性活动而缺乏爱作为基础。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在健康上、法律上、荣誉上和财务上的自我毁灭行为。他们不是在激活生命,而是在限定生命,让力比多投注的范围变得狭小了。

>>  最重要的性器官,不是在两腿之间,而是在两耳之间。两耳之间就是大脑。

>> 个体只对离自己最近的中心负责,这为中心之间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 人格强大的人是不会过度依赖或完全融入某个特定的圈子的。

>> 分裂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婴儿式的防御,意思是:因为心智发育不成熟,所以无法承受自己或对方“既好且坏”,要么把所有的“好”留给自己,所有的“坏”投射给他人。或者相反,把“坏”给自己,“好”给别人。

>> 我们倾向于把一切关系亲情化。

>> 1.好攀比者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别人有什么,他就要什么。2.自己人格上的匮乏带来的屈辱感,需要用外在的荣誉和物质压倒他人来补偿。3.从起源学上来说,攀比心是婴儿跟母亲的关系的残留。母亲有我需要的、能够分泌乳汁的乳房,而我没有。

>> 赋予一般的享乐以堕落的意义,变得不能享受人际关系以及感官快乐,如美食、美景等。与此同时,会贬低享受那些快乐的人。穷奢极欲的人本质上跟这样的人是一样的,中间隔着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

>> 对他人有过高道德要求,是自己人格弱小的表现,因为他幻想着自己被高尚的他人保护。他无法独自在“零道德”的环境中存活下去。

>> 在职场中,过度控制是管理者家长化的表现,长久来看对企业会有很糟糕的影响。表面看起来控制的是人,事实上控制的是创造力和积极性,以及所有职员主人翁般的责任感,同事关系变成了互相监督的关系。

>> 团体级别的俄狄浦斯情结

>> ● 关系的功利化。亲情功利化是最让人难过的事情

>> 功利化是对友谊和亲情的掩盖,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或者他曾经被功利化地对待。

>> 1.某人可能是某个方面的权威,但可能被他人甚至包括他自己(自恋)赋予这个方面以外或者全方位的权威的意义。

>> 一个企业老板可能是管理方面的权威,但他人把他看成精神导师甚至圣人,他本人也这样认为,造成对他的服从从工作场所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2.人格不独立的人是没有底线的,因为他依赖权威才能活下去。满足权威的需要才是他的底线,是他活下去的必要条件。

>> 3.太把自己当成权威的人,人格也可能是弱小和残缺的,他需要扮演强大和完整。他人过度理想化的反馈,可以稳定他的夸大的自我意象。

>> 血缘关系的特点是无法终止,就是割肉剔骨也不能终止。而亲密关系是可以终止的。

>> 还原亲密关系可终止的特点,会使我们对对方“下手”时变得有分寸。有人建议婚姻设置有效期,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人们,婚姻关系不是血缘关系。

>> 平淡不应该是亲密关系的必然归宿。

>> 向父母平淡的关系看齐。比如,一个女性知道她父母的关系完全没有温度,如果她让自己的关系充满激情,那让她的父母情何以堪?

>> 双方对创造力的压抑。这是人格层面的压抑向亲密关系投射的结果,估计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平淡,比如平淡的工作态度。激情是创造力的延伸,两个鲜活的、有创造力的人在一起,激情是不会褪色的。我们的文化对创造力是有些敌意的,创造力往往意味着背叛。

>>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长着一副严肃的负责面孔时,表示他们正在掩盖关系带来的愉悦感,也许这种愉悦感被他们体验成罪恶感。

>> 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其他任何人高浓度地介入,都可能成为问题。

>> ● 亲密关系同事化。夫妻共事是常见现象,但要划清边界、不发生冲突,很不容易。没冲突当然是好事,如果有冲突而且难以调和,最好放弃同事关系。对那些从无法共事最终变成无法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来说,他们潜意识里也许有一个倒置的因果关系:因为要分开,所以借共事冲突。

>> ● 隐性性行为。人格层面有性压抑的人,往往通过表面上看不出来是性行为的方式来满足性的需要。人格层面的性压抑是一种不能自我觉察的状态,即使是性行为丰富到如封建帝王的人,也可能有这样的压抑,比如那些人格扭曲的帝王。夫妻之间频繁争吵甚至出现肢体冲突,就是一种隐性的性行为,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更隐蔽。

>> ● 某一方的嫉妒妄想。一定程度的嫉妒,可以被理解成调情的一部分,是健康的。但若嫉妒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猜疑,严重到双方都很痛苦,都觉得生无可恋,就是大问题了。

>> 嫉妒的那一方压抑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这个倾向便以幻想配偶跟自己同性别的人暧昧来间接满足。

>> ● 自我功能过度外包。

>> ● 扩大化的自我攻击。

>> 增加自己的价值感,自然就会减少对那些爱自己的人的贬低。

>> 原因之一是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按照很多的规则行事,这其实是很压抑的,而在亲密关系中,那些规则可以被打破。通俗地说,可以以某种程度和某些方式“乱来”。但是,亲密关系有着自己的规则,你越是遵守它的规则,就越能享受在其中“乱来”带来的乐趣和滋养。

◆ 亲子关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果决,不拖泥带水;尊重他人的边界,不搞模糊不清的关系;

>> 人格变化只有三种途径:一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包括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行为,并且去理解这些状态后面的意义;二是去跟各种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使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变得松动;三是找精神分析师。

>> 他们去找精神分析师,并不是要解决某些具体事情该怎么做的问题,而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个级别的问题。当然,怎么做也重要。

>> 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学习成为自己和跟他人打交道的唯一重要的途径。

>> 广义地说,一切皆游戏,学习和工作都是游戏。严格区分游戏和学习的界限,既破坏了游戏的快乐,也削弱了学习的动机。那些把学习当成游戏的孩子,学习的动力永远不会衰竭。

>> 以结果论动机:没出问题,你当年做的都没问题;如果出了问题,那就要梳理所有大小事情——即使从人类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影响历史进程和结局的,并不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 父母的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把孩子打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被抛弃过的,会抛弃孩子;被粗暴对待过的,会粗暴对待孩子。让人伤感的是,这样做的动机是爱,因为爱一个人,才会让他以某种形式跟自己一样。

>> 如果父母当年学习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有些屈辱的社会阶层,这种屈辱感不被觉察的话,那他也会让孩子的努力学习过程充满屈辱的味道

2022/12/22发表想法

略有体会。我有感觉到屈辱感的传递。

>> 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要孩子争气,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 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要孩子争气,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 父母分权,即在对与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上,双方都有发言权,而不是某一方独断专行。

>> 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也就不会要求用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说狠一点,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自己的孩子,以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对他人的失望,本质上是对自我缺憾的补偿:我对你失望,就忘记对自己失望了。

>>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现的是一个饱满的生命状态,也就是不需要通过对孩子做出很多牺牲来证明自己存在的状态。我们虽然是你的父母,我们也是人,我们需要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完全是为了你活着。这种姿态本身就在告诉孩子,你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

>> 对孩子不耐烦,是因为融合了恐惧或乱伦焦虑。

>>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阈值。警报响起,要用不耐烦在情感上离开孩子。耐烦的能力,几乎等于一个人的人格独立程度。因为一个人格足够独立的人,他跟他人在一起多长时间都不会影响他的情绪,他还是他,不会那么急着用不耐烦把他人推开。

>> 完美主义者的本质,是人格弱小,丝毫不能承受不完美,或者说某种缺憾带来的屈辱感,这种屈辱感会投射给孩子。地陷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

>> 。母亲的缺点是孩子创造力的来源。创造力是在幻想层面弥补母亲的不完美,如果母亲完美了,就不需要创造了。面对完美的母亲,创造力就是攻击。

>> 人本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比如遵纪守法、尽义务、爱人类等,如果有人不这样,那是因为他的这种倾向被打扰了。

>> 父母侵入孩子的私人领地,会令他在以后被别人侵入时觉得理所应当。

>> 所谓的代沟,是在为情感隔离找理由。没有代沟这回事儿,“代沟”这个词可以废除了,因为它代表的是人在理解他人方面的懒惰,而不是事实。或者说,它是懒惰制造的事实。人性从有文字记录算起,并没有什么改变。

>> 过于在乎对和错,是人格停留在4岁前的发育水平上的表现,也会使孩子的人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 父母过于强调什么,往往会事与愿违。

>> 过度强调什么的时候,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意志,回避屈从权威所导致的屈辱感,潜意识里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

>> 父母的强调本身可能是反向形成

2022/12/22发表想法

学到了。延迟反应,在很多方面都有效。

>> 对孩子的某些错误,特别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要延迟反应。因为你的立即反应可能会使孩子对用这种方式调动你的情绪和行为成瘾。

>> 对孩子的某些错误,特别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要延迟反应。因为你的立即反应可能会使孩子对用这种方式调动你的情绪和行为成瘾。

>> 心理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

>> 追求完美本身是人格脆弱的表现。

>> 她的超我过于严厉,所以使她随时处于害怕犯错误、害怕被批评的紧张之中。如果犯了错误——其实这些错误对一个不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微不足道,她本能地倾向于把责任推卸给孩子,这样孩子就成了她攻击的对象;

>> 心理上的纠缠,与空间距离没有关系。

>> 跟妈妈在物理空间上相隔万里,但他却像是“背着妈妈”远行的行者,身体虽在远方,关系却还是早年的关系。在满足妈妈的要求之前,他无法发展其他的关系,甚至永远无法发展健康的、不被妈妈影响的其他关系。

>> 因为错误经常是潜意识故意犯的,用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 母婴间隙

>> 反观没有间隙的孩子,会对窒息性的关系成瘾。他们成年后要么仍然处于跟父母的纠缠中,要么处于跟他人高浓度的冲突关系中;

2022/12/22发表想法

啊哈。那我试试多觉察改变后鼻炎会不会好些。就靠精神分析了!

>> 迁延不愈的鼻炎

>> 呼吸的不通畅,是心理不自由投射到呼吸系统的结果。

>> 创伤之所以是创伤,是因为它让孩子滞留在创伤发生的地方

>> 对于合格的爸爸,他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使母婴关系不要那么融合。

>> 一个关系的结束,需要充分“哀悼”。哀悼是清楚地确定某种丧失已经为既定事实,这可以消除潜意识里这个关系还在的幻想,使自己能够轻装上路。

>> 充分哀悼后的状态是:你可以全力以赴活在当下,活在现在的关系中。总的来说,一个人哀悼的能力几乎等于自身成长的能力。

>> ● 过分向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产生自我压抑之后的委屈感。

>> 这些现象表面上已经有很大改变,但潜意识层面的改变却并不大,尤其是女性潜意识向弱小认同这个方面。

>> 人不可以没有信念。

>> 你一定可以很好地胜任这件事情。如果你不能胜任,那只有一种可能性——你压抑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或者说,你把这个能力外包给了你潜意识里幻想的一个男人。

>> 本来可以轻松愉悦地完成的任务,却做得太艰难、太痛苦,也是你压抑了各种能力的证据。或者说,你赋予快乐地带孩子以不负责任的、轻佻的意义,而艰难和痛苦的过程能够给你某种道德上的优越感。还有,自我压抑后,做一点小的事情都会觉得委屈,这种委屈会通过攻击孩子来补偿:

>> 健康的男男女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 成长在任何意义上都意味着心理上离妈妈越来越远。

>> 你可能以对孩子负责的名义,中断自己跟他人的友谊,放弃自己的爱好,全心全意只跟孩子在一起。潜意识里,这包含一个“交易”:你的孩子也只能跟你玩,不可以有自己的“外交”空间。这种跟孩子没有“留白”的关系,会极大地妨碍孩子的社会化。

>> 人是容易对悲情上瘾的。悲情包含潜在的自我崇拜,并且也要求孩子对自己崇拜、感恩和顺从。

>> 随时都要警惕自我感动、感动别人和被别人感动。因为感动的同时是智力剥夺,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和不可告己的目的。

2022/12/22发表想法

这点还蛮难的。在自己感动或感动别人的时候,如何觉察到背后的目的呢?

>> 因为感动的同时是智力剥夺,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和不可告己的目的。

>> 绝不自我攻击的彪悍人格。

>> ● 对自我成长的放弃。

>> 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成长都是终身的事情。你压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放弃了作为独立个体活着的价值,把自己仅仅看成孩子的保姆、厨师、司机、警卫员等,

>> 受经历影响的那个部分,如果没有明显地压抑这个人的各种功能,没有太大地影响到他的成就和幸福,也是需要尊重的。

2022/08/04发表想法

这,真的吗?没这个体会。

>> 经验告诉我们:同时做几件事情,注意力也许更加集中,那种全身心投入的集中。

>> 意识层面是因为牺牲太多,所以抱怨;潜意识层面却是为了抱怨,所以牺牲(过度付出)。抱怨是因为父母看不见自己婴儿般被照顾的愿望,而且还有可能是把对自己父母的抱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叫“把孩子父母化”,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 有权利享受自己的人生和充分成为自己,这样就自动离开了可以抱怨的“道德制高点”。

>> 读小说是除了游戏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心智成长的途径。

>> 一味地把人生看成竞争的战场,是一个更大的误区,它会剥夺一个人享受生活的能力。那些年纪轻轻就很佛系的人,估计是在反抗“不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恶性竞争意识。

2022/12/22发表想法

有道理。

>> 那些年纪轻轻就很佛系的人,估计是在反抗“不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恶性竞争意识。

>> 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知识,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 1.确认自我边界,并能够感知到他人的自我边界在哪里。

>> 2.共情的能力。

>> 3.如何解决问题。当然是用智力解决问题。

>> 情绪会使问题变得更大、更麻烦,所以父母需要学习用智力而不是用情绪解决问题

>> 因为我们伤害他人的能力越强,就表示我们越有资格自恋。

>> 只要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就会有竞争。这个竞争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身处其中的人的攻击性变为向外。

>> 要让孩子们不恶性竞争也很简单,就是在他们冲突的时候永远相信他们只是在逗着玩,而不是在拼命。

>> 当父母内心里有伤害孩子的愿望的时候,这个伤害在超我的打压之下,就会扭曲变成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的过度担忧。

>> 过度的担忧就是诅咒

◆ 你不知道的情绪密码

>> 不必太把“抑郁症”这个诊断当真,太当真会变成对自己的恶性暗示,不利于从这个状态中走出来。

>> 抑郁是因为愤怒转向自身。

>> 象征性(如用语言)向外释放攻击性

>> 任何情感都包含两个部分:感受和认知。抑郁是一种难过的感受,加上这样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

>> 抑郁的人有一个被严厉的超我打压的弱小的自我,为了缓解无助感,他会“冒充”强大。

2022/12/22发表想法

认为自己对别人的伤害比实际更大,也是这个倾向?

>> 抑郁者还可能自恋性地在潜意识幻想层面夸大自己的攻击性,认为自己一出手就会毁灭世界,所以他需要极度地约束自己。从这个逻辑上来说,他的克制是为世界平安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 抑郁者严厉的超我是怎么来的呢?来自早年亲缘关系中丧失的重要人物,比如父母某一方去世,或者重要的养育者去世。当然这种丧失也包括父母某一方长期缺席,以及幻想层面的父母缺席

>> 孩子会认为,那些重要的人不在,是因为我不好,这个看法会内化成严厉的超我,不断指责自己。

>> 抑郁是对躁狂的掩饰。

>> 喝酒作乐之后,伴随的就是抑郁,这里抑郁的功能是“否认”曾经的躁狂,甚至是“对冲动的惩罚”。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让二者互相稀释一下。

>>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有继发性获益。

>> 如果只说一个对抑郁者的建议,那就是找人玩、找事做,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界。

>> 焦虑:任何不确定性都是威胁

>>  焦虑

>> 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焦虑有时也叫作预期焦虑。

>> 这个预期如果是现实的,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那么相应的焦虑的程度也会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从结果来说,这样的焦虑使人处在更加警觉的状态,有利于激活和维持解决问题的能力。

>> 如果预期的“糟糕的事情”被夸大,焦虑就会增大,当增大到不可忍受的程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受损时,就是病理性的了。

>> “被夸大”是指潜意识层面赋予这件事以特殊的意义。

2022/12/22发表想法

那么人生成功的“代价”也是“抛弃父母”吗?

>> 人的一生也像是一场考试,表面上看,大家都怕过得不好,往深处看,很多人都怕过得太好,所以“故意”过得不好。

>> 内心道德标准

>> 坦然享受感官快乐,如美食、美景

>> 放松自己

>>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一系列分离组成的。有分离焦虑的人,成长会变得缓慢或停滞。

>> 拖延。把跟某件事情的关系的结束看成跟人的关系的结束,害怕这个结束会激活分离创伤。

>> 解体焦虑。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疑病症,他们担心某种未被检测出来的疾病会导致自己毁灭。这是一种自我破碎感或者被他人吞噬感,源于早年关系中自我的边界被反复突破。

>> 理想的自我打压现实的自我,形成了存在焦虑。理想的自我除了前面说到的道德标准外,还有外表、人格、才能、财富、受喜爱程度等涵盖一切的标准。几乎没有人能够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性焦虑。

>> 焦虑是对不确定性的反映。

>> 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替谁承受和消化焦虑。

>> 恐惧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它还可以被理解为身处危险情况下的无助感。有“援兵”的时候是不会恐惧的,这就叫有恃无恐。

>> 低价值感更多与人格层面的自我攻击有关,而与现实成就无关。有一无所有而自信的人,也有功成名就还自卑的人。

>> 对孩子来说,社交应该是最重要的学习。

>> 人活着最大的幸福,来自享受有滋养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带来的幸福感,有可能突破了你潜意识里设置的幸福感的上限。随后超我被激活,自我打压启动,使你用恐惧来回避社交行为。

2022/12/22发表想法

对谁的内疚?对父母的内疚?

>> 你赋予孤独以某种优越感,孤独带给你的痛苦体验,可以缓解你不易被觉察的内疚感。

>> 孤独是仍然跟早年的养育者在一起。

>> 没有新的关系的经验,你并不会被疗愈。

>> 恐惧的时候,尤其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我为什么恐惧,谁需要我恐惧,以及恐惧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有思考参与的恐惧,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恐惧了。

>> 两个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匮乏的模型和冲突的模型。

>> 在冲突时别全力以赴,因为你和你的争论对手都有可能是对的。

>> 匮乏模型的意思是万病源于早年缺少养育者的共情性回应。

>> 需要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 冲突模型的意思是万病源于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外在冲突内化的结果。

>> 这一类人需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疗。

>> 能力因为被压抑显得有点弱的人是匮乏型的;能力比较强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是冲突型的。临床上绝大多数人是匮乏加冲突的混合型。

>> 4~6岁,俄狄浦斯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成人身上的表现是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我把它叫作“爽透不能型人格”,不知道自己要快乐还是痛苦,回避所有快乐的事情。不敢成功,甚至言行都在实现一个目的——“防成功于未然”

>> 成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内心的和跟外界的冲突,而是控制住那些冲突,以及能够用自己的成熟部分捍卫自己的“幼稚”部分继续“幼稚”。

>> “少年老成”的成熟可能不是成熟,而是生命力的压制。

>>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有知识的、美学的、情感的价值,而没有多少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每一代人都有权决定自己应该怎么活着。

2022/12/22发表想法

这点也提到很多次,但我还不太明白这种“原内疚”是在怎样的早年关系中形成的,什么样的环境或因素,会导致这样的内疚?

>> 这种内疚感有点像一个人的原罪,不妨称之为“原内疚”,它是在早年关系中形成的。

>> 当你压抑自己的愿望时,瞬间可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你随之对压抑上瘾。这个压抑是会泛化的,可能演变成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压抑。然后你赋予这种宁静以某种神圣或者超越的意义。

>> 你以旧的模式应对新的人际关系,改变意味着不熟悉和充满危险。

2022/12/22发表想法

这句回避的是“亲情”还是“幸福感”?

>> 回避亲情带来的幸福感,因为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更多,甚至超越了父母

2022/12/22发表想法

那不能接受“象征性的冲突”也即语言冲突,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 无法把冲突控制在象征性的,也就是语言的层面,是前语言期即2岁以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症状,被称为见诸行动。

>> 无法把冲突控制在象征性的,也就是语言的层面,是前语言期即2岁以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症状,被称为见诸行动。

>> 升华攻击性

>> 用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获得比你的对手更多的财富、知识和荣誉

>> 肆意表达攻击性等于当众情感“裸露”,这是婴儿行为的残留。

>> 原因在于他把对早年成长环境的攻击,转移到了在此时此地的某些人身上。

>> 父母任何一方都保证不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也不在孩子面前激烈争吵。不失控、不争吵很难,不在孩子面前这样做,相对容易多了。

>> 从效果上来说,过度的担心等于诅咒。

>>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恶意评价他人和社会,也会导致孩子的安全感下降。这是向父母对他人和社会的敌意的认同。

>> 在一个团体中,安全度应该是相对固定的,那为什么别人觉得很安全,你觉得不安全呢?

>> 他把投射出去的敌意收回来了。当你害怕别人会害你的时候,你肆意想想对别人不利的事情,当然不要付诸行动,只是玩个让自己变得平静的心理游戏

>> 关于投射,要随时随地觉察,多解释几次或几十次。

>> 潜意识夸大自己的毁灭性能力,会导致自己的安全感降低。自恋性地认为自己是全世界人民都要伤害的对象,也导致安全感降低。这些神经症性的被害观念,跟精神病性的被害妄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可以通过讲道理让来访者说明白,后者因为缺乏现实检验而永远说不明白,几乎只能靠药物治疗。

>> 活在当下意味着你对现实的感受和判断没有被过去“污染”,没有被幻想扭曲,也没有被同样是幻想出来的未来“恐吓”。

>> 荣格所谓集体潜意识变成了个体的症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许是读读人类科技史,尤其是医学史,看看到目前为止人类这个物种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  当孩子完美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如果父母采取一种赞美的态度的话,他们会觉得跟孩子融合了,这个会让他们的存在感大幅下降。

>> 心理因素在某些疾病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

>> 心身疾病的目录

>> 高血压

>>  当来访者面临非常大的现实问题时,对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冲突,他没有办法调动自我功能,或者说调动自己的智力资源来处理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精神分析的那一套面子、澄清、解释,都没有什么用。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智力或者是自我功能的休克期,患者需要的是更多的共情。

>> 咨询师有可能在共情不足的情况下,有那么一点点强制地让来访者做相关的反省。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们需要等待。就像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句诗说的那样:“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如果换到精神分析治疗里面,就变成了我们需要学会分析,也需要学会共情。

>> 心理咨询师的边界就是不代替你处理现实的事情,只是看看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之下,你的人格是什么样的反应;你的人格如果能够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就能够做出更恰当的反应,或者是对你自己更有利的反应。

>> 我们在外界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大还是小,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相对于我们的人格来说。

◆ 心理咨询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 过度依赖理性和逻辑推理的人,对潜意识是不敏感的,他们无法理解潜意识层面“反逻辑”的各种现象。

>> 精神分析师需要有巨大的好奇心。他不是那种经历了无数事情之后心如止水的人,而是永远保持童心的猜谜者,“猜”造成来访者痛苦的经历中的创伤之谜、此刻潜意识的运行之谜。

>> 精神分析师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能够容纳来访者各种不能忍受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心理功能将其转换为可以忍受的情感,返还给来访者。精神分析师还需要具备精准、有渗透性的表达能力,用以干预来访者内心最深处的冲突。

>> 咨询师的提问有时候可能会有某种侵犯性,这种侵犯性会导致咨询师所占据的空间膨胀、扩大,而来访者所占据的空间缩小。自由联想的工作要来访者做,在咨询师保持节制的情况下,让来访者自我的空间尽可能地扩大。

>> 永远不要问问题,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在那里等着。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变成一问一答这样的关系,就不具有探索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意义。比较好的做法是给来访者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自由地说话。如果咨询师一定要提问的话,可以提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提过于封闭的问题。

>> 咨询师的免费工作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施恩的压力,让来访者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并且要以好转来报答咨询师。

>> 但是来访者有时候可能有点不清楚,他们来,不管是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层面,都是要我们帮他们改变一下路况。咨询师能做的是改变你这个人,实现你在人格层面的改变,或者改变你对现实的态度,但是不能够改变现实本身,咨询师需要明确工作的界限。

>> “你给我分析了那么多,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来访者这样说的时候,双方来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要划清楚双方的界限以及咨询师可以做的事情的边界。

>>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让一个人自己就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把判断力外包,这也是一种移情。如果来访者把对一件事情的对错判断标准投射给了外界,也就是说,他不是按照自己内心固有的判断对错的原则,而是根据“别人有没有这样做”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这叫作判断力外包。

>> 越多地了解自己矛盾的冲突之后,他越能够承受这样的冲突情况,而不是在这种冲突中间感觉到有必须采取行动的压力。

◆ 心理咨询中的经典问题

谴责:嫌弃你,又离不开你

临床上遇到的让我们最头痛的一群来访者是有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他们对咨询师的全能夸大和信任的幻想不会消失,而是转变成谴责咨询师不能立即解决他们的问题。

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不管是自恋的、自恋人格障碍的,还是边缘人格障碍的,好多人都会有这种特征:他既嫌弃你,又不离开你。就是我恨你,请你不要离开我;请你让我继续恨你、继续谴责你。这时候就涉及我们咨询师怎么修通自己的反移情。

遇到边缘型来访者,咨询师很容易被激活情绪或者创伤记忆,有些咨询师还跑去谴责督导师、谴责同行等,甚至怀疑整个心理咨询行业都是骗子,这都是我们的反移情工作和反移情反应。

最近我看到一个报告。美国心理师协会专门有个分支委员会,叫作咨询师互助委员会,他们发觉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身心损伤。

>> 沉默的时候,你心中有什么图像吗?你身体上有什么感受吗?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 重新解读爱情、婚姻、家庭

>> 典型的人格不灵活的表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