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合成节日的味道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Laura花儿心
2019年元宵节

往年元宵节都是跟二叔一家和奶奶一起吃顿饭,今年老妈在我家,就没再去奶奶家。

上午买齐各种食材,吃完午饭我就忙活着准备做萝卜丸子、耦合什么的了。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还欠一道东风~~~面灯上的灯芯。起初想用棉棒,又觉得实在有点粗,最后还是想办法用了地道又传统的材料~~~驱车去了郊外岭地上现找的材料,又在回来的路上花了一元钱问棉布店里要了一小团棉花。我真真是个太重传统的人儿,哈哈……

面灯芯材料
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合成节日的味道

在我出去找灯芯的空,妮妮就睡觉了,然后老妈给和好了面。这面比较讲究:要用黄豆面掺在白面中,放少许盐,还要和得不硬不软,适度才好。老妈的特长就是和面~~~

找灯芯材料着实废了点工夫,不过还是赶在大家上灯的时刻完工了。面灯出锅,放芯、放油、点上,用鸭子灯给孩儿们烤烤耳朵,可以保证耳朵不招虫~~~多美好的愿景。

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合成节日的味道

这是结婚十年来第一次在自家过元宵节,也是第一次自己张罗着给孩儿们做这么有节日氛围的东西。心里也是想着:应该让孩儿们体会到正月十五这个节日不只是吃吃喝喝、放鞭炮就完事儿的,也要把这种味道深种到他们的心里。这就是一种传承。

忙活完,看大家都在朋友圈发面灯的图片,我也努力晒了一把。点赞声一片。怀念情一片。但是真正让我有些感触的是身在成都的一名同学。八点多了,他在高中同学群里问有在老家过节的吗,上点鸭子灯什么的(看看啊)。有位同学发了一张。我看到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也把我做的发了一张。哄娃儿睡觉的时候翻看朋友圈,看到他转发了图片,配文中提到“甚是怀念那股豆香味”。忽然就有些泪目。因为我也有过感同身受的经历。我想这怀念中有太多情感在里面吧。

当我们长大,才知道“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我也曾远离家乡。刚开始没觉得多想家,直到生活了一段时间,实在是吃不到家乡饭了,那种怀念才慢慢渗出。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听说距离学校不太远的地方有卖一种面食的,跟家里的火烧类似,于是乎特意出去转着找,始终没寻到。第二件,换了一座城,依然住的是一所学校,但是学校在半山腰里,进城需要转公交车。某一次跟同学去市区逛街,发现了馒头房!那激动的心情简直无以言表!学生实在太穷了,没有收入来源,可即便如此,我也是每周必要乘一次公交进城买上一次馒头~~~现在想想拿着馒头那情景,感觉胜似饥荒年代拿到白面馒头的情景了,两眼放光啊,嘎嘎~~~

大概远走他乡的人,总会在某一刻、因为某一些小东西、小事情,就能勾起思乡之情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