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那些事~

大语文3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253人  浚浚儿

输入


小朋友语录:

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翻译

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

烧得殷红。

译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

否?老兄!

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绿蚁新醅酒”,开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 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相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 -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读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火”字表现出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读者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既可能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来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尔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既可能是在风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温暖,也可能是平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而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问刘十九》。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 .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句子: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杨绛《我们仨》


家长语录部分:

语文学习怎么规划?

小学阶段,这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打基础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感知能力和领悟力都还在形成和提升的黄金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他们逐渐学会“感受语文”。那应该如何感受呢?

01

第一点是一定要让孩子接触经典

比如经典的唐诗宋词、论语中的名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市面上能买到的销量不错的正规出版社的版本都可以。买过那种一整套的世界经典名著丛书,包括《红与黑》《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茶花女》等等,闲着没事的时候我会常常翻着看,所以很多名著都是在这样一种非常随意的休闲状态下读过的。心里没有什么压力,所以接受起来就会特别自然,就很容易被这样的文学氛围感染。所以咱们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其实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先给他一套经典放在他的床头,他闲的时候休息的时候,他都可以随手去翻一翻!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培养起一种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兴趣。


输出

基础部分:

[单选题]

下列括号内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元旦晚会上,小柳(妙笔生花),引吭高

歌,使大家如痴如醉。

B借到这本心仪已久的书后,我立刻(走马

观花)地细细品读起来。

C在我么队即将输掉比赛的时候, 队长(力

挽狂澜),连得8分,最终反败为胜。

D广 播体操比赛的时候,全校20个班整齐地

排在操场上,(鳞次栉比),严肃安静。

二、有感情的背诵《问刘十九》,准确翻译

三、摘抄好词句,并用词造句。


大语文3

方式

1.完成扫码进石墨填写,后台记录积分,每晚21点后记录无效

2.积分:

按时9点前打卡+1分

前三+1分

优秀作业+1分(一定要写名字,改备注)

全对+1分

下午2点公布答,自己改错回发到群内并点评他人作业并接龙+2分,自己回发改正后的内容+1分

拉朋友进来打卡可+5分

(全天最高可获得7分,最基础1分)

3.每天下午2点公布答案,拍照写名字发群里,5点集体批改和点评。

4.群内打卡接龙作业完成情况,每晚9点公布按时完成光荣榜名单(可获得1积分)(每天前三名再+1分)

5.今天晚上前改好备注,进行分组pk。后期有小组积分


答案部分

C

解析:

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

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多 用做贬义)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个挨着- -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按时打卡:(+1)

大语文3

【智诚大语文五年级】1月20日完成作业的前三名 表扬前三名(+1)

大语文3

表扬优秀作业:(+1)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大语文3

表扬全对(+1)

@Vivi @郭伊倩妈妈 @五年级邓君傲 全对哦,有感情,也很流畅[强][强]

@晋喆翱妈妈(班级专用) @王博源爸爸 @余贞仪妈妈 全对,很流畅

点评他人作业(+1)

自我改作业(+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