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之:自信
班级里正进行班干部选举,在学生们选出7位班委成员后,由班主任主持召开班委会推荐班长,结果包括小张在内7名班委全票选举小张担任班长。事后,有同学对小张说,你一点也不谦虚,也投了自己。结果,小张说:我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班长这个职务,如果我不相信自己,就没人会相信我了。自信,对一个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自信心,才会有克难求进的强劲动力,才会有不屈不挠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拼搏的坚强意志。正如小张所说,如果连你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那世上还有谁能信你呢?
自信来源于知己。一个人的自信需要有底气,这个底气就是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对自己认识不清而盲目地相信自己,那不是自信是自负。《三国演义》中有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军事参谋),自幼熟读兵书,深得诸葛亮赏识。诸葛亮兵出祁山时,力排众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而用马谡任先锋。在街亭防御战中,马谡违反诸葛亮指令,不守山下城镇,擅自登上南山据守,认为居高临下,可势如破竹。结果,敌将张郃到后围攻南山,并切断山上水源。马谡守军不攻自破、溃不成军,好在裨将王平先前据守山下城内,得以收拾残军撤回,街亭由此失守。诸葛亮也不得不撤回汉中,放弃攻打祁山的打算。在这场战役中,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但他缺乏实战经验,以至落到如此惨败的境地,诸葛亮也只能挥泪杀之。如果马谡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够采纳裨将王平的意见,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因此,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是我们增强自信的基础。
自信来源于知彼。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彼就是对他人、他事的认知。这个事包括自己所处地位、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马谡失守街亭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在他熟读的兵书中,确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成功战例,但他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比如:对手的情况。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马谡所面对的张郃可是袁绍手下的名将,连诸葛亮也得提防他三分,而马谡却十分自负,并未将张郃放在眼里,才导致自己的失败;比如对街亭南山的情况。战争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居高临下确能势如破竹取得全胜,但离不开特定的条件,彼一时而非此一时,马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败下阵来。如果马谡能对张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避其长而击其短;对街亭南山的地理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用其长而避其短,就不致于因失守街亭而身败名裂。
自信来源于自善(自我完善)。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短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去完善自己。再以马谡为例。马谡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说明马谡确有过人之处,所以诸葛亮才有意培养他,兵出祁山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并没有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马谡,仍由自己“节度”,还给马谡配了一位十分谨慎的老将王平。这说明诸葛亮是既看到了马谡的长处,也看到了马谡的短处。但是马谡却不然,他把诸葛亮的谨慎用兵看作是烦扰之举和小心过度,并擅自违抗节度,屯兵南山。如果马谡在接受任务时,既看到自己熟读兵书的长处,更能看到自己缺乏实战经验的短处,能在镇守街亭战役中,多听王平意见、服从诸葛亮节度,把街亭之战视作自己锻炼的良好机遇,努力完善自己,他也不可能遭遇如此惨痛的失利,或许三国的历史也会由此而改写。自己有缺点和短处是十分正常的事,只要看到缺点、知道短处,持之以恒,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夯实自信的基础。因此,自我完善是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自信,是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力量源泉。满满的自信,有助于我们取得工作的成就,工作成就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信。人在社会上,除健康的身体之外,唯独自信是不能丢的,失去了自信,就会失去一切。有了自信,失去的东西都能回到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