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巨大寒冷中的一团温暖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时光流淌
结缘作者
有一段时间阅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书友互动评论区里常常有人提到李娟,这个名字便落进了我的心里。后来想学习一下如何写好关于村庄的散文,在微信读书上搜索关键字,推荐的书单中有一本《遥远的向日葵地》,作者李娟。手不受控制地将书加入书架并开始阅读,很快被李娟清新自然的文风吸引,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记住并爱上了这位作者。
如果说刘亮程给我的感觉是深邃的、高远的、孤独的、清冷的,那么李娟的给我的感觉就是朴实的、亲近的、热烈的、鲜活的。每次读李娟的书,我总会忍不住边读边停下来去翻看书友的评论和互动,渴望在书友的划线与留言中强化阅读体验,感知情绪共鸣。甚至会忍不住去百度搜索“李娟”,看看李娟的照片,想象作者跃然眼前,声情并茂地讲述她的生活以及她的所见所感。
这次阅读李娟的《冬牧场》,也是这样安静又热闹的场面。
关于《冬牧场》
《冬牧场》记录了一个漫长的冬天里的故事。2010年,李娟加入《人民文学》杂志社启动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在游牧民族的冬季放牧点冬窝子里度过了3个多月的冬牧场生活,写了35篇散文,形成《冬牧场》一书。
《冬牧场》虽然是一本散文集,文章结构的编排和设计却很巧妙,全书用四个篇章串联起来,从时间、空间、人物、生活、文化风俗等层次绘制了一幅游牧民族冬牧生活的缩影图。
第一篇《冬窝子》从时间和空间的宏观角度铺设了故事的缘起、行程、冬牧生活的环境;第二篇《荒野的主人》和第三篇《宁静》从人、物和生活点滴的微观角度,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冬牧场里生活及生活在冬牧场的生灵;第四篇《最后的事》作者从牧民生活中抽离出来,拉远镜头,带着读者对东牧场的生活进行最后的回眸与思考。
《冬牧场》是李娟最爱的一部作品,她在自序的开头是这样说的:“我从不掩饰自己对《冬牧场》的偏爱。它应该是目前为止自己最重要的一本书吧。在《冬牧场》之前,似乎我的所有写作都在寻求出口,到了《冬牧场》才顺利走出,趋于从容。至今它仍是我写作上的最大自信。非要选一本书作为“代表作”的话,目前我觉得非它莫属。”
网图侵删寒冷又艰辛的冬牧生活
《冬牧场》给我的第一感觉冷,寒冷,巨大的寒冷。这巨大的寒冷有物理环境的寒冷,也有生活的艰辛与孤寂之冷。
冬牧场的环境极其寒冷。
在那里,气温最低达到零下四十多度,人需要穿二十多斤衣物御寒,叠放的碗会被洗碗时残留的一点碗底水冻成一整摞,装在一只“营养快线”塑料瓶里的牛奶也会被冻成一整坨,刚烧好的茶水,稍微喝慢一点就凉透了,黄油也总是化不开,一块一块浮在茶水上。
在那里,牧归的羊背会盖满大雪,马浑身披满白霜,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牛和骆驼也全都长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至于骑马回来的人,眼睫毛和眉毛也结满粗重的冰霜,整个人会彻底冻僵,需要一碗接一碗的热茶慢慢解冻。
在那里,早晚气温会低到零下四十多度时,小牛都会冻得顾不上喝妈妈的奶,人冻得连上厕所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在那里,脸颊会冻得像被连抽了十几耳光一样疼,后脑勺更是疼得像被棍子猛击了一记。喝着烫乎乎的放了胡椒的茶,双脚还是冰凉的。离熊熊燃烧的火炉不过一米来远,嘴里还能呵出白气。
……
冬牧场的生活极其艰辛。
哪是一片白茫茫的旷野,爬上旷野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以及这旷野尽头的另一道沙梁,无穷无尽……
那里的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
在那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这就是真实的冬牧场,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的冬牧场。
在那里,一家人(含猫和狗)做饭、吃饭、睡觉、日常歇息和接待客人都是在两米多深,二三十平米,用羊粪搭建沙窝子里,必要的时候还要让生病的羊、小牛进沙窝子挤一挤。
在那里,水很珍贵,需要有人去荒野中一袋一袋扛雪回来化水,浑浊的水里混着羊屎球是常事。洗衣服要节约用水,洗头是奢侈的行为,万不得已要洗头,也只能控制在半盆水之内(洗发剂都没办法冲干净),洗澡更是不可能。整整四个月,他们都需要裹在厚重得衣服里,蓬头垢面地生活,还要干各种各样活儿。
在那里,没有电力,没有取暖设备、牧民们无遮无拦地暴露在凛冽的荒野中。一整天放牧回来,他们会被冻得全身僵直,需要靠一碗接一碗的喝奶茶来启动身体的热能。
在那里,他们还有没完没了的活儿,做家务、背雪、赶羊、放小牛、打扫羊圈、照顾生病的牛、马、养、挤奶。
李娟随行的居麻一家中,居麻和嫂子(注:居麻的妻子,李娟称呼她嫂子)全身都是伤痛,居麻一夜一夜呻吟,嫂子一宿一宿磨牙,连做梦都在与疼痛做抗争。即便如此,只要听到羊有什么情况,嫂子就会一骨碌爬起来去处理。
……
在李娟真实而细腻的笔下,我人生中仅有的一次走隔壁的经历一次次被调出记忆,回忆里的戈壁滩积起厚厚白雪,将我包裹在《冬牧场》的寒冷和艰辛中,久久无法走出来。
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
然而,正如李娟所说,寒冷和艰辛并不是《冬牧场》的全部,它还展示了这寒冷的反面。那就是人类在这种巨大的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虽然微弱,却足够与之抗衡。
这团温暖,是牧民门推开沙窝子的门走出去后,飘扬在荒野中的牧歌。
这团温暖,是加玛一直戴着一对廉价又粗糙的红色加水钻的耳环和一枚镶有粉色碧玺的银戒指,还有辛劳一生的哈萨克妇人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的硕大的宝石戒指。这些微小的装饰物在单调、空旷、沉寂的荒野上用心热烈、大放光彩。
这团温暖,是加玛将废弃的塑料酱油瓶做成筷筒,还要把上端边缘美化为锯齿状。哪怕只住一天的地窝子,也要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这团温暖,是途中的邻居新什别克的妻子出发时,特意把九岁女儿学习进步奖的小奖状带在身边,收拾好房子后,端正地贴在醒目的位置。
这团温暖,是一处废弃的沙窝子的木门内侧写的歪歪扭扭的“太谢谢呢!”四个极大的汉字。一句离开时的离言,留给所有经过这片沙漠误入的行者,他们都不曾破坏这个房间。
这团温暖,是居麻随时随地与李娟逗趣,给李娟取外号,在大年夜给李娟放汉语频道,缠着嫂子要新衣服穿......
这团温暖,是大家在特别辛苦的劳作后,将伙食开得好一点,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更重要的是,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料,哎哟香喷喷。
在团温暖,是大家围着一台靠蓄电池运转的黑白小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或叹息或大笑、或起哄。直到电池发出滴滴的警示音才满意地关闭。接下来还要再布上一道茶,讨论一番剧情,而后各自安歇。
这团温暖,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访客,遇到了就走进沙窝子,坐下来喝茶、吃东西、聊天休息后再离开。在地广人稀的荒野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一直构筑着坚硬的情感纽带。
这团温暖,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家园的爱与守护,是顽强生命自我绽放的本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