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散文想法

娃娃的潜力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13人  愚纯

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未来的某天,它可能变成一株明艳的花,可能会成为一棵参天的树,当然,也有可能会成为一棵翠绿的小小草。

当它还是种子,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参悟它,一朝破芽,开始手忙脚乱的浇水、施肥,期待有一天它能刺破苍穹。这是树的未来,我们狂妄又盲目。

一棵花的种子,柔弱却倔强,多些关照,一朝花开,散了全身力气,绽放一瞬绚丽,虽死无憾;一棵草的种子,卑微却高尚,于默默无闻之中积蓄力量,当绿得滴翠,当绿得发亮,自有一番气度与际遇。一棵树的种子倒是安逸得很,只要心志不曾陨灭,只要命运不过分打压,终究是要参天的。

结局,总归都是好的。

娃娃就是一粒种子,潜力无穷,历经岁月,必将成长为最理想的模样。这里的“最理想”,有人说得是爸爸妈妈的,有人说得是自己的,有人说得是路人甲乙丙丁的。我想,是自然而然的。谁是自然而然?

娃娃刚出生时,饿了会哭,拉了会闹,妈妈一喂奶,立马不哭了;娃娃摔倒了,碰破了皮肤,嚎叫声震天,妈妈吹吹,奶奶哄哄,疼也就忘了;心爱的玩具够不着,眼巴巴小眼一瞅,拉着妈妈手一通指,你拿给他他就喜笑颜开。这时候,家长是孩子心中最理想的模样,他会比样画葫芦,复制给你看。

娃娃三岁了,听得懂人言了,也听得懂声律了、画得懂色彩了,但更懂得玩耍了。给他钢琴、画板前边画地为牢,不干?腰带藤条伺候。周董《听妈妈的话》,想要飞得快、飞得高,就得经历这些少年苦痛,才能更懂得坚持。稍稍大点,他灵活的手指就成了自信的来源,他会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敏锐。这时候,娃娃渐渐成了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模样。

再稍大点呢?别傻了,娃娃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家长能控制的了的时候了。心志已经养成,脾性已经固定,无论经历什么,他都会按着自己的轨迹运行下去。家长想要干预,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然也可能是一场有硝烟的战争,无非是杀伤性更强了而已。时光日复一日,他会持续经历该经历的一切,逐渐按着自己的潜意识不断修正,最终活成一个从未有过的自己。

自然而然,其实就是在最正确的时候,儿子和爸妈选对了角色!

最近常看到有家长转发陪娃写作业心梗、脑梗各种梗的信息,还会附上自己的一两句“遗言”。其实,这是没有打好提前量,放养了七年一朝想要收拢起来,难比登天。应该想开点,这毕竟是孩子应该经历的过程,只不过滞后了几年而已,如果家长又盲目暴力相对,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会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产生厌学心理。

娃娃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还是理智对待比较好,按着一个自然而然的方向去修正。迟来的已经来了,就让它快一点离开,娃娃还是一个好娃娃,他的潜力还正被爸妈的角色互换藏着呢……

黄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