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愁”出文化,“愁”出精神

2018-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扬天下
记住乡愁,“愁”出文化,“愁”出精神

最近看了几集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四季,自己觉得是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高质量的宣扬中国文化的纪录片。今早刚看完有关“万安古镇“的短片,感触颇深。记得上两周前,第一次看到此节目时,就告诉刚从萧山参加完“乡贤活动”的太太可以观看中央台此档节目,好让她在余兴未尽之时加深“乡愁”,也许在兴奋之余,可以把自己的家乡用她那只神笔更多地描绘一番,如果推荐到央视,又是一部“记住乡愁”的优秀短片。

这个栏目,一看就是央视的风格,央视的精品,画面,配音,故事讲述等无不烙下央视的印记。看过之后,我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家乡会更加热爱,就算外乡人人看到此情此景,无不升起无限遐想,心潮澎拜之余,一定携带家人至亲前往体验。

今天上午这集,有关“万安小镇”的故事,有几点让我心动,希望分享给更多人。

记住乡愁,“愁”出文化,“愁”出精神

中国的古桥对我们不陌生,赵州桥等一系列古桥创造了神奇,中国人在运用智慧建造桥梁史上的传奇妇孺皆知,其中有一点可以渲染一下,这里其实包含了大智慧及现在时髦说法“工匠精神”。谈到万安的古桥,播音员的故事里,抓住几点细节足以让您终生难忘。万安古镇当时也是有很多人移居到这块宝地,沿江构建了很多民居之后,就开始考虑两岸交通问题和种植问题。聪明的万安土著居民及新移民非常有智慧地合作把土地分时分空间及利用种植的庄稼回填等方式,把土地老爷伺候得开开心心,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绘声绘色。只是在造桥方面,开始没有经验,第一次在造桥时,因设计问题桥被洪水冲垮了,造成乡亲们的损失和心痛。但痛定思痛,当地乡绅乡贤共同出主意,请来知名专家,把桥墩原来的椭圆形设计作了修改,改造成面向水流的一方做成船头尖型。这是大概500年前的事,当时还没有大型船舶,可能船舶的设计也是起源这里,可见我们古人的智慧已经穿越了。除了桥墩的外形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照现在说法是“监理和执行”上非常严格。当地乡绅乡贤除了出资之外,还把造桥的管理当着非常重大的事,其中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石材,每一个工序都要做极致。最早计划是用一年时间造桥,可按照从长计议的理念,这个桥造了十年。慢工出细活,这就是工匠精神。这个桥已经经历了500多年,桥依然独好,在万安古镇壮美的画卷里,永远是那个添彩的风景线。

接下来,短片里叙述了两个文化名人的故事。

第一个是金德瑛,这个当年受皇上青睐的状元,有一段不为常人所知的故事。有一天,金德瑛经常去看望当地的文化人汪德镛,很好奇汪老的书桌上放了一套书,已经好几个月了。金就好奇的与汪老交流了,得知汪老先生的用意,好书是要读上至少三遍才能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及精髓。从那以后,金德瑛对自己要求更高了,博览全书之外,还更加刻苦研读名家经典。功夫不负有心人,金德瑛金榜题名,中了金科“状元”,后被朝廷重用,在福建浙江等地成为知名官员,造福了一方百姓。

记住乡愁,“愁”出文化,“愁”出精神

第二个是,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是家喻户晓。短片讲述了,陶行知7岁到达万安,在当地知名老先生那里接受教育。老先生对陶行知非常严格,其中讲到老先生严格要求陶行知写文章的故事。聪明的陶行知,很快写完,老先生看了看,其实知道陶行知非常有才华,但看了一眼文章,一边讲这个文章水平不够的同时,撕掉了文章,要求陶行知重写。陶行知还是有悟性,没有跟老先生争辩,立马开始写第二遍。其实,陶行知,才思敏捷,很快又写完了交到老先生手里。老先生看过以后,心里暗喜,但觉得还是有改进的余地,于是又毫不客气地第二次撕掉陶行知写的文章,同时告诉陶行知,写文章不能太着急,要好好构思再去下笔。好在陶行知不仅聪慧过人,而且悟性超群。陶行知深知老先生用心良苦,接下来他真的是花了功夫,思考,运量,最终写出让老先生赞不绝口的文章。这样的经历可能奠定了陶行知先生成为大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基础。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里的内容详实,编剧巧妙,虽然题目是有关乡愁,但其中对文化的发掘,当地古香古色文化的展示,尤其在这集讲述的古桥及两位文化巨匠的故事,非常到位,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其实,这里面的包含的意义不光是宣扬原滋原味的文化,同时深入浅出道出或揭示了一些社会现象,宣扬乡愁是为了什么?宣扬我们古老文明和我们几千年就开始有的工匠精神是为了什么?

我觉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我们的根,记住并弘扬我们的文化,宣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谢谢了,央视及相关的创作制作播出及推广团队。

“记住 乡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