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曲技巧1 - 架子鼓
架子鼓
1. 底鼓
a) 主要注意与贝斯、和弦的搭配
b) 音色
i. 一般需要找比较扎实、头音干净、很闷很重的音色
ii. 注意其高频、中频、低频,厚度,有没有落地感
iii. 对于低频漫射非常多的音色,一般用在没有贝斯的主歌部分
iv. 抒情歌的主歌部分,基本都会用鼓边来替代军鼓,或者去掉一部分军鼓,这样在副歌使用军鼓时,就会形成一个由弱转强的对比
c) 节拍位置
i. 进鼓的小节第一拍一定要有底鼓,但是中间小节可以灵活处理
ii. 和军鼓不能重拍,也最好不要靠的过于近
iii. 靠近下一拍开头的底鼓,声音力度可以减小
2. 军鼓
a) 音色
i. 很响、很亮,响度通常情况下比底鼓大
ii. 军鼓的声音不能很快消失,因此可以增加混响来延长效果
b) 军鼓可分为两类
i. 鼓边,声音较小,听起来比较轻微,可称为小打,主要用在主歌等比较轻松的部分,一般不用在前奏和副歌。响指隶属于此类
ii. 比较重的,用在主要节奏上。最好选干净利落扎实的音色,有高频有中频,低频带一点
c) 节拍位置
i. 军鼓是主要的节奏制约点,因此小节中间的重拍上一定会有军鼓
ii. 与底鼓之间是“一收一放”的关系,为底鼓服务
iii. 可以在小节结尾的位置加花,加花的军鼓力度需要减小,因为军鼓不能乱,要有章法。底鼓可以打的花一些
3. Hihat踩镲
a) 节拍位置
i. 可以用hihat来打节奏打底,在强弱拍上应区分轻重
ii. 可以用在反拍节奏上
iii. 如果军鼓和底鼓不够丰富,注意给hihat增加变化。比如使用三轨hihat,一轨在中间,另外两轨区分左右声场,并编写不同的节奏型
4. 镲:一般用在重拍上来推动情绪
编写事项
1. 选音色
a) 先选底鼓,再选军鼓,最后选hihat
b) 军鼓和底鼓最好是一远一近的关系,底鼓听起来离耳朵近,则需要军鼓听起来较远,这样可以形成纵向声场
2. 编写的时候
a) 先用hihat定位速度、节奏
b) 再在节拍的中间重拍上加军鼓,军鼓是最基础的节奏
c) 最后根据以有的hihat和军鼓来联想底鼓的律动感,增加底鼓
3. RMX
a) 注意,如果能找到合适的RMX loop,就不需要自己手写,除非在换节奏或者推动情绪的关键节点
b) 连续的小打,在节奏中不会有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