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1 - 经济是什么
经济是什么?
我没有学过经济学,给不出特别专业的回答,但我觉得《小岛经济学》中对经济的定义很好理解:
努力使有限的资源(每种资源都是有限的)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__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__
上至天文,太阳公公据说很快也要进入不活跃期了,未来寒冬不远了,以前太阳也这样之后据说恐龙就进了现在的博物馆了。
下至地理,地底下的能源枯竭问题人国皆知,地球一小时活动你参加了吗?
中至我们自己,人,动物,植物,濒临灭绝的和已经灭绝的,已然是事实。就连我们的大脑,虽然潜力巨大,却还是经常感到不够用啊,还好有计算机,用我们的脑力赋予计算机以意义,使人类如虎添翼。
创新发明工具弥补资源的有限
小到个人提高生活水平,大到国家提升国力和影响力,都离不开对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比如对于小岛上的居民,如何捕捞到更多的鱼提高生计问题是首要任务,于是他们发明了渔网,渔网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鱼。
当然,书中作者假设小岛上可供捕捞的鱼是极其丰富的,但是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如果没有补充的话),借助于渔网,岛上的鱼会越来越少的。但是,重点是,渔网在使岛上鱼资源减少的同时,使其他能给岛民带来效益(改进生活)的机会多了,比如,卖渔网,开鱼饭馆,养殖鱼从根本上解决鱼资源短缺问题。
工具的发明以及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短缺带来的后果,并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成为可能。
书中提到的只是漫画故事,但其实我们远古时代的同胞进化到我们现在的人类,每一步几乎都是靠工具的改进而来,从石头的使用,到长矛狩猎,从茹毛饮血到钻石取火,甚至现代机器人都出来了。
需求
为什么一代一代人乐此不疲的进化着工具?因为我们有需求:要活着,而且是好好学着。
只要我有需要,我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满足就是死亡
-- [肖伯纳]
人们经常说要知足常乐,其实这都是自我安慰而已,人的本性是贪婪的(不全是贬义哦),大多数人都总想获得更多,且不说物质生活,精神上也是啊,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习学习再学习,每天这么辛苦做啥尼。因为我们都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对物质生活的保障和提高上的需求,造就了小到纳米大到机器人飞船,还有威力最大的导弹原子弹,繁荣了经济,也给世界安全带来了隐患。
精神上的需求,造就了千千万万改善物质生活的科技发明和发明家了,以及现在流行的知识产业的兴起和变现,提高了物质生活,繁荣了文化,却未必进化了文明,因为物极必反,社会科技愈发达,离毁灭也不远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duhuo2017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305/037028b4686bc9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