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城市故事读书

历史故事里的人生精华

2019-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绿色心情99q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五经勤向窗前读。

        古人倡导为荣华富贵而读书,不知迷醉了多少痴心学子,十年寒窗,真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社会现实也确实很眷顾读书人,因读书而飞黄腾达不在少数。当今时代,早已不再是八股取士时代,人们也在反对怀着功利之心去读书,但无论你是为润压浮躁,修养性情而读书,还是为赚取金钱,博得名誉而读书,生活往往都不会亏待于你,不信,你看看历史故事吧。

        卓文君是西汉富家才女,司马相如是穷家书生,两人一见钟情,但因家庭反对,不得不私奔相伴,为了过上好生活司马相如进京应考,卓文君送别十里长亭,司马相如承诺,他日榜上有名,富贵之时,一定高车驷马,重办婚礼,还你娇娘风采,卓文君含泪应允,作别。

        哪知司马相如进京之后,考场顺利,被皇帝钦点状元,又遇宰相府攀亲,便动摇了心念,隐瞒了与卓文君己成婚的往事,在京城中享受着荣华富贵。

        可怜痴情女卓文君,在家苦等夫君,杳无音信,一封封书信催寻,也是石沉大海,直到五年后,终于盼来了夫君司马相如的一封家书,不仅喜出望外,我就说吧,咱的心上人绝不是负心郎。

        卓文君展开信件,顿时目瞪口呆,只见素笺上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卓文君何等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

        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

两地相悬,

说的是三四月,

却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写到此处,泪如决堤,仍觉愤情难奈,于是继续写来:

万语千言道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水转,

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对这封用数字连成的回信一连看了好几遍,羞愧难当,这么有才情的女孩子我怎能抛弃她?当即向爱妻陈述原委,又入宰相府请罪,结果获准迎娶糠糟之妻卓文君入京。司马相如亲自回乡,终于用驷马高车,把文君接往长安。

        有才真好,当初穷小子司马相如凭自己的才气拐走了漂亮女孩,现在,卓文君又借自己的才华挽救了不幸的婚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才智可以化解矛盾,提高生活质量,有时,才智还可以抵挡厄运,化危为安,请看: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机智是以知识的储备为基础的,文化的魅力是以求学者的人文素养为前提的,所以阅读越多,越喜欢阅读,越喜欢阅读,越能给人睿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