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医

光明中医函授-黄帝内经讲解-第三章 阴阳学说3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3人  南郭子文
  1. 清阳浊阴升降失常的病变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u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e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食物-阴阳应象大论》

15.1 寒热,指的是性能,清浊,指的是物质。
15.2 飧sun泄,之完谷不化的泄泻。月真,涨起。反作,反常,失调的意思。

临证意义
脾胃位居中焦,分主升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脾气不升,则清阳之气下陷,发为大便泄泻。故治疗脾虚所导致慢性腹泻,不仅需要健脾益气,温运脾阳,更应该升阳举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1. 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16.1 不彰,指的是不能发挥显著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化气”,就明确指出了阳气具有特定的气化作用。有余生命活动的存在,不能一时一刻离开阳气,故后世医家把肾中阳气称为”立命之本“,称之为真阳,真气。可见,阳气代表着人体具有阳性特征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热能和动力。它的物质基础是精,它的属性是火,来源于先天,弹药靠后天的补充和营养。
16.2 天运,指的天体的运行。阳气,也叫卫阳,虽然化生于水谷,弹药倚靠肾中阳气i的协同作用,才能上达于肺,借助肺气的宣发以运行于全身。故有卫气根源于下焦之说。当然,阳气不等于就是卫气,而卫气近视人体阳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清阳浊阴的升降出入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7.1 这里的清阳,指的上行的轻清之气,即向上传输的精微营养物质。上窍,指的七窍。这里的浊阴,指的大小便。下窍,指的前后二阴。人的七窍的正常生理活动,都需要清阳之气的充养。这叫清阳出上窍。人体前后二阴的正常作用,是主管食物残渣废料的即是排泄。这叫浊阴出下窍。
17.2 清阳发腠理,这里的清阳,指的水谷化生的卫气。这里的浊阴,指的水谷化生的精血。
17.3 清阳实四肢,这里的清阳,之充养四肢,产生动力热能的阳气。阳气的根源于肾。这里的浊阴,之水谷及其剩余部分。六腑主管传输消化水谷,传导排泄剩余部分。

临证意义
饮食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为阳,或上出于七窍,或外发与腠理,或充实于四肢;浊者为阴,或下出于二阴,或内注于五脏,或归于六腑。总之,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的活动。
而清阳浊阴的升降出入,主要倚靠脾胃的正常生理活动。脾病则清阳不升,胃病则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可使七窍不利(耳失聪,目不明,嗅觉减退,语言不利等)。营卫失调(恶寒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持续发热等),四肢倦怠,或瘘弱无力,以及肠鸣腹泻,二便失常,月经不调,带下白浊等。
浊阴不降,可是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范围,暖福,吞酸等),胸阳痹阻(胸脘痞闷,疼痛胀满等),传导失职(大便秘结,小便癃闭,氟烷胀满,疼痛等)。以及身热,头痛气喘,烦躁口渴等。
脾胃虽然分别主管升降,但又可以相互影响。有因为脾气不升而导致胃气不降的,当以升清为主。有因胃气不降而导致脾气不升的,当以降浊为主。有不可一概而论。

yuanyundong_thumb.jpg
  1. 阴精与阳气的主要功能和关系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18.1 亟qi气,急也。这里有连续不断的意思。固,有固密,固护的意思。阴,指的阴精,如水谷之精,生长发育之精,以及营血津液等。阳,指的阳气,如肾阳,卫气等,以及各脏腑阳气等。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对阴精有固摄作用。

  1. 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

19.1 密,致密,固密的意思。圣度,最好的法度或准则。阳强,指的阳气过度亢盛。平,平和。秘,致密。

  1. 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1 重,重复。此有极盛的意思。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真寒假热,是体内阴寒过盛,阳气拒于外,而形成的内真寒而外假热之证。

临证意义
人体阴阳失调,气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自身功能失调,二是感受外来病邪。
前者多因虚损而致偏胜,或有阴虚导致阳亢,或有阳虚导致阴盛。
后者是因感受外邪而致偏胜,或有阳邪导致阳胜,或有阴邪导致阴盛。
均需要辩证考虑施治。

  1. 阴阳偏盛偏衰的病变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

21.1 薄,急迫。疾,快速。并,交并,加甚的意思。阴阳要相互制约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如果阴虚不能制约阳气,则阳偏胜而为热。有余阳热鼓动于内,血行加速,就会出现脉流急迫快速的现象。假若热邪并与阳分,两阳相加,势必阳热更甚。争,彼此不和也。

  1. 阴阳偏胜的症状即预后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喊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2.1 俛抑,身体前俯后仰。能,读耐。阳热极盛,阴夜耗伤。
22.2 清,寒冷。数,屡次。厥,指的四肢逆冷。更胜,迭为胜负。能,通态,行能,即形态。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阴盛+实寒证(阴胜则寒)+阴阳+偏盛+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